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一生只怕四个人,第四个是诸葛亮!第一是曹操

星空影视菌 2025-02-18 15:10:25
前言

要是问三国时期谁是最大的赢家,大家肯定都会异口同声地说出一个名字——司马懿。曹魏千辛万苦才得到的皇位,他轻轻松松就拿到手了。

司马懿,后世的人一提到他就很不屑,为啥?因为他违背了仁义道德。在儒家思想的熏陶下,背信弃义的人向来都被人瞧不起。不过,就算是这样的司马懿,也有他害怕的人,那咱们就来瞧瞧这些人到底是谁吧。

一、曹操

首先就得提到曹操。曹操可是三国里大名鼎鼎的霸主、枭雄。由于他的成长环境以及各种因素相互作用,曹操一直都特别多疑,猜忌心很重。就像曹操他自己讲的:“宁叫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

曹操有个优点,就是重视人才。可以这么讲,曹操能有后来的那些成就,能占据北方,这和他重视人才有很大关系。你看整个三国时期,曹魏的人才是最多的。只要是有才能的人,曹操都想把他们招揽过来为自己所用。

大家都知道,司马家在那时可是超级有名的大家族。司马懿年少的时候就很出名,曹操特别想要这样的人才。但那些世家大族都很有傲气的。曹操啥出身?不过就是个宦官之后嘛,像他这样的,在世家大族眼里向来都是被看不起的。

且不说司马懿自幼就聪慧,按常理他怎么也得投奔一位贤明的君主。可现在他在曹操这个宦官之后的手底下做事算怎么回事?这不让人笑话吗?所以刚开始的时候,司马懿可硬气了,直接就把曹操给拒绝了。不过曹操当时势力那么大,他想得到一个人,还能得不到吗?

最后,在这种绝对强大的武力逼迫下,司马懿没办法,只能到曹操手底下,给曹操想办法出主意。这时候就不得不感叹一下曹操看人的眼光是真准。早在司马懿刚进入曹营的时候,曹操就断定他以后说不定会对曹魏的统治产生影响。

曹操心里明白,司马懿跟曹丕走得近。可曹操一直就对司马懿放不下心,到快死的时候,还提醒曹丕得提防着司马懿。曹操活着的时候,啥事儿都曹操说了算,哪怕曹操想把司马懿给杀了,曹丕也没辙,所以司马懿在曹操手底下干活的时候,只能小心翼翼的。

二、曹丕

再来说说曹丕。之前提到过,司马懿和曹丕关系很亲近,亲近到后来司马懿直接站到曹丕这边,成了曹丕的大臣。可即便如此,跟司马懿比起来,曹丕还是更信曹操的。曹操都提醒曹丕得防着司马懿。

曹丕在位的时候,司马懿那可真是被重用了。曹丕把他当成特别重要的大臣,啥事儿都跟司马懿商量。但就算这样,司马懿始终没得到一样东西,那就是兵权。他在朝廷里就算再有能耐又能咋样?他是个文臣,能做的也就是在朝堂上耍耍手段罢了。

可别小看曹丕。曹操那么多儿子,曹丕能冒出头来当上皇帝,这就说明他不是一般人。君主厉害的时候,臣子就得低调。曹丕在位的时候,司马懿哪敢暴露自己的野心,想都不敢想,更做不了。要是司马懿有不忠心的想法,曹丕可不会比曹操更仁慈。

曹丕是个啥样的人,平时做事啥风格,司马懿心里门儿清,毕竟他俩关系很密切。曹丕当上皇帝后,就开始提拔曹家那些亲戚,靠他们来压一压司马懿的势力。这时候,司马懿在朝廷里的地位确实越来越高了,可也绝不是能一手遮天的。司马懿这人,特会伪装自己,权谋玩得溜,还特别能忍。

史书上记载得明明白白,曹丕这人一向爱恨分明。可别忘了,在曹丕眼里,司马懿那可是有从龙之功的大臣。就光冲这点,只要司马懿不搞啥过分的事儿,曹丕才不会去动他。最后,司马懿靠着自己能忍,当上了托孤大臣,地位又变了。

三、曹叡

曹叡年纪轻轻就当上了天子,可他玩权谋那一套,根本不像是个少年天子该有的样子。在三国的那些皇帝里,要是说到驾驭臣子的本事和帝王的谋略,曹叡那可是能排在前面的。而且,跟曹丕比起来,曹叡在性格和做事手段上,更接近曹操。

这时候,司马懿都已经是历经三朝的老臣。可在曹叡跟前,他还是表现得唯唯诺诺的,一个劲儿地降低自己的存在感。那司马懿难道真的是那种任劳任怨还不求回报的人吗?他可不是没野心,只是当下的大环境容不得他有野心。曹叡这么厉害的君主当政,司马懿哪能展现他的野心?

前面提到过,曹丕临死前给曹叡留了几个辅政大臣,想让他们帮曹叡把皇位坐稳。可曹叡有自己的主意,刚登基没多久,他就把那几个大臣都调出京城了,只留了个没什么分量的文臣陈群在京城。

这才过了多长时间,曹叡就把整个国家的大权都握在手里了。就他这手段,哪像是个刚登基、没什么政治经验的皇帝?最后的结果就是,一直到曹叡去世,司马懿都老老实实的,没做出什么越轨的事儿,就兢兢业业地干活,尽到做臣子的本分。

并且曹叡可有绝对的话语权,满朝的文武大臣,根本就拦不住曹叡违背祖制,亲自去给女儿曹淑扶灵,而且大臣们自己还都得穿上丧服跟着。

四、诸葛亮

最后得讲讲司马懿一生的对头——诸葛亮。他们可是毕生的对手,早在三国鼎立那时候就已经对上了。特别是曹操和刘备这俩君主都不在了之后,整个三国的局势就变得更僵持。

司马家最后是得到皇位成了赢家,司马懿在三国里那也是有名的军事家、谋略家。不过他跟诸葛亮打仗的时候,赢的次数可比输的次数少。对他俩来讲,谁怕谁不怕,那得看战争是个啥走向。

刘备去世之后,刘禅当上了皇帝,诸葛亮身为蜀汉的丞相,他想要达成刘备的遗愿,也想给蜀汉争得一块立足之地,于是就决定北伐魏国。大家都知道,在封建王朝的历史上,北伐那可一直都是特别困难的事儿,从古至今,倒在北伐途中的英雄豪杰、大将那可太多太多了。

蜀汉当年碰到的可不只是这一个问题,兵力和武器也都短缺。但就算这样,司马懿也没占到啥便宜。头两次北伐的时候,曹魏还派兵跟蜀汉打,司马懿的做法却不一样。后面两次他俩交手,司马懿都是守着不出去。

不管诸葛亮咋挑衅,司马懿就是不发兵,从这儿就能瞧出来,司马懿这人一向能忍。从一开始的叫骂,到后来诸葛亮送司马懿女人衣服来挑衅,可司马懿从头到尾都不被打动,坚决不应战。

这可就是司马懿聪明的地儿,毕竟北伐的战线老长了,要是再拖久点,后勤补给肯定跟不上。也正是由于司马懿面对诸葛亮的时候特别谨慎,所以在诸葛亮死了之后,蜀汉的大军还能照着诸葛亮生前安排好的路线撤退。

结语

后来有人讲,要是曹家能出个长寿的皇帝,司马懿就没机会蹦跶。不管是曹丕还是曹叡,只要他们能再多活上十年,司马家想篡权那是门儿都没有。可这也就是个假设罢了,历史嘛,总是会留下些让人惋惜的事儿。

0 阅读: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