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贺岁是反文化的,是对年俗的反动!

大林品诗词 2024-04-01 19:22:44

昨晚看了张艺谋执导的贺岁电影《满江红》,感觉很不舒服。此片宣称“悬疑管够,笑到最后”,但我一直没有笑出来。不仅没有笑,心里还发堵。为什么?因为剧中不断地杀人,满眼都是鲜血……

贺岁,就是用杀人来取乐吗?这不仅不好笑,而且很瘆人。

春节,俗称“年”,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庆。传说中,“年”是一种凶兽,专在除夕或元日出来吃人。因为“年”怕红、怕光、怕响声,所以人们在过年的时候贴春联、放鞭炮、挂红灯、穿红衣……就是为了把“年”吓跑,这也是“红红火火过大年”等各种年俗的由来。

国人重“开始”,追求“好兆头”。人们认为,如果每年的第一天过得平安、祥和,那么这一年都会平安、祥和。出于对“年”的恐惧,也为了有一个好兆头,人们特别重视元日的言行及其情绪,从而也形成了很多的忌讳。多说吉利的话,多做喜庆的事;不吉利的话不说,不喜庆的事不做。而在众多的忌讳中,最为人所忌的就是“死”和“血”。人们认为大年初一见到血迹是不祥之兆,古籍中也载有不少“元日忌血”之事。比如《搜神记》载,有一个名叫刘宠的人,经常在夜里发现自己的门前有血,时隔不久,他真的被人杀死了。《史记•夏本纪》也说,夏朝的皇帝武乙暴戾无道,用皮革口袋盛满血液,挂起来以箭射之,后来武乙出去打猎,被雷电劈死。

孩子不明事理,往往口无遮拦。为了预先消除孩子口出谶语所产生的不祥,人们往往在大门旁边贴上“童言无忌”的红帖,祈求神灵别跟孩子一般见识,可见国人对祥和的渴望、对忌讳的苦心。

也正是因为对血的禁忌,还衍生出了很多年俗,比如元日及此后数日不能杀生(包括杀鸡宰羊),甚至不能动刀剪。为了防止疏忽而误犯了禁忌,人们往往在过年期间把刀剪等利器藏起来……然而,电影《满江红》中,利刃无处不在,而且常常是白刀子进、红刀子出……而这种血腥的画面恰恰是从大年初一开始,大张旗鼓地呈现在国人面前。

春节是一个“红”的节日,但人们希望见到的是红红的春联、红红的灯笼、红红的窗花、红红的中国结……而不是充满腥味、令人胆寒的鲜血!

岳飞是位大英雄,值得宣扬;秦桧是个大奸臣,当然该杀。但这样的题材并不适合贺岁片,这样的电影也不适合贺岁档。

一言以蔽之:电影《满江红》作为贺岁片是反文化的。

0 阅读:0

大林品诗词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