萱萱上小学二年级,语文课程已经上到了第七课《妈妈睡了》,昨晚老师留了一项作业:读一读,照样子说一说,看谁说得多,并对全体同学说第二天语文课上会来一次激烈的词语比赛。
具体内容是这样的:明亮的眼睛、水汪汪的眼睛、()的眼睛
乌黑的头发、波浪似的头发、()的头发
学生根据已掌握的知识填空,萱萱平时爱读书,这样的题目对她来说轻而易举,她一口气说了好几个,圆溜溜的眼睛、清澈的眼睛、炯炯有神的眼睛……等。
蓬松的头发、柔软的头发、粗糙的头发、油腻的头发……等。
萱萱问:“妈妈,的、地、得三个字读音相同,意思却不同,为什么蓬松的头发中的“的”不是土字旁或者双人旁?”
这个问题一下难倒了萱萱妈妈,一时不知如何和孩子解释,也担心自己的解释不完整或者有不妥的地方,妈妈还是希望萱萱能够去请教语文老师。
其实很多一二年级家长反应孩子分不清:的、地、得,乱用一通,为此很苦恼,语文老师在学校也都反复强调这个知识点,可是仍然有孩子记不住、含混不清。
今天小编就和各位家长朋友以及孩子一起来学习:“的、地、得”区分与运用详解,孩子一看就懂
这三个字无论是字形还是偏旁都有很大的区别,让我们先来认识这三个字,一套顺口溜带给大家:
白勺的、土也地、双人得,它们都是多音字
白勺的前跟名词
土也地后面跟动词
双人得前面跟动词
小朋友请记牢,千万不要弄混淆
接下来我们再一起具体认识这三个字:
“的”
白勺“的”是一个多音字,分别可以读:de、dí、dì、dī
读轻声de时一般前面跟名词,如可爱的熊猫、优秀的学生、弯弯的月亮、小小的船等。(注:读轻声时不可加声调,考试中加声调都算错)其结构形式可归纳为:修饰、限制的词语+的+名词。
读第二声dí时可组词为:的确、的证等,读第二声dí时一般适用于词语当中。
读第四声dì时可组词为:目的、未的、的卢、目的地等,读第四声dì时一般也适用于词语当中。
读第一声dī时可组词为:的士、打的等,一般适用于名语当中。
“地”
土也“地”有两个读音分别是:dì、de
读第四声dì时可组词为:欢天喜地、土地、草地、大地、荒地、田地等,一般用于名词当中。
土也地读轻声时后面跟动词,如:高兴地说、急匆匆地走、快速地跑、仔细地听等,一般土也地前面为名词后面为动词,其结构形式可归纳为:修饰、限制的词语+地+动词。
“得”
双人“得”有三个读音分别是:dé ,děi ,de
读第二声dé时可组词为:得到、得意、获得、取得等,一般适用于动词当中。
读第三声děi 时,可组词为:总得、非得、必得等,得也是一个助动词,一般用于句型当中,如:这项作业还得两小时才能完成。
读轻声de时前面要加动词,其结构形式可归纳为:动词+得+副词。(家长提醒孩子注音时不可加声调,否则视为错误答案)。
亲爱的家长朋友:您的孩子能够分清的、地、得吗?欢迎分享或讨论巧妙运用记忆法
如您喜欢我的文章请点赞或者转发给更多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