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在《论持久战》中对抗日战争战略相持阶段的特征有如下表述:
这将是中国很痛苦的时期,经济困难和汉奸捣乱是两个很大的问题。敌人将大肆破坏中国统一战线的活动,一切敌之占领地的汉奸组织将合流组成所谓“统一政府”。
毛主席写完并发表《论持久战》的时间是1938年5月底至6月初,但让他老人家万万想不到的是,仅仅过了半年时间,他的这番预言就一语成谶。
1938年12月29日,汪精卫在越南河内发表了臭名昭著的“艳电”,公开投敌叛国,中国最大的汉奸就此出炉。
汪精卫之所以当上遗臭万年的大汉奸,这其中既有日本鬼子政治诱降的原因,也有汪精卫本人懦弱消沉、意志薄弱的原因,更与老蒋对国民党内部管理松垮,坐视投降势力坐大不无关系。
本篇,我们就聊一聊汪精卫是如何当汉奸的?

接上文:。上文,我们介绍了日军在战略防御阶段进行的最后一次大规模进攻战役——广州会战的经过。
然而,让人倍感滑稽的是,就在国军百万健儿在武汉和广州前线与鬼子英勇奋战的同时,国民党内部以汪精卫为首的投降集团却加紧了与鬼子秘密谈判,在广州会战结束不久就彻底叛国投敌。
那么,当时国民党有很多大佬级人物,比如孙科,李宗仁,阎锡山,何应钦,陈诚等,为什么不是他们,而是汪精卫最终当了汉奸呢?
有一句名言叫“性格决定命运”,我们下面就从分析汪精卫的性格特征入手吧。
汪精卫懦弱自卑的性格使他每次在遇到重大问题的关键时刻,不是想得去怎么解决问题,而是想得怎么去逃避问题。
比如,1926年3月份,老蒋发动的中山舰事件。
本来,这件事是羽翼未丰的老蒋在发动反革命政变前的一次试水行动。如果汪精卫此时能联合左派革命力量把事情调查清楚,是能把老蒋的反革命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的。
谁知道汪精卫的第一反应是非常生气。然而,正当我们以为他要重拳出击,惩治老蒋时,他的第二反应却是“我惹不起你,总躲得起吧”,居然出国躲清闲去了。
汪精卫的优柔寡断使他在与老蒋的历次争斗中都缺乏雷厉风行的强硬手腕,也缺乏王不见王的政治勇气,最后还沦为地方实力派军阀与老蒋斗争的吉祥物。
1927年,老蒋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没多久,汪精卫也步老蒋后尘,发动了“七一五”政变。
但他也不想一想,老蒋发动反革命政变,是因为提前得到了帝国主义和江浙财阀的支持,有他们作后盾,老蒋才有和我们翻脸的资本。
而汪精卫呢?除了长得比老蒋帅以外,就什么都没有了。在这种情况下,他发动反革命政变,就把两个盟友——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苏联都得罪了。

总之吧,这两个家伙发动反革命政变后,就彻底得罪了中国广大民主进步力量。不过由于老蒋有帝国主义和江浙财阀的支持,使他在国民党的历次派系争斗中都能胜出。
比如在蒋桂战争,蒋冯战争,以及各路军阀最后的大决战——中原大战,每次胜出的都是老蒋。
而汪精卫在这期间干什么呢?由于他缺乏强有力的后盾支持,没钱、没枪、没人,只能沦为阎锡山、李宗仁、冯玉祥等地方实力派的吉祥物。
这些人在起兵反蒋时,总要拉上汪精卫充门面,借助他中山先生传人的身份去讨伐老蒋。
但让汪精卫想不到的是,老蒋像一个打不死的小强一样,以一己之力对抗那么多军阀还能愈挫愈勇。而自己则是一次不如一次,每一次失败,自己威望就损失一大截,最后吉祥物也当不成了。
但就这样,依旧浇灭不了汪精卫内心对权力的那种渴望,即使沦为老蒋的背锅侠也在所不惜。
中原大战结束后,汪精卫和老蒋又狗斗了一段时间。后来老蒋嫌他心烦,就让他来南京当行政院长。汪精卫一看老蒋这么给自己面子,就高高兴兴的回来了。
要不说汪精卫耳根子软了,老蒋刚给你点甜头,你就上道。你真以为老蒋有那么好心啊?老蒋那是准备让汪精卫来分担自己不抵抗的责任了。

