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年朱德汇报贺晋年评为大校军衔,毛主席表示:他最少也是少将

蒲子纨说历史 2025-03-17 14:40:17

1955年,中国为将领们评定军衔,贺晋年初定为大校。消息传出后,许多人感到不平,认为他的军衔评定过低。

贺龙、彭德怀闻讯后皆感诧异,嘱咐朱德向毛主席报告。毛主席得知后说:“授予的军衔太低了,理应至少是少将。”

贺晋年究竟何人?为何毛主席认为其军衔偏低?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索贺晋年的非凡人生及其传奇经历。

【01 贺晋年革命之路】

贺晋年,1910年10月1日在陕西省子长县玉家湾镇贺家湾村出生,来自一个中农家庭,是家中第四个孩子。

他9岁时,父亲因肺病离世。母亲常抱恙,家境愈发艰难。随后,姐姐出嫁,大哥与二哥也相继离家,外出谋求生计。

母亲将期望放在贺晋年肩上,先安排他到王家沟私塾启蒙,接着又让他前往十多公里外的瓦窑堡,继续高小的学业。

1926年冬天,母亲卖掉家中唯一一匹马以凑齐学费。随后,贺晋年按母亲意愿与薛姓女子结婚。婚后不久,他们有了孩子,但妻子不幸因鼠疫去世,年轻生命戛然而止。

1927年8月,贺晋年考入绥德的陕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该校有众多中共党员和进步知识分子任教,氛围积极,学生们热衷追求真理与光明,已有部分学生成为中共党员。

贺晋年抵达学校之际,恰逢陕北镇守使井岳秀刚罢免中共党员常汉三的校长之职,随后他派兵搜查校园,并当场焚毁了众多进步书籍。

在革命低谷期,贺晋年勇往直前,1928年3月,经学生党员周自歧和徐步岳的引荐,他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9年7月,贺晋年投身中共引领的绥德农民反饥饿行动,通过斗争,成功促使国民党地方政府同意免除当年繁重的苛捐杂税。

1930年初,谢子长作为中共陕北特委军委委员,在国民党西北军骑兵第四师苏雨生部秘密进行兵运,旨在壮大中国共产党的军事力量。

中共陕北特委派遣学生党员前往谢子长处,贺晋年位列其中。3月,他未告知家人,与封应书等同学自绥德出发,经榆林、定边、宁夏盐池,徒步至平罗县姚伏堡。

谢子长将贺晋年等学生骨干组成的学兵队纳入第八旅王子元团,并指派中共党员张东皎、高岗负责领导该学兵队。

数月训练后,他军事素质显著提升,12月顺利结业。随后在甘肃平凉陈珪璋部第十三师教导团第二连任班长,并兼任中共支部书记。

1931年5月,中共党员刘耀西作为教导团政治教官身份泄露并牺牲。鉴于贺晋年与刘关系密切,中共组织安排贺暂离,前往静宁邓宝珊部第十一旅任排长,隶属西北军。

随后,他接任代理连长一职,却因根基未稳而受排挤离去。1932年3月,贺晋年重返王子元部队,担任旅部副官之职。

5月,警备第三旅第二团第二营联合教导团的战士们发起了靖远起义,期间,贺晋年被任命为骑兵大队的副大队长。

三个月后,陕甘游击队在水泉堡意外遭到国民党军第105旅突袭,队伍失散。关键时刻,贺晋年率游击队员魏意明等人,借着雨夜的掩护,成功突破了敌人的重重包围。

为便于行动,贺晋年在静宁附近的沙塘寻得一户熟识的民家,将随身驳壳枪埋于其院中,并与主人约定,他日再来取回。

突围未果,贺晋年被西北军羁押三个多月方获释。12月底,饱经风霜的他沿途乞讨抵达兰州,寻得中共甘宁青特委书记马豫章。

马豫章勉励贺晋年振奋精神,总结斗争经验,规划未来工作。之后,贺晋年潜入国民党兰州市警察局交通分局,以此为掩护开展中共地下活动。

【02 贺晋年因何事给毛主席写信】

1933年4月,孙作宾作为中共甘宁青特委军委书记,在兰州市发起“水北门暴动”。贺晋年成功策反10余名国民党甘肃绥靖公署士兵,他们与王儒林、吕振华带领的西北抗日义勇军汇合。

