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各种网红店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早的有经济型酒店、偷菜游戏、自助餐、酸菜鱼,后来的有2017年的脏脏包、2019年的网红雪糕、2021年的盲盒、2023年的竹筒奶茶……
排队长、价格贵,好像并没有阻挡人们的消费热情,尤其更受年轻人的追捧。然而,爆红一阵后,太多的网红店却后继乏力,最终门可罗雀,甚至关门大吉。
五年前,网红店红利期往往在1年左右;现下,网红店的红利期越来越短。“眼看它起高楼,眼看它楼塌了”,网红店的本质是什么,为何这么受人喜欢又容易“红”颜薄命?
网红店卖的是什么?
网红店迅速火起来,或者是因为它的品类特色,或者是因为它标新立异,或者是它的营销活动,或者是店铺的独特装修……都多多少少切中一点或几点。
1、由地域特色到全国,网红店卖的是内容、是家门口的“旅游景点”。
比如,竹筒奶茶。竹筒奶茶翻车的速度,比它蹿红得快。
竹筒奶茶初生于苏州——在竹筒上贴上“苏州”两个大字,之后又如法炮制贴上了“杭州”的字样,这一商机很快就被各大城市的商贩们运用自如,在南锣鼓巷附近就有不少于10家的竹筒奶茶,贴着“北京”。
逃离现实,最好的方法就是去寻找“诗和远方”。网红店的本质就是附近的远方,给消费者以放松身心“旅游”的感觉。它以很低的成本满足了拍照的需求、晒圈的需求,以及舒缓心情的需求。
于商家而言,竹筒奶茶妥妥地“厚利多销”。它较之普通奶茶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容器,即竹筒。虽然多了2元的竹筒成本,但售价上却能翻上一倍。
2、切合了年轻人的个性、自我、标新立异的需要。
酸菜鱼,本是源自重庆的一道名菜,后来随着品类爆发、创业者涌入,一跃成为全国商场里的“常驻”。
业内公认,2017-2018年是酸菜鱼赛道最红火的时候,彼时,消费者为吃上一口酸菜鱼排一两个小时队是常有的事。而数据显示,2021-2022年年中,酸菜鱼关店数23220家。
而“太二酸菜鱼”能成为个中翘楚,源于其诞生之初就有着浓厚的网红气质——黑白漫画的装修风格抓人眼球,“超四人就餐不接待”“不接受调整辣度”“酸菜鱼不外卖”等不同寻常的规则让它与同时代的年轻人有着同样“标新立异”的气质。
消费者在意的永远只有一样东西,从古至今都没有变过,那就是价值。这个价值可以是便宜实惠的饭菜,也可以是新奇美好的体验。
迅速衰败的症结
事实是,太多网红品牌没熬过时间的考验。为何?
1、盲目的同质化竞争。
奉行“拿来主义”,不加分析地盲目效仿,这种现象我们称其为经济“跟风”。
经济学里用“羊群效应”来描述经济个体的从众跟风心理。羊群是一种很散乱的组织,平时在一起也是盲目地左冲右撞,但一旦有一只头羊动起来,其他的羊也会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全然不顾前面可能有狼或者不远处有更好的草。
资本驱动下,同质化竞争引发短期内的门店聚集。当某一细分赛道短时间内被大量资本催热时,同质化竞争、门店风格类似、品牌形象模糊等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也打乱了原本的生态平衡。
而同质化程度越高,网红店的“保护期”就越短。太多的模仿抄袭,形成了大量的干扰分流,冲淡了品类原有的优势。当“网红”变成满大街的普通款,其吸引力自然也就下降了。
2、借概念热度造伪,搅浑了行业。
比如,盲盒。随着靠卖盲盒起家的泡泡玛特市值达千亿港元,这一概念就火了。似乎万物都可以“盲盒”。
这时一些不良商家动起了歪心思,2021年“活体盲盒”事件登上微博热搜。一些不良商家把卖不出去或老弱病残的宠物放进盲盒,包装成“盲盒”“幸运盒子”“福袋”在电商平台销售,试图逃过监管。大众哗然,“盲盒”的概念也轰然倒塌。
细想之下,盲盒的玩法并不公平,因为事实上,其隐藏款的出品概率都在企业手中,本身缺乏透明性。于是,有的经营者将盲盒当做是“清库存”的工具,赢得了眼前的利益却丢掉了长远的口碑。这样的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扰乱了市场正常秩序,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
3、一次性消费,复购率低。
刚刚开业的“网红店”们,总能创下惊人的排队记录:2小时、4个小时,甚至找黄牛加价买号。
好则好已,但一次就够了。对网红店而言,红极一时的盛况,似乎总是难以维系。与此同时,不少消费者也表示,并不会因为是网红店而去频繁“打卡”。
一般而言,销售=流量X转化率X复购率X客单价。以一家餐饮店为例,流量是每天路过这家门店的人,转化率是进店的顾客,复购率是这个顾客下次会不会来,什么时候来?客单价是这个顾客每次消费了多少钱。
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流量,其次是复购率。网红店“名声在外”,很多人慕名而来,获得了巨大的流量,但如果没有考虑菜品的口味和服务,导致来的人都很不满意,下次就绝不会来了,也就是复购率极低。
4、产品和服务没跟上,后续力量不足。
比如,“赵小姐不等位”的倒闭原因,经行业分析很大一部分是在于内部管理出现了问题,菜难吃、服务差。
一旦商家被贴上“网红”的标签,消费者的注意力暂时就不会集中在产品上。但消费者也不是傻瓜。虽然不少人都会有从众和猎奇心理,当从众被坑,猎奇失败,日后也就不会盲从了。对于网红店的“病毒”营销甚至产生了免疫力。
网红店凭借单一要素获得暂时领先,一旦进入竞争深水区,如果没有产品的高品质托底,还是很难与之前已经存在的老店相抗衡,注定会失去消费者。
事实上,网红店要想红得长久,在确保“爆款”质量的同时,还得勇于推陈出新,给消费者以持续的刺激,提高复购率。消费者都会有审美疲劳,网红店若只是吃老本,“红”一阵被淘汰也就是在所难免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