“一二八”淞沪抗战后,汪精卫作为外交部长与日本特使谈判。
由于在这之前,老蒋“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已经人尽皆知了,所以汪精卫就以为老蒋也是亲日派的干活。
于是,他授意外交次长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淞沪停战协定》。同时为了表示对日本的友好,还以行政院长的名义,否决了张学良兵进热河的计划。
这个时候的汪精卫已经向汉奸迈出了第一步,充当了老蒋的背锅侠,但他却茫然不知。
1933年5月,由于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导致长城抗战失败。国民政府在汪精卫的主导下与鬼子签订了《塘沽停战协定》。这意味着国民政府承认了鬼子占领辽、吉、黑、热四省的合法性。
汪精卫和老蒋的倒行逆施很快就引起了全国人民的不满,一部分爱国志士出于民族大义,开始筹划起了对这二人的刺杀上来。
1935年11月1日,国民党在南京召开六中全会,汪精卫终于尝到恶果,在开幕式上被人连开三枪。

也是这老小子命大,三枪都没要了他的命,不过却留下了后遗症,医生说他熬不过10年。此举把汪精卫吓得不轻,就顺势出国治病去了,算是避祸。
转眼间,就到了西安事变。张学良一怒之下,发动兵变把老蒋给扣了。
这时候,汪精卫屁颠屁颠地回国了。却不曾想没过多久,张学良居然把老蒋完完整整的给送回来了。汪精卫心里那个气啊!小六子怎么那么不上道,干嘛不让老蒋去死呀。
不过,老蒋可没他那么小肚鸡肠,一看兆铭兄回来了,也非常高兴,就让汪精卫当了国防最高会议副主席、国民党副总裁。
好了,以上就是抗战爆发前,汪精卫与老蒋的恩怨情仇。

抗战爆发后,汪精卫是国防会议副主席、国民党副总裁。但他实际上没有任何话语权,实际权力还不如老蒋手里的拐棍好使。
我们知道,毛主席写《论持久战》就是为了驳斥国民党内对抗日战争的两种错误认识倾向,一种是抗战”速胜论‘,一种是抗战“亡国论”。
如果说以蒋介石为首的亲英美派是速胜论的持有者的话,那么汪精卫就是国民党内持失败论、亡国论的亲日派团体的核心人物。
1938年初,一个由亲日派组建,受汪精卫领导的文化团体——“艺文研究会”在武汉成立了,这个组织还被胡适命名为“低调俱乐部”,其宗旨是:
“一,树立独立自主的理论,反对共产党的笼罩;二,造成一个舆论,使政府可战可和。”

不过,这个组织成立后就一直不务正业,没见他们出过什么反对我党的主张,反而却和日本鬼子眉来眼去的勾搭成奸,逐渐发展成了以汪精卫为首的投降集团。
他们甚至在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武汉会战期间,不顾国军将士在前线和鬼子鏖战付出的巨大牺牲,却也要在背后和鬼子进行秘密议和。
只不过,老蒋也希望和日本人能尽快结束战争,所以对他们的不务正业也没多说什么。
只是由于鬼子提出的条件过于丧权辱国,比如承认华北五省自治,承认伪满洲国,让老蒋下台等条件,促使老蒋始终没有向日本人低头。
虽然老蒋守住了民族大义的底线,但他却没想到这个不务正业的组织中出了一个叛徒把他给卖了。这个叛徒就是一直负责中日秘密谈判的外交部亚洲司长高宗武。

在徐州会战结束后的中日密谈中,这个高宗武虽然按照老蒋的命令,彻底拒绝了鬼子的条件,但临走时却给日本人留下了一句话:
我们的汪先生愿意促成陷入僵局的谈判。
武汉会战爆发后,趁着老蒋被武汉战事忙的焦头烂额之际,高宗武更是背着老蒋前往日本,与日本首相、陆相等人谈媾和条件。
这让日本人知道国民党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在老蒋抗日的背后,还潜藏着软骨头汪精卫。
因此,鬼子也给汪精卫来了一波神助攻。他们随后又发布了推翻重庆国民政府,让蒋介石下台,启用中国第一流人物建立一个反蒋反共政府的第二次近卫声明。
这个消息让在抗战爆发后,就逐渐被边缘化的汪精卫心花怒放,他看到了东山再起的机会。
他立刻召集嫡系周佛海、陈公博、陶希圣、梅思平等一帮汉奸连日秘密商议。最后决定由汪精卫出马组建反蒋反共的伪政府,与鬼子实现和平。
只可惜老蒋此刻被武汉战局整的晕头转向的,而中统,军统又都是一帮饭桶,以至于对他们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的秘密叛国行为居然一无所知。

