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贩三轮车被没收,好话说尽以后他拿刀刺死了城管,三审判十八年

极客漂泊 2024-03-23 00:50:50

如果你因为生活所迫做起了摆摊生意,但被城管捉到,物资充公。你会怎么做?

20年前,便有一个年轻小伙子面临着这样的情形。但是最后,他做出了让大伙都出乎意料的举动,以至于到现在都还在饱受着牢狱之灾。那么这事件的来龙去脉究竟是怎样的呢?

一、贫穷多难的童年

1983年,一个名叫崔英杰的婴儿,诞生于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他的到来给一个已然满载困苦的家庭带来了新的希望,也增添了一份生活的重负。

这个地方偏远贫瘠,给崔英杰的成长历程深深烙印了贫困的印记。家中人口众多,他作为四个子女中最幼小的一员,早早就体验到了生活的艰辛。

崔英杰的家庭经济条件极其匮乏,家中仅有的“奢侈品”便是一盏悬挂在屋顶的电灯。时常在夜幕降临之际发出忽明忽暗的微光,成为那个简陋居所里最为明亮的存在。

其中,崔英杰有一位姐姐,由于童年时期医疗事故不幸聋哑。他的几位哥哥也因家境贫寒,迟迟未能成家立业。

崔英杰的父母深受疾病的困扰,于是他咬紧牙关,在当地矿井劳作。虽然那里对于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来说十分危险,但那里也是他们唯一能赚取微薄收入,以维系全家生计的地方。

这样的生活环境塑造了崔英杰坚韧的性格,也注定了他在成长道路上将要面对比常人更多的挑战与磨砺。

二、难上加难的困境

有一天,崔英杰的家乡放出了参军的征兵消息,这对崔英杰来说无疑是个大好机会。在崔英杰的心目中,军人是肩负重任、英勇无畏的崇高形象。他梦想着通过服役,能够为家人开辟一条崭新的生活道路,让家庭脱离贫穷。

于是,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响应祖国的召唤,踏上了从军之路。在军旅生涯中,崔英杰展现了非凡的决心与毅力。他刻苦训练,积极向上,荣誉之光照亮了他的军旅岁月,多次荣获“优秀士兵”的殊荣。

然而,现实并不像理想那般如意。尽管崔英杰在部队的表现卓越,但由于人际关系网络的不足、文化水平太低以及没有专业知识和技能,他未能长留在军队里面。带着些许遗憾,崔英杰最终选择了退伍,重新回到了河北保定阜平县的老家。

原本崔英杰以为,通过参军给家里汇款,坚信自己的努力能让家中的境况得到改善,可以让双亲的生活轻松些。

然而,在服役期满归来之际,他发现家中经济状况非但没有好转,反而陷入更为困难。父母双双因病卧床不起,无钱治疗。家庭的两大支柱瞬间崩塌,生活的艰辛程度更是难上加难。

崔英杰内心焦急与愧疚,知道必须赶紧赚钱才能解燃眉之急。然而他却无法像其他人那样从头学一门手艺慢慢积累,但家乡低工资的工作根本不能维持家庭的生活。

无奈之下,他选择了与众多农村青年同样的出路,踏上了前往繁华首都北京的漂泊之路。

2006年4月,崔英杰怀着对未来的热切期盼和对改变命运的梦想,步入京城的喧嚣之中。

三、短暂缥缈的希望

在北京经历了种种生活的坎坷波折后,崔英杰终于勉强找到了一份小区保安的职业。虽然月薪仅有900元,但在现实面前,他只能决定暂时先安定下来。

在接下来的四个月里,崔英杰在小区坚守岗位。然而令人心焦的是,老板始终拖延发薪水,这让他的生活陷入了困境。

直到八月,崔英杰经过一番耐心等待与交涉,才艰难地领到了过去两个月累计的1800元工资。之后崔英杰二话不说把这份来之不易的收入寄回了远方的家。

在担任保安的日子里,他发现可以利用白天剩余的时间来做一些摆摊小生意增加收入。尽管他对摆摊做生意毫无经验,但为了家庭的生计,他毅然决然地踏上了这条未知的道路。

之后崔英杰决定试试做路边小吃行业,尽管劳动强度极高。但此时对他来说,辛苦并非最大的难题,真正的痛点在于自己缺钱。

崔英杰借钱买了一辆二手车改造而成的三轮车以及一些设备。就这样,凭借顽强的毅力与决心,他正式干起了副业。

然而,崔英杰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难题。当时的城管部门狠抓非法占道经营,那些没有营业许可的摊贩经常一边小心翼翼地避开城管巡查,一边不断变换摆摊地点。