暴动时,义勇军因仓促应战而寡不敌众,最终导致贺晋年等人被俘。面对此境,贺晋年最初已决意慷慨赴死。

行刑之际,他们意外获释。原因是国民党宁夏省政府主席马鸿逵已派人将他们的母亲从老家接至宁夏,因此改变了局面。

马母因迷信认为远行遇杀生不祥,遂下令释放俘虏。随后,马家军骑兵抵达李十堡,贺晋年等三人趁机脱离队伍,安全返回定边。

1933年5月,陕北游击队第一支队在中国成立后,随即在安定、横山与靖边交界地带动员群众,并积极壮大自身队伍。

7月,贺晋年在安边县城附近担任代课教师。次年12月,他重返离别3年多的安定县,在贺家湾大王庙小学以教师身份为掩护,与陕北特委及安定县委取得联系。

此时,谢子长自中共中央北方局返安定,担任中共中央驻北方代表在西北的军事特派员职务,负责指挥西北地区的游击战争及推进土地革命工作。

谢子长让贺晋年担任安定北区区委书记,1934年5月贺晋年又接任了陕北红军游击队第一支队政委,支队长为谢绍安。该支队由谢子长直接指挥,是陕北游击队的中坚力量。

7月8日,中共陕北特委决定在安定阳道峁设立陕北游击队总指挥部,由贺晋年担任参谋长及第一支队政委,全面负责指挥陕北区域的游击战斗。

随后,贺晋年担任陕北游击队总指挥,他带领队伍在绥德张家圪台、定井吴家塌、清涧河口镇等地发起战斗,有效打破了国民党军队的首次“围剿”。

9月,贺晋年出任红军陕北独立师一团团长,在刘志丹领导下,参与了吴家寨子、马家坪、张家圪台等战役。随后,他转战外线,解放安塞全境,实现了陕甘边苏区与陕北地区的连接。

1935年,蒋介石指挥部队第三次围剿陕甘革命根据地。同时,中共上海临时中央局派往西北的代表团,坚决推行了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策略。

刘志丹、习仲勋等领袖遭捕,军中弥漫恐慌。榆林桥战前夕,又传将捕红81师师长贺晋年与政委张达志,两人心情沉重,部队指战员情绪亦波动不安。

党中央和毛泽东带领中央红军抵达陕北甘泉,随后在11月2日与徐海东、程子华指挥的红15军团顺利会师。

徐海东会面时,向毛泽东汇报了陕北根据地状况,并恳请其设法营救刘志丹等人。毛泽东听闻后,愤怒不已。

11月3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于下寺湾听取陕甘省委工作汇报,期间,毛主席迅速在会议上指出了存在的错误并予以纠正。

因中央政策清晰、措施有效,所有遭诬陷的被捕人员均获释。红15军团81师师长贺晋年也得以幸免。此举挽救了西北根据地和红军,意义重大。

【03 毛主席亲自接见贺晋年】

毛泽东亲自指挥,红15军团部分部队协同中央红军,成功赢得直罗镇战役,此举彻底打破了敌人对西北根据地的第三次大规模“围剿”。

1935年12月,党中央于密堡召开政治局会议,决定实施东征。彼时,红81师师长贺晋年率部围困甘泉,城内敌军为东北军129师与110师部分兵力,总计千余人。

红81师遵循总部指令,展现联合东北军抗日诚意,撤离甘泉围困,前往延安东侧的甘谷驿集合,静待命令,筹划东进行动。

1936年2月15日,红81师抵达清涧县袁家沟。因该地邻近黄河,毛泽东早于十天前携电台至此,进行侦察并收集相关信息。

得知红81师抵达,他迅速派员邀请贺晋年及几位领导前来。接获指令,贺晋年即刻动身前往毛主席处。

贺晋年见到毛主席时,毛主席正披着大衣坐在炕边,专注地研究军事地图。见他们进屋,毛主席立刻搁下笔,起身迎接贺晋年等人。

贺晋年等人就座后,毛主席点起一支烟,深吸一口,缓缓环顾四周道:“请问在座的诸位,哪位是贺师长?”

开始时,贺晋年略感紧张,因是首次与毛主席交谈。但他随即起身,镇定地汇报道:“主席,我是贺晋年。”

毛主席望向他,摆手示意其坐下,缓缓道:“我了解你,先前读过你的数封信。是否在考虑不再从军?”

听到这番话,他顿感紧张,以为要受责备。但毛主席随即道:“此事今后勿再提,你仍为师长,并参与东征,81师由总部直辖。”

随后,毛主席向他们阐述了国内外形势。其言辞生动,道理浅显易懂。因贺晋年平时少读报刊书籍,对此知之甚少,故听得全神贯注,唯恐错过丝毫细节。

讲话完毕,毛主席询问81师状况,贺晋年详细回答后离去。但他内心难以平复,满心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

随后,贺晋年在东征战役中再次见到毛主席,并认真听取了他的发言。贺晋年从讲话中获益匪浅,备受激励与鼓舞。

很快,兑九峪战役爆发,贺晋年接到保卫总部的任务。他随即指令团长亲自带领部队,确保总部机关与毛主席处于安全状态。

东征完成后,贺晋年前往红军大学深造。那时,毛主席每周都会前来授课,每次授课时长均达三小时。

讲课时,毛主席善用浅显例子阐明深奥理论。他为学生讲解《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总结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的宝贵经验。

