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马上就要到了,打开网页,很容易就弹跳出此类的促销广告,你原本想点关闭,可那错叉(×)的符号抑或“跳过”两个字似乎过于隐蔽,不小心就把广告本身的页面点开了,实在让人不胜其烦。
当然广告早已是现代生活重要的一环,似乎不可或缺,就像这节日本身,原本好像叫光棍节,不知怎么就被聪明的商家利用成了促销的手段,消费的狂欢,还生生地变造出更多比如双十二这样的节日来,生活总在以各种方式突破原来的局限。
收到某图书网站发来的消息,这样的节日,优惠购书活动当然也必不可少,不会逊于其他类型。而我上次在平台上购书,好像也是借助什么活动,一次把平时罗列的书目全买了。
如今的书单上只有两本,是余秀华的,一本诗集《摇摇晃晃在人间》,一本散文《无端欢喜》。
余秀华是几年前突然横空出世的女诗人。出生时倒产、缺氧造成脑瘫行动不便,长相还有点丑陋说话含混不清的农村妇女,命运终究幸运地眷顾到她,让她的诗文为世人知晓,获得了很高的知名度。
接下来,她告别曾经的无爱婚姻与小十多岁男友的爱情又颇多争议与波折,而我欣赏她的,正是那份始终勇敢地活自己、追求幸福生活的勇气与信念。这两本书应该是她生活与灵魂的写照,我自是想读一读。
上个月,诺贝尔文学奖如期颁布,法国作家安妮·埃尔诺一下子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悠悠岁月》是她的代表作,据说采用的是“无人称自传”的方式,而另几部重要的小说《一个男人的位置》,《一个女人的故事》,《一个女孩的记忆》等等,似乎都带有相似的性质。这样的讲述形式或许类同于散文,原本更喜欢散文阅读的我,倒是很想读一读这几部小说。
说句后话,书拿到手第一观感,除过第一本稍厚点,另三本都很薄,和我们国内动辄百万言的大部头形成鲜明对比,看来作品的优劣,完全与文字多寡无关。
据说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中有三位中国作家,他们是残雪、阎连科和余华。余华的书上次买过一本,也比较熟悉,而前两位作家对我来说却极为陌生。
当然,中国的知名作家很多,我知道的不过十有其一。不过既能作诺奖提名,想必个人成就很高,我竟不知,实在孤陋与惭愧,自是必须补救。
网上搜索,说残雪是个很有争议的女作家,不单体现在像是发表过一些敏感言论,和当今文坛主流作家的关系闹得很僵,更在于她独特的作品气质。
曲高和寡,超越现实,很怪异;经常以众多的意象,向读者展现她脆弱敏感的心灵,看上去像梦魇,满满的哲学氛围等等,都是对她小说的评价。
有说喜欢她作品的人不多,但已三度成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之一,甚至以第3名的好成绩高出村上春树登上诺奖预测榜单。而“只有小学文凭17岁开始工作,做过街道派发,装卸工,代课老师,赤脚医生等等”经历的她,更是引发我的好奇。
这里按下残雪的作品不表,我倒是可以先买获得过鲁迅文学奖、老舍文学奖等等奖项的阎连科的四本经典散文集《她们》、《我与父辈》、《生命于我,就是笑着等待》以及《人生不过四季》来读一读,毕竟我更喜欢散文。
而这时候,唯一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莫言的经典散文集也进入我的视野:《会唱歌的墙》、《月光如水,马身如漆》、《感谢那条秋田狗》。还有另外三位诺贝尔文学奖作家的著名散文集,一本是1987年得主[美]约瑟夫·布罗茨基的书《小于一》,再有,1947年得主[法]安德烈·纪德的《地粮》,以及1933年得主[俄]蒲宁的《蒲宁文集·诗歌散文游记卷》。
书单上一下洋洋洒洒罗列出近二十本,我的购买欲望像是有点吓人。妻惊恐,你还真想大器晚成呀?哈哈,我是读书,又不是自己写书,这从何说起,不免哂笑。
只是上次购买的书还没读完,这次又买这么多,真中了商家的圈套了,当然我也乐见其成。书放在家里,可以慢慢读,不会像女性的衣服那样很快过时,也就无所谓迟早。
有句话说,书是精神食粮,对爱阅读的人而言就像吃饭一样正常,不可或缺。但我更喜欢把它看作一种精神享受,是我体味生活的最重要的方式,可以让我感受到幸福与美好的状态,就像美食家品尝美味的过程,而不仅仅是平常日子里为生存的裹腹之欲。
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阅读之于我必然是最普通的生活形态,如同写作。这两者好比一进一出,能够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让我实现精神生活的平衡与和谐。
读书的乐趣与好处前人多有阐述,我再不赘言,我只想说,在这里,我接触并了解到更多丰富多彩的人生,瑰丽的生活画卷一幅幅展开与呈现,并让我明白,美好与幸福的生命该如何演绎。
202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