清朝最大的卖国贼,一生都在卖国,远超李鸿章,可惜却鲜为人知

正平看历史 2024-08-21 01:08:57

清朝末年,清政府与英法日等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极大地损害了国家主权利益,而代表清政府出席并签订不平等条约的官员,名声更是一片狼藉,李鸿章就是其中之一。

他领导签订了《马关条约》与《辛丑条约》,再加上他谈判收受贿赂等谜团,让他被认定为卖国贼。

但李鸿章毕竟代表的是清政府,而且与一人相比,李鸿章的罪行都“算轻”的,这人的所作所为比李鸿章更为过分,那么,他究竟是谁呢?他又做了什么?

他就是奕山,说到这个名字,听说过的人可能不是很多,但他的先祖是爱新觉罗·胤禵(tí),雍正帝的同母胞弟。如果胤禵不是处处和雍正对着干,还成为八爷党一员的话,他们这一支也不至于那么惨。

等奕山出生时,他身为皇室子弟,却连爵位都没有,如若不是道光在其31岁那年封其为三等御前侍卫,说不定再过两代,这一支人都没了。

之后,奕山得到了一次改变人生的机会。新疆爆发内乱,道光命杨遇春和奕山前去平息叛乱。

然而,杨遇春虽然有能力,但由于年龄的原因,在战斗中打得有些缩手缩脚。此外,张格尔的叛军达10万之多,朝廷派来平乱的军队数量远远不够,所以他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敢发动总攻。

眼看即将进入胶着状态,奕山自告奋勇率部冲入叛军途中,为杨遇春发动全面进攻创造了机会,为这场战争的胜利奠定基础。

消息传回北京后,道光帝龙颜大喜,直接封奕山为伊犁将军,负责新疆事务。从侍卫到将军的摇身一变,奕山只用了一场战争。

再发育几年,奕山本来也有可能名垂青史的,却没想到一纸调令将他直接调到两广,负责沿海战事,与英军对垒。出发前,奕山向道光夸下海口,却没想到惨遭打脸。

奕山率领精锐到达广州后,英军已兵临城下,见到敌军的气焰,奕山瞬间就忘记了之前许下的豪言壮语。开始畏惧强敌,投降的念头不断滋生。

对林则徐提出的爱国军民共同御敌、剿敌的战守方案也全部拒绝,反称“粤民皆汉奸,粤兵皆贼党”,靠一己之力颠倒黑白,把好不容易聚集起来的反英势力,打得七零八落。

当然,他也不可能一直不出战,表面功夫还是要的,结果这一战让广州城外炮台尽失,没过五天,奕山就派人投降,导致英军占领广州,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广州条约》。

但这一求和的信号不仅没让英军停手,反而助长他们的气焰,扩大了侵略范围和力度。

这场战败让道光寒心,奕山也因失职被关,不过朝中实在无人可用,仅被关了一年,他就重获恩宠,去了西北。

刚开始奕山平定了“七和卓之乱”,二次担当伊犁将军一职。但此时,正赶上沙俄对我国扩张加剧之时,要求开放伊犁、塔尔巴哈台、喀什噶尔三处通商。

广州一战让奕山被英军炮弹打怕了,面对沙俄,也不敢放肆,于是向咸丰帝请求签订相关条约,允许通商一事。

1858年,奕山在面对沙俄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关于国界问题的划分时,又被枪炮吓住,放弃维护主权完整,与沙俄签订《瑷珲条约》。割舍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还把乌苏里江以东约4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划为中俄“共管之地”,这么“大方”的奕山,还被穆拉维约夫称为“挚友”,无不讽刺。

而值得一说的是,他在签订《瑷珲条约》时,完全是自作主张,未得到朝廷中央的授权。

而这样的卖国行为,因为他“爱新觉罗”的姓氏,也没得到严厉惩处,被革职后又再次受到重用,活到八十九才病死于北京。

0 阅读: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