贺晋年记忆最深刻的是毛主席提及的曹刿论战例子,他生动地讲述这一战例,使听者仿佛亲身经历了那场战役。

他依据此战例预测红军必胜。但遗憾的是,西安事变突发,毛主席忙于诸多要务,未能继续为他们授课。

贺晋年一生中,红军大学和中央党校的学习时期至关重要。他聆听毛主席的报告,奠定了思想基础,并坚定了继续追随毛主席进行革命的信念。

这个信念贯穿了他的一生。无论遭遇多少磨难与坎坷,他始终坚守,从未动摇。

1936年12月底,毛泽东派遣人员邀请贺晋年和王平前往他的住处。当时,他居住在保安的一处简陋石窑中。

贺晋年和王平准时抵达毛泽东住所。进屋后,贺晋年略感惊讶,见毛泽东因过度操劳而显得非常疲倦,脸颊消瘦,唯有双眼依然炯炯有神。

毛泽东郑重宣布,中央军委决定恢复81师为27军,并任命贺晋年为军长,王平为政委。

决定宣布完毕,毛主席执起毛笔,笔走龙蛇间,几行苍劲有力的字迹跃然纸上,展现在贺晋年与王平的眼前。

贺晋年担任了红二十七军的军长职务,而王平则成为了该军的政治委员,两人共同肩负起领导红二十七军的重任。

毛泽东,中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对现代中国影响深远。

贺晋年离开毛主席住处后,紧握着亲笔命令反复翻阅。旁边的王平见他十分珍视,便提议由他负责保管这份命令。

最终,经过一番争执,王平凭借政治委员的身份赢得了文件的所有权。此后,他小心翼翼地将这份重要文件放在皮包里,时刻随身携带。

在晋察冀工作时,他过一次唐河不慎丢失皮包,内含毛泽东亲笔命令。他深感惋惜,因这命令是极其珍贵且具有重大纪念意义的革命文物。

【04 贺晋年后来怎样了】

抗日战争结束后,1946年3月,贺晋年离开警备第三旅,前往张家口,并带领超过100名军队干部,一同前往东北地区。

5月,为满足东北战场需求,西满地区组建了东北民主联军骑兵纵队,由贺晋年担任司令员,张策担任政治委员。

5月到7月间,东北民主联军展开了夏季攻势,期间,贺晋年和张策指挥骑兵纵队,陆续参与了怀德、大黑林子、郑家屯及四平等地的战斗。

1948年1月1日起,东北民主联军更名为东北人民解放军。三天后,第七纵队迅速抵达公主屯以西,协同第二、三、六纵队,将国民党新编第五军包围在公主屯一带。

战场气候极其寒冷,气温低至零下40度。部队隐蔽于冰雪构筑的工事,野外行动时雪深过膝,导致冻伤频发,许多战士的皮肤甚至被枪支金属部分粘脱。

贺晋年带领第七纵队历尽艰辛,在5到7日期间,与其他纵队合力激战,最终全歼国民党新编第五军军部及第159、43师,共计2万余人。

8日,中共中央向林彪、罗荣桓发电报称:“祝贺你们在歼灭一九五师、四十三师及新五军军部的战斗中取得的重大胜利。”

9月14日,为支援辽沈战役,贺晋年带领十一纵队接令再次进攻昌黎,成功占领该地后,继续行动,切断了北宁线。

与此同时,贺晋年带领十一纵队乘胜追击,迅速清扫了北宁线昌滦区间,有效阻断了国民党军从华北增援东北的路径。

十一纵完成北宁线任务后,转至建昌、燕河营集结。接中央军委和东北野战军司令部命令,由贺晋年指挥,十一纵队随即出兵山海关。

行进至山海关途中,9月30日,贺晋年收到东北野战军司令部指令,要求他“即刻转向锦西,加入锦州攻坚战斗”。

贺晋年迅速下令部队边战斗边行进,不舍昼夜,迅速清除石门寨、刘家河、上庄坨等敌据点,最终抵达锦西县城西北,负责执行阻击任务。

部队抵达当日,贺晋年即刻指令第31师接替十一师,驻守兴城北面的月亮山阵地,并迅速投入到阻击作战中。

锦州被攻克后,东北野战军主力继续向东挺进,以阻击国民党军的援锦部队。第11纵队接令,在贺晋年的指挥下,负责守卫已占领的区域。

10月28日,贺晋年获悉,国民党东西进兵团均已被消灭。当晚8点左右,东北野战军指令11纵队离开阵地,编入“先遣兵团”,参与平津战役。

1949年4月,贺晋年的职务得到晋升,他成为了第十五兵团的副司令员,并同时兼任四十八军的军长。

1950年1月起,第四十八军不再隶属于第十五兵团,转而归入江西军区。同时,贺晋年被提拔为江西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并兼任第四十八军军长。

1950年5月,贺晋年被调任为东北军区副司令员并兼任参谋长。两年后,即1952年,经中央军委评定,贺晋年确定为副兵团级干部。

1955年10月,贺晋年荣获少将军衔,并被授予一级解放勋章,以表彰他在革命战争中的杰出贡献。

1957年9月,贺晋年被调任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司令部副司令员,他主要负责管理生产、科研及后勤技术等相关方面的工作。

他在该职位上任职长达25年,直至1982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司令部变更为总参谋部装甲兵部时,贺晋年担任了装甲兵部的副司令员。

2003年5月11日,贺晋年将军在北京逝世,终年93岁。他的一生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离世让人深感痛惜。

0 阅读: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