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车展如期举行。由于那起众所周知的事故,在车展前夕,工信部紧急踩下了“刹车踏板”,要求车企停止关于智驾的无序宣传,自动、自主、高阶智驾、脱手、脱眼、接管等均被列为违规宣传词汇。于是在本届车展上可以看到,车企们开始集体转向,尽可能弱化智驾的存在感。即便提及智驾,用词也都谨慎了很多,产品宣传重新回归理性。那么当智驾被带上紧箍咒后,以智能作为最大卖点的自主品牌还有没有新故事可讲呢?先说结论,当然是有,而且看点依旧不少。如果将亮点趋势总结成几个关键词,那就是冲击高端、插混大热和智能底盘。
旗舰SUV扎堆,混动成香饽饽本届上海车展最显著的一大趋势,无疑是自主品牌集体冲击高端SUV市场,大型和中大型旗舰层出不穷。承载着品牌逆袭使命的乐道L90,此次虽然只是外观亮相,座舱空间等细节并未展示,但其也展示出了足够的实力与诚意。行业首个240L超大容积前备厢,开口宽度达830mm,离地高度仅600mm,用户可以轻松放下两个20寸登机箱和一个儿童行李箱。甚至铺上坐垫,就能成为钓鱼佬的移动座椅。而这项创新的背后,其实彰显的是乐道强大的技术实力。毕竟想要掏出这么大的空间作为前备厢,还要保证车内前排乘员的空间,就必须将电机、电控、散热等系统进行高度集成化设计,尽可能减少空间占用。而高度集成化设计的好处,还有减重、成本降低和性能提升。考虑到它5218mm车长和3105mm轴距、NT3.0+900V高压平台、标配85kWh电池和可充可换的补能方式,只要定价合适,乐道L90真的很有机会成为爆款。
和乐道一样推出全新旗舰产品的,还有领克、极氪、深蓝等一众品牌。它们除了都拥有大体格、大空间、高智能、满配豪华,以及名字里都带9之外,还普遍存在一个共性,即都引入了混合动力。
领克900动力搭载EM-P超级电混系统,2.0T+3挡DHT+三电机结构,确保了全工况下性能与能耗的平衡,零百加速最快只要4.3秒。而且不管是跑高速还是电量低,它都能保证稳定的动力输出。
当然更重要的,是它配备了宁德时代骁遥电池,52.38kWh大容量电池包可支持280km的纯电续航,配合EM-P超级电混系统,综合续航轻松突破1400km,短途出行用电能耗低,长途出行也没有里程焦虑。同时,骁遥电池支持3C快充,电量从20%充至80%只需17分钟。这种大电池+快充的混动模式,无疑也是未来混动的发展方向。
作为高端纯电品牌的极氪,在领克并入品牌版图后,也开始玩起了混动,为“小库里南”极氪9X安排上了插混系统。不过和领克900不同,极氪没有把EM-P技术直接拿来使用,而是开发了全新的浩瀚超级电混技术,采用2.0T高功率发动机+四电机驱动的混动构型。其发动机热效率高达46%,最大功率更是行业领先,可以达到205kW。这不仅可以在发动机直驱时保持稳定、强劲的动力输出,串联模式下,高功率发动机还能提供更高的发电效率,馈电状态下也能快速补电,进一步降低混动能耗。
此外,极氪9X还用上了900V高压架构+宁德时代6C骁遥电池,纯电续航达到了惊人的380km,满油满电能跑1500+km,支持480kW超快充,超充5分钟续航就能增加200km续航,SOC 20%~80%只要9分钟。在续航和补能方面,极氪9X也几乎找不到短板,技术实力绝对是毋庸置疑的。
长安深蓝S09方面,则继续坚持增程路线,搭载超级增程2.0技术。这套技术和其他增程技术相比,最大的一点不同就是增程器用上了500Bar超高压直喷技术,通过将汽油雾化成更细小的颗粒,使油气混合更加充分,从而提升燃烧效率,降低能耗。基于此,深蓝S09的1.5T增程的热效率达到了44.39%,显著提升了油电转化效率,同时百公里馈电油耗低至5.6L。配合40.18kWh金钟罩电池,可实现220km的纯电续航和超1100km的综合续航。
本届上海车展,采用混动技术的旗舰车型还远不止以上这几台。除了理想、问界外,奇瑞瑞虎9L、捷途G700、腾势N9也都选择了混动路线。可见,理想和问界的持续成功,让高端SUV的混动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在自主品牌中蔓延开来。
