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董寿平之墨竹图,惊其笔墨之奇绝,赞其气韵之超凡,诚可谓画坛瑰宝,艺林翘楚。董寿平,书画界之泰斗,技艺精湛,声名卓著,尤以其墨竹之作,匠心独运,别开生面,令人叹为观止。今略陈鄙见,庶几得董老墨竹之妙境于万一。
观其墨竹,笔墨纵横,淋漓酣畅。董老运笔如飞,挥洒自如,浓淡干湿,恰到好处。竹叶勾勒,浓墨重彩,淡墨渲染,层次分明,栩栩如生;竹竿描绘,水分控制微妙,墨色一侧凝重,一侧轻盈,圆形轮廓跃然纸上,宛若天成。嫩枝之描绘,笔触细腻而不失力度,刚柔并济,尽显遒劲笔力。构图之巧妙,空灵而不失浑厚,清新典雅,令人赏心悦目。干湿、疏密、长短、浓淡,对立因素和谐统一,画面空灵而不失厚重,尽显董老深谙书画之道。
且董老之墨竹,笔墨之外,更融书法之精妙。每一笔、每一划,皆书法之点画,古朴典雅,浑然一体。整体观之,仿佛一片竹林生机勃勃,与画家融为一体,人竹合一,妙不可言。董老曾言:“画竹,即将具象美与抽象美和谐统一,亦即画家与竹融为一体。”此言道尽董老画竹之精髓。
董寿平之墨竹,所以能独树一帜,盖因其既承前人之优秀传统,又大胆创新,自成一家。自宋元以降,画竹名家辈出,风格各异,然董老之墨竹,风格鲜明,匠心独具,难以确切溯其渊源。董老深知,创作之初,胸有成竹,然落笔之际,则应胸无成竹,因势利导,顺其自然,尽情抒写胸中之意。此等理念,实乃董老画竹之独特法门。
董老画竹,不仅笔墨超群,更在于其能赋予竹子以生命与灵魂。其笔下之竹,轻盈飘逸,厚重沉稳,皆透露出别样韵味。风中之竹,随风摇曳,婀娜多姿;晴日下之竹,枝叶挺拔,疏密有致;雨中之竹,枝梢低垂,叶片微卷;雪中之竹,枝叶被雪覆盖,留白表现积雪,傲雪不屈。此等墨竹,令人赏心悦目,更感其深邃思想与高尚情操。
董寿平之墨竹图,之所以能流传于世,为人称颂,盖因其不仅艺术价值极高,更在于其能折射出董老之人品与学养。董老自幼受家庭熏陶,酷爱书画,刻苦自学,终成一代大师。其对文学、哲学、历史、地理、易经、考古、书画和中医药等皆有广博学识和深入研究,被誉为“百科全书”。其书画之所以豪迈脱俗、清新典雅,皆源于其广博学识与独到见解。董老之墨竹图,实乃其人品与学养之结晶。
或曰:“画品即人品。”观董寿平之墨竹图,即可知其人之高洁与超脱。其画竹之时,全神贯注,将自身情感与思想融入其中。故其笔下之竹,皆能展现出独特韵味与魅力。此等境界,非一般人所能企及。
又曰:“书画同源。”董寿平之墨竹图,书画结合之典范。以书法之笔意入画,笔墨简练有力;以绘画之构图与色彩丰富书法表现力。书画相得益彰,共同构成生动逼真、意境深远之墨竹图。此等艺术成就,实乃董老一生心血与智慧之结晶。
董寿平之墨竹图,之所以能流传千古、永载史册,盖因其不仅艺术价值与历史意义深远;更在于其能激发人们内心深处之共鸣与感悟。观其墨竹图者,皆能领略深邃思想境界与高尚情操;亦能感悟坚韧不拔、自强不息之精神力量。此等境界与力量,实乃人类社会之宝贵财富。
当今之世,艺术繁荣昌盛,百花齐放。然董寿平之墨竹图,依然以其独特艺术魅力与深刻思想内涵备受推崇。其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瑰宝;更是世界艺术宝库之璀璨明珠。愿吾辈珍视与传承此等宝贵艺术遗产;共同推动中华文化艺术之繁荣发展!
综上所述,董寿平之墨竹图,确实与众不同。笔墨简练有力、构图空灵清新、意境深远高雅;继承传统又大胆创新;展现竹子生命灵魂又折射画家人品学养。如此墨竹图者,诚可谓画坛瑰宝、艺林翘楚也!愿吾辈皆能珍视此等艺术瑰宝,共绘中华文化之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