1938年11月,武汉会战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日军四路大军直逼武汉城下,而高宗武、梅思平等铁杆汉奸却带者汪精卫的“和平方案”,绕道香港来到上海和鬼子进行秘密谈判。
会谈地址选在大特务头子土肥原贤二的一栋别墅小楼里,土肥原还给这个别墅起了个名字叫“重光堂”。这次会谈也叫重光堂会谈。
会谈开始后,日本鬼子精的很,他们知道现在的第一要务是先把汪精卫从重庆调出来,调到自己手里就好拿捏了。
因此,为了不让自己的欲望超过汪精卫能承受的程度,鬼子开出的条件还挺诱人,提出了不要中国领土,不要赔款,所有鬼子兵两年内撤出山海关的条件,以表达对汪精卫的支持。
鬼子的虚情假意让这几个汉奸心花怒放:感情不用打仗,光耍嘴皮子就能让鬼子退出山海关?那真是求之不得的好事。
他们也不用屁股想想,此时此刻,国军的百万健儿正在武汉周边和小鬼子玩命了。鬼子要有那么好心,别说退出山海关了,最起码的先停止进攻武汉吧。

随后,高宗武、梅思平同鬼子的两个特务影佐祯昭和今井武夫,以个人名义签订了《日华协议记录》,并制定了汪的叛逃计划。《协议》规定:
(1)中日缔结防共协定,中国承认内蒙地区作为防共特殊区。
(2)中国承认“满洲国”。
(3)日本侨民有在中国居住、营业的自由,日本废除在华治外法权,并考虑归还在华租界。
(4)中日经济合作,特别在利用、开发资源上,日本有优先权。
(5)赔偿日侨损失。
(6)协议以外的日军,于两国恢复和平后开始撤退,两年内撤完。
其实,我们用正常思维想想也知道,鬼子现在已经快把武汉打下来了,快把国民政府逼到绝境了,怎么可能会主动提出撤兵呢?这只不过是鬼子钓汪精卫的一个诱饵。
会谈结束后,梅思平将“密约”缝在自己的马甲里,带回重庆向汪精卫做了汇报。
汪精卫立即召集周佛海、陶希圣、陈璧君、梅思平等一帮嫡系汉奸一连开了七八次会,讨论是否接受鬼子的协议。
应该说,汪精卫的智商还是在线的。他一看鬼子提出这样的条件,别说自己了,就是老蒋也肯定会接受的。那鬼子干嘛不找老蒋而找自己呢?难道就因为自己长得比老蒋帅?
但架不住悍妇老婆陈璧君的极力撺掇,经过反复思考后,汪精卫最后还是决定接受“密约”,并制定了出逃计划。预定12月8日离开重庆,10日到昆明,12日发表近卫声明。

汪精卫出逃重庆选择的是先到昆明,再从昆明飞赴越南河内的这条路线。
为了避人耳目,他们决定分散出逃:周佛海以视察名义先去昆明,陶希圣以讲学为名尾随而至,陈公博则从成都飞往昆明,最后汪精卫再借口去昆明演讲离开重庆。
由于军统、中统都是一帮饭桶,致使汪精卫的叛逃还比较顺利。
他和老婆陈璧君赶到机场后,也没什么军统特务盯梢,让汪精卫一路顺风顺水的来到了昆明。

重庆珊瑚坝机场旧照
在昆明做短暂停留后,12月19日,汪精卫、周佛海、陶希圣、陈璧君等一帮汉奸及随从一干人乘上龙云代包的专机,从昆明飞抵河内。
日本首相近卫文麿在得知汪精卫一伙逃到越南后,就于12月22日晚发布了第三次声明:
“日满华三国应以建设东亚新秩序为共同目标而联合起来,共谋实现相互善邻友好、共同防共和经济合作。”
只不过,在这份第三次声明中,鬼子看到此时的汪精卫已经被调出来了,就狠狠的涮了他一把,把原本重光堂协议规定的,所有鬼子兵两年内撤出山海关的承诺绝口没提。
近卫声明之后,汪精卫立即响应。
一周之后的1938年12月29日,他在南华日报上刊发了致国民党中央党部和老蒋的明电,号召国民政府响应鬼子的对华三原则,公开叛国投敌。

