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程车?跑高速?算了吧,还是老老实实开油车省心!” 你身边是不是也有人这样说? 这种观点在几年前或许还有市场,但现在,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用户体验的提升,是时候重新审视增程车在高速公路上的表现了。 别急着反驳,我们先来聊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刻板印象。的确,增程车在亏电状态下油耗较高,这是不争的事实。 但这就像只盯着一个人的缺点而忽略了他的全部优点一样,片面且不公正。 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增程车和油车,究竟谁更适合跑高速?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概念:什么是“适合”?仅仅是省油吗?当然不是!舒适性、安全性、驾驶便利性等等,都是重要的考量因素。 如果只盯着油耗,那干脆骑自行车好了,最省油! 但我们追求的,显然不仅仅是省油,更是舒适、便捷、安全的出行体验。
让我们先从最受关注的续航问题说起。 很多人认为油车续航更长,跑长途更靠谱。但实际上,增程车的综合续航能力已经可以媲美甚至超越同级别的油车。以理想L8为例,CLTC工况下,其综合续航里程可以达到1315公里,这意味着加满油充好电,你可以轻松从北京开到上海,中途无需加油或充电。 试问,有多少同级别的油车能够做到这一点? 就算一些油箱更大的SUV,续航能达到1000公里就已经很不错了,而且中途还得频繁加油,耽误时间不说,也增加了旅途的焦虑感。
再来说说舒适性。 长途驾驶,舒适性尤为重要。增程车通常配备了更加宽敞的空间、更舒适的座椅、更丰富的娱乐设施,以及更高级的空气悬架和隔音降噪技术。想象一下,你坐在宽敞舒适的座椅上,听着喜欢的音乐,享受着按摩功能,孩子们在后排看着动画片,一路欢声笑语,这才是理想的长途旅行体验。 而传统的燃油车,空间相对局促,配置也相对简单,长时间乘坐容易感到疲惫。 尤其是后排乘客,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很容易腰酸背痛。 此外,增程车在夏天使用空调的能耗也远低于油车,因为它们可以直接使用电池供电,而油车需要发动机持续运转才能带动空调压缩机,不仅费油,还会增加噪音。
接下来,我们聊聊驾驶疲劳感。 高速公路虽然路况相对简单,但长时间驾驶仍然容易疲劳。 而增程车通常配备了L2+级别的辅助驾驶系统,可以实现自动跟车、车道保持、自动变道等功能,大大减轻了驾驶员的负担。 你只需要轻握方向盘,保持注意力即可,无需时刻紧绷神经。 而大多数油车只配备了简单的定速巡航,功能相对单一,无法有效缓解驾驶疲劳。 当然,我们也要强调,辅助驾驶≠自动驾驶,驾驶员仍需时刻保持警惕,随时准备接管车辆。
除了辅助驾驶,增程车的驾驶平顺性也更胜一筹。 由于采用了电机驱动,增程车可以提供更加平顺的动力输出,没有传统油车换挡的顿挫感,无论是起步、加速还是超车,都更加流畅自然。 尤其是在高速行驶时,这种平顺的动力输出可以有效减少晕车的情况发生,提升乘坐舒适性。 而油车在换挡时,难免会有一些顿挫感,尤其是在低速行驶或急加速时,这种顿挫感会更加明显。
最后,我们来谈谈静谧性。 增程车在高速行驶时,主要依靠增程器发电驱动电机,发动机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噪音和震动都比较小。 而油车在高速行驶时,发动机转速较高,噪音和震动也会随之增大,长时间驾驶容易让人感到烦躁。 当然,如果增程车的电池电量较低,增程器会频繁启动,噪音也会有所增加。 但总体而言,增程车的静谧性仍然优于同级别的油车。
当然,增程车并非完美无缺。 比如,在亏电状态下,油耗确实会比较高; 而且,目前增程车的价格普遍偏高,后期维护保养成本也相对较高。 但这并不意味着增程车不适合跑高速。 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用车场景进行选择。 如果你经常跑长途,而且对舒适性和驾驶便利性要求较高,那么增程车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反之,如果你主要在城市代步,偶尔跑跑短途,那么油车或许更适合你。
根据J.D. Power发布的2023中国新能源汽车体验研究(NEVXI)显示,理想汽车在主流插电混动市场排名第一,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消费者对增程车技术的认可。 此外,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布局增程赛道,也预示着增程技术未来的发展潜力。
总而言之,增程车并非“跑高速不行”,它在续航、舒适性、驾驶便利性等方面都拥有独特的优势。 我们不应该被固有的观念所束缚,而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理性选择适合自己的车型。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相信增程车会给我们的出行带来更多惊喜。 与其固守偏见,不如拥抱变化,体验科技进步带来的美好生活。 毕竟,汽车技术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服务于人,提升我们的出行体验。 而增程车,正在朝着这个目标不断前进。
最好是在春节长假期间去跑一趟超过2000公里的长途。如果有条件,可以考虑在冰天雪地的北方跑一下。 估计亏电条件下,舒适性,幸福感满满。[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