冲击高端市场,还得看智能底盘纵观车展上这些冲击高端市场的自主品牌旗舰,会发现它们基本上都遵循一个套路,即尺寸要做大,设计要极尽豪华,冰箱彩电沙发等配置要拉满,还要有更节能的动力系统和智能驾驶辅助。但其实除了以上这些外,还有一点也是车企们关注的焦点,就是底盘。
在汽车电动化、智能化时代,大家的注意力全都由传统的机械素质,向智能座舱、智能驾驶辅助等“新三大件”转变。很多人可能因此会产生一种错觉,那就是底盘对新能源车来说已经没那么重要了。然而事实恰恰相反,由于电池的加入,新能源车车重普遍高于燃油车,而且高了不是一星半点。想要获得相同的舒适体验,新能源车往往要在底盘技术和调校上花费更多精力。
从上面说到的旗舰SUV上就可以看到,无论是乐道L90、深蓝S09,还是领克900、极氪9X等等,空气悬架+CDC减震全部都是标配,甚至有的还能用上双腔空气悬架或更豪华的配置。比如极氪9X就用到了闭式双腔空气悬架和双阀CDC电磁减震,还配备了后轮转向系统和液压主动防倾杆,以提供更好的底盘舒适性,以及覆盖全地形工况的稳定操控。当然,光有豪华硬件的堆叠还远远不够,底盘的智能控制同样至关重要。于是,数字化技术赋能的智能底盘就成为了自主品牌冲击高端市场的最后一张入场券。
对于底盘智能化,其实前几年就已经被国内的车企们提上了日程。这其中走在前列的,比亚迪算是一个,它的云辇系列底盘系统,已经普遍搭载在了旗下各个品牌的众多车型之上。而如今的2025上海车展,比亚迪又为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惊喜——云辇-M和首搭该技术的概念跑车腾势Z。
云辇-M是一套智能磁流变车身控制系统,其核心是基于磁流变原理,通过对磁场强度的智能控制,改变磁流变液体的流动性,进而实现压缩和回弹阻尼的双向无级调节。相比于传统的液压减震,云辇-M的响应速度更快,阻尼建立时间仅不到10ms,可调节范围也更广。与之匹配的,还有比亚迪的联动预瞄系统,这就相当于给云辇-M装上眼睛和大脑,可以提前探知前方路况,让底盘控制系统更及时地做出决策,实现减震器阻尼的实时自适应调节,
与此同时,比亚迪还通过数据闭环实现了动态平衡算法,通过OTA升级,云辇-M的性能还可以持续迭代、优化,不需要依赖传统的工程师调校模式,非常具有前瞻性,来抑制侧倾、颠簸、刹车点头等现象。
此次亮相车展的奇瑞全新C级轿车风云A9,也同样运用了智能底盘技术——AI数字底盘2.0。它的底层逻辑也是一套应用AI调校和预瞄功能的智能底盘,借助激光雷达融合感知系统精准的感知能力,风云A9能够以每秒1000次的频率进行路况感知,并以每秒100次的频率实时调节CDC减震器阻尼,带来更平稳的驾控体验。
本次上海车展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底盘技术,是智己汽车发布的线控数字底盘。线控底盘,顾名思义,就是用电线代替传统转向、制动、电门等功能的机械结构,将机械等传动方式转变为电子信号控制。其最大优势,就是可以突破机械结构的局限,赋予车辆更灵敏的响应和更强大的操控。同时,更少的机械结构也更有利于座舱空间的拓展优化。
再看智己的线控数字底盘技术,它是通过全域数字化控制与智能中枢深度融合,实现车辆X、Y、Z 三向六自由度数字化融合控制,让车辆具备全地形适应能力。据悉,该技术可以让5米长的车实现低至4.69米的转弯半径。
当然,由于没有传统机械结构,线控底盘技术也对安全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智己的解决方案是双安全冗余设计。比如在制动上,智己将应用双冗余干式线控制动系统,采用电子液压双回路设计,响应速度比传统液压系统快2~3倍,制动距离可缩短 6%~8% 。此外,智己线控数字底盘还会采用双电源系统、双ECU控制器、转向双电机冗余等设计。基于此,智己的线控数字底盘技术还能够满足L3、L4 级高阶智驾的安全要求,加上该技术可以将整车自由度控制开放给智驾大模型,势必将深度改变用户的用车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