因为29日的韵目代日为艳,所以,这份电报也被称为“艳电”。
由于“艳点”全文是用半白话文写的,文绉绉的又臭又长,我就不引用了,简要介绍下他到底说了个啥。汪精卫在“艳电”里面主要说了三层意思:
一:汪精卫说,鬼子侵略中国的目的是为了善邻友好来的,对中国没有领土要求,也不用赔款,还会把租界还给我们。我们应该相信鬼子的诚意,和鬼子精诚合作。
二:汪精卫还说,鬼子之所以会侵略中国,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防共。这个“共”指的并不是我党,而是共产国际的大本营苏联。
因此,汪精卫建议我党要抛弃共产主义那一套,转而信仰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并为之奋斗。希望我党主动取消边区政府及八路军,然后跟着他一块去当汉奸,去实现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
三:汪精卫认为,既然鬼子会尊重中国主权及领土完整,那就会按照中日平等之原则,来帮助中国发展经济,实现经济提携。
不得不说,汪精卫一定是在睡觉落了枕,或脑袋被门挤的情况下,才会写出如此幼稚的胡话来。

汪精卫发完“艳电”后,又通过高宗武向鬼子提出4点要求:
(1)日本和他的伪政权在完成大东亚建设前,应该避免和英美列强开战。
(2)希望日本方面每月援助自己300万元。
(3)日军要对北海、长沙、南昌、潼关等地展开作战行动,彻底摧毁老蒋国民政府。
(4)彻底轰炸重庆,力争炸死蒋介石。
从这些条款,我们可以看出汪精卫内心对老蒋的恐惧和死乞白赖。他为了一己权欲,一个劲的撺掇日本鬼子攻击自己的祖国,轰炸自己的同胞,其罪行已到人神共愤的地步了。
艳电的发布,标志着他与重庆国民党中央公开决裂,也标志着他与中国人民彻底为敌,更标志着他已经沦为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
果然,艳电一发表,举国哗然,汪精卫立刻成为众矢之的,遭到全国人民的声讨。
中国共产党首先发电怒斥汪精卫的投敌叛国行为,延安还举行了三万多人参加的拥蒋讨汪大会。会场上群众义愤激昂,并一致决议讨伐汪精卫的投降卖国,拥护蒋委员长抗战到底。

国民党各战区,各地方实力派大佬们也纷纷通电谴责汪精卫。国母宋庆龄更是给汪精卫扣上了国家叛徒的帽子。
海外华侨干脆捐款设立了一个基金会,宣布通缉汪精卫,凡是能诛杀汪精卫者必予以重赏。
国民参议会也在爱国华侨陈嘉庚的建议下发出通告:在日寇未退出国土前,凡公务人员和日本人谈和平的,一概以汉奸国贼论。
五、千古完人蒋委员长的格局那么,有朋友可能要问了,对于汪精卫投敌当汉奸,我们的“千古完人”蒋委员长又是什么态度呢?
应该说,从老蒋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对我党和革命群众展现的血腥一面来看,老蒋肯定是一个狠人。
现如今汪精卫不仅彻底叛国投敌,还一个劲的撺掇日本鬼子要炸死自己。按正常人的思维分析,老蒋的反应应该是义愤填膺,暴跳如雷才对。
但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老蒋的反应却十分的淡定。

事件刚发生时,老蒋的第一反应是下令封锁消息,家丑不可外扬,希望汪精卫能够悬崖勒马。
即使汪精卫公开发表“艳电”后,老蒋还想给他留一条生路,希望他能浪子回头。
等到国民党中常会决定永远开除汪精卫党籍,撤销汪的一切职务后,老蒋还派人携带巨款到河内劝说汪精卫。希望他能回心转意,不要建立汉奸伪政权,避免被鬼子利用造成严重后果。
最后还贴心的给汪精卫传话:如果不想回重庆,去欧洲旅游也行,所有费用政府全包了。
但是,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汪精卫铁了心要当汉奸,是没人能挡得住的。
老蒋可不是个好脾气的人,眼看汪精卫铁了心要当汉奸,那就别怪我蒋某人手下无情了。
老蒋立即下令军统局成立工作组,由戴笠亲自带队,赶赴河内偷袭汪精卫住所,执行刺杀任务。结果却因为弄错了房间,把汪精卫的秘书曾仲明给打死了。

