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业的杨行密再次陷入迷茫的境地,就在他为下顿饭发愁之时,幸运之神向他伸出了温暖的大手。
为了应对江淮地区日益严重的匪患,庐州刺史府出榜招兵,饥肠辘辘的杨行密闻讯瞬间来了精神,当官兵总比当土匪靠谱吧,至少不必整天担惊受怕。
杨行密的身体条件很好,仿佛天生就是当兵的料,报名后很快便顺利入伍。不过杨行密运气不太好,他所在的这批新兵并非在本地驻防,而是被派往西北的朔方(今内蒙古河套地区)戍边。
杨行密在那里因表现出色屡立战功,很快便晋升为队长。等到戍期期满后,按规定驻防部队要进行轮换,杨行密心想终于可以衣锦还乡了,可谁知由于庐州地方武装部的长官跟他有仇,没过几天就再次派他戍边。
杨行密的愤怒可想而知,队伍出发那天正好经过长官家门口,长官出来送行,假惺惺地嘘寒问暖。这厮也是嘴欠,最后又多了一句嘴,问杨行密路上还缺什么吗?
杨行密憋了一肚子火,等的就是这句话,恨恨地说:只缺你的脑袋!
话音未落,手起刀落一刀砍下长官脑袋,随后举兵作乱,自称“八营都知兵马使”,带领他的三十六个铁杆兄弟反了,这些人后来大部分都成了他的开国功臣。①
消息传来,庐州刺史大惊失色,急忙向上级领导淮南节度使高骈告急。高骈是当时盘踞淮南的头号大军阀,也许是出于招揽人才的目的,他并没有出兵武力剿灭杨行密,而是派人将其招安,给了个淮南押牙兼庐州事的差事,没过多久又奏请朝廷正式认命杨行密为庐州刺史。
杨行密对高骈的知遇之恩非常感激,如果说郑絮是杨行密的第一个贵人,那高骈就是他第二个贵人,而且还是最重要的一个。没有高骈慧眼识英才就没有杨行密后来的开创霸业。后来的朱温也是靠这种模式发迹的,对提携他的河中节度使王重荣感恩戴德,这在晚唐五代是一个普遍现象。
就这样,庐州上演了一出黑色闹剧,杨行密从一个土匪摇身一变成了自己家乡的父母官。
最郁闷的还是庐州的官军,昨天还是追捕的江洋大盗,今天一觉醒来变成自己顶头上司了,不带这么玩的,这要是上班见面了怎么打招呼呢。
如此荒唐魔幻的闹剧,足以说明当时朝廷的权威已经荡然无存。地方长官割据称霸,招兵买马,自行任命官吏,收的赋税也扣留自用,朝廷准与不准都无所谓。谁有兵有枪就是土皇上,根本就不鸟你朝廷,这也是高骈敢于举荐一个盗贼叛逆出任庐州刺史的原因。昨天还是巨寇叛逆,今天就成朝廷命官了,这也是五代十国的魔幻主义特色。
虽然高骈对杨行密非常器重,各种关爱照顾,但杨行密毕竟是政治素人,缺乏官场经验,不但没有趁热打铁加深巩固与高骈的感情,反而被人利用和高骈发生了冲突。
事情的起因是高骈宠信方士吕用之,而吕用之又和高骈的心腹亲信俞公楚、姚归礼二人不和。为了扳倒俞姚二人,神棍吕用之想到了一招“借刀杀人”的毒计。
他找到杨行密对他说俞姚这俩人准备偷袭庐州,抢夺他的地盘,劝杨行密先下手为强。杨行密被吕用之忽悠住了,也没多想就出兵杀了二人,结果引起高骈强烈不满。
不过杨行密毕竟是高骈重点培养的对象,高骈虽然非常生气,但权衡利弊,最终还是没有和杨行密撕破脸。毕竟一个杨行密远比俞姚二人对他的价值大,这笔账精明的高骈还是算得清楚。不过这件事还是给杨行密敲响了警钟,使他注意到了自己的鲁莽之处。
在军阀混战的晚唐,此时初出茅庐的杨行密势单力薄,还没有资本和一帮大佬们掰手腕,所以最初的几年他一门心思埋头经营自己唯一的老巢庐州。问题是你不招惹别人不代表别人不惹你,这期间周围的大小军阀以及黄巢悍将,一贯流窜作案的秦宗权都曾多次攻打庐州,好在都被一一击退,杨行密在庐州的根基越来越牢固。
树欲静而风不止,杨行密这株未来的大树此时已经引起了环伺在周围的大佬们的注意,他的麻烦和机会几乎同时敲响了他的营门。
就在杨行密一门心思巩固庐州老巢时,一个来自淮南节度使驻地扬州(今江苏扬州)的信使急匆匆赶到庐州,带来了一个坏消息。杨行密看了密信,脸色大变,立即召集亲信紧急开会商议。
究竟发生了什么大事?
唐僖宗光启三年(887年),庐州城。
天刚放亮,城门口便贴出了盖有刺史府大印的紧急动员令,围观的人群中有人摇头晃脑念了起来:“逆贼毕师铎藐视朝廷,擅兴刀兵围攻扬州,威逼渠帅,势若叛逆。本州奉节镇高大人钧令,起义兵,诛叛逆……”
原来昨天扬州来的信使给杨行密带来的是高骈的求救信,信中要求杨行密立即起兵赶往扬州救他。扬州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
注释:
①三十六兄弟:杨行密、袁袭、田頵、高勖、戴友规、李神福、张训、陶雅、刘威、台濛、李遇、王稔、蔡俦、秦裴、刘金、李友、张崇、刘存、陈知新、李章、贾令威、瞿章、马珣、李涛、袁禛、丁珍、周隐、王潜、王绾、朱延寿、王茂章、骆知祥、苗璘、王安、王舆、徐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