对于崔英杰这个没有文化的创业者而言,营业许可的审批流程十分复杂、而且还要花费很多金钱和时间。崔英杰囊中羞涩,时间亦是珍贵如金,这两样恰恰是他最缺乏的资源。

同样挣扎在生活边缘的众多小摊贩们,处境与崔英杰并无二致。面对繁琐的行政手续,他们无力承担,更无法从容应对。

四、困兽的结局

2006年8月11日下午,崔英杰刚开始这一天的开业。但是万万没想到,海淀区城管大队海淀分局的副大队长李志强正领队巡逻,一下子就看到了崔英杰的摊位,崔英杰便成为了他们锁定的目标。

当李志强按照规定执法,将他的三轮车移至执法车上时,目睹这一切的26岁青年崔英杰瞬间泪如雨下,这辆三轮车承载着他的一切希望与寄托。

情急之下,崔英杰屈膝跪地,恳求城管队员们网开一面,给他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李志强面对崔英杰的苦苦哀求,他指示手下继续依法执行任务。

在争夺三轮车的过程中,崔英杰情绪激动,拿起平时切烤肠的小刀,声音颤抖地请求城管别收走他的车。

当时,崔英杰半跪在地上,双手紧紧抓住三轮车不放。就在混乱之际,他感到左手被人碰了一下,出于本能反应,他握紧小刀猛地一挥,却意外地刺中了李志强的脖子部位。

刹那间,现场一片混乱,人们赶紧将受伤的李志强送往医院急救。然而,在赶往医院的路上,由于失血过多,李志强不幸陷入昏迷。尽管医生全力抢救,但最终还是没能挽回他的生命。

惊恐不已的崔英杰在事发后慌乱逃走,躲到了天津一位朋友家。不过,崔英杰后来知道李志强去世之后,良心发现,选择了自首。

这起事件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广泛热议,尽管崔英杰身为命案嫌疑人,但大多数社会公众还是同情他。究其原因,崔英杰并非预谋杀人,整起悲剧实际上是一个令人惋惜的意外。

而逝者李志强,在同事们乃至诸多摊贩口中,他并非恶名昭彰之人。相反,他有着良好的口碑。这场悲剧的发生,使得两个原本在各自生活中默默奋斗的角色,因一场意外碰撞而引人深思。

一开始,检察官觉得崔英杰捅伤李志强的行为,更像是不小心酿成的悲剧,而非蓄意杀人。毕竟录像资料显示,他当时并无杀害李志强的明确意图。

然而,后面定性为故意杀人,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崔英杰抗拒城管正常执法,手段相当激烈,这本身就构成了严重的违法行为。

其次,崔英杰是个心智成熟的成年人,他完全明白手持尖刀这类利器在冲突中的巨大风险,但他仍然选择了这么做。

这就意味着,即使他并非一开始就打算杀人,但他应当预见到了可能导致的致命后果,却还是采取了可能导致他人死亡的行为。

所以,经过一番深入研讨后,大家认为,崔英杰明知故犯,其行为间接造成了李志强的死亡。因此最终被以故意杀人罪起诉,并判处死刑,缓刑2年。

但是,普罗大众对于这场审判的结果却不能接受,认为判罪太重。

2007年4月,崔英杰的辩护律师夏霖在三审期间对法官说:“当一个人赖以谋生的饭碗被打碎,被逼上走投无路的绝境,将心比心,你们会不会比我的当事人更加冷静和忍耐……我们的法律、我们的城市管理制度,究竟是要使我们的公民更幸福,还是要使他们更痛苦?

我们作为法律人的使命,是要使这个社会更和谐,还是要使它更惨烈?我们已经失去了李志强,是否还要失去崔英杰?”夏霖的话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最终,崔英杰被判处有期徒刑18年。

结语

崔英杰与李志强的悲剧本例,引发了全社会对城市管理规范化、人性化以及底层公民基本生存权利保护等问题的深度思索。

崔英杰虽因违法行为受到法律制裁,但其背后的个体命运挣扎和社会结构性问题不可忽视。促使社会认识到,在加速城市化进程的同时,亟需关注并解决底层民众的切实困难。

另一方面,李志强秉持公职人员的使命,以生命诠释了公正执法的代价,这也强化了公众对法治建设中兼顾人性化管理的需求。

我们在弘扬法治精神的同时,还要注重提高社会治理的人文关怀水平,寻求法律规范与社会温情之间的有机统一。以期在未来的城市发展中避免同类悲剧再现,构筑一个既富含法治精神又洋溢人文温度的现代城市社会。

0 阅读:0

极客漂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