但让人倍感滑稽的是,我们的委员长在得知戴笠他们失手后,居然给汪精卫写来一封慰问信。
老蒋在信中表示,自己对兆铭兄的遇刺真的是毫不知情,整个刺杀行动全是戴笠这个混球背着自己干的,希望兆铭兄不要记恨啊。
汪精卫看完信后气得七窍生烟:好你个蒋该死(介石),都是千年的狐狸,还给我整猫哭耗子这一出,看老子不给你整点狠活,我就不姓汪。
随后,汪精卫在香港《南华日报》上发表了一片文章,把以前由他和老蒋主导的和鬼子进行过的秘密谈判全抖出来了。尤其是老蒋与德国驻华大使陶德曼谈判的细节,更是披露无遗。
果然,汪精卫的文章一发表,轮到老蒋气得七窍生烟了:
“余见奸伪之人多矣,但未有如汪之卑劣者。”
于是,老蒋急忙让人大造舆论,说这是汪精卫的造谣污蔑。又命戴笠再次组织了三个暗杀组,日夜兼程开赴河内去搞暗杀。
我想说的是,作为一个“千古完人”,当时名义上的大国领袖,老蒋应该集中精力去想想武汉失守后怎么维护我们的持久抗战大局,而不是一个劲的和一个汉奸去隔空较劲,显得一点格局都没有。
关于二位神人的斗法,我们就不介绍了,下面聊聊汪精卫投敌的危害性。

汪精卫投敌当汉奸,给我们的持久抗战大局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他为虎作伥,帮助鬼子在沦陷区推行所谓的大东亚共荣政策和掠夺沦陷区战略资源上。
更重要的是,作为当年“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反清斗士,大革命时期国民党最高领袖的汪精卫,现在居然带头当了汉奸,这就严重挫伤不少人的抗日积极性,树立了极其反面的示范效应。
本来,一些平时对抗日持悲观态度的人,迫于民族大义,始终不敢公开当汉奸。可自从汪精卫投敌后,这些人对当汉奸不但没有心理压力,反而还以此为荣,更加彻底的为鬼子卖命了。
比如,一些地方杂牌军由于长期饱受老蒋中央军的排挤和打压,过得很不容易。他们就在汪精卫曲线救国的蛊惑下投了汪伪政权,还以加入汪精卫的和平建国军为荣。

而且,这些投靠汪精卫当汉奸的杂牌军将领在当时可是鼎鼎大名的人物,在全国范围内都有一定影响力。比如:著名的“东陵大盗”孙殿英;冯玉祥麾下“十三太保”之一的孙良诚;著名的“五姓家奴”吴化文;徐州会战时的抗日名将庞炳勋等。
我们在台儿庄那一节介绍过庞炳勋,在血战台儿庄期间,他曾和张自忠联手重创鬼子板垣师团,并取得临沂大捷,是台儿庄大捷的重要功臣。但就这样的抗日名将,后面也跟着汪精卫当汉奸了。
此外,汪精卫对被俘的国民党将领影响更大。
在汪精卫没当汉奸前,被俘的国军将士大多数是宁死不屈的勇士。可自从汪精卫当汉奸后,他就对一些被俘的国军将士表现出一副伪善的面孔。许多国军将士经得起鬼子的严刑拷打,却经不起汪精卫的伪善面孔迷惑,他们在汪精卫的蛊惑引诱下也都当汉奸了.。

据统计,1938年时,在我国各地的伪军总数也就八万来人 。而在汪精卫投日后的1939年,伪军就激增至15万人。到1940年,汪精卫正式建立伪国民政府后,投靠汪伪的国军更是多达40万人。这些军队投靠汪精卫的借口就是响应他的曲线救国政策,可见他的恶劣影响有多大。
而同时呢,虽然老蒋最终守住了民族大义,坚持抗日不动摇,但他对汪精卫投日后引起的国内外形势变化的复杂性和战略相持阶段抗战的艰难性认识不足,导致他把目光瞄向了正在敌后和日本鬼子艰苦奋战,辛苦创建根据地的八路军。
是的,自七七事变之后,沉寂了一年多的反共念头又在老蒋脑海里滋生了。他看到这一年来,自己的中央军被鬼子打得丧师失地、损失惨重,而八路军却在鬼子的眼皮子底下混得风生水起,就有点气不过。
于是,在老蒋的默许和纵容下,国民党掀起了第一次反共高潮,我们下一篇再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