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岁女童被老师砸碎头骨案终审落槌母亲哭诉:他在法庭上瞪着我们

呼吸地带 2025-04-11 14:19:41

"啪"的一声闷响,半截三角尺从讲台飞向第三排课桌。9岁女孩刘某辰捂着血流如注的额头倒下时,教室里此起彼伏的喧闹声瞬间化作死寂。这个发生在2023年9月6日下午的课堂惨剧,在经历八个月司法程序后,于4月10日迎来终审判决。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维持原判,涉事教师宋雨明因故意伤害罪获刑五年,终身禁止接触未成年人工作。但判决书上的墨迹未干,受害女童母亲含泪举着CT片控诉:"孩子现在走路都摔跟头,他(宋老师)在法庭上还瞪着我们!"

【课堂失控的三分钟】时针回拨到那个改变两个家庭的秋日下午。监控录像显示,16:05分,三年级(2)班教室里人声鼎沸。据旁听庭审的家长回忆,当时宋老师正在讲解几何图形,但后排五六个男生持续嬉闹,把折纸飞机扔到前排女生头上。

"宋老师至少喊了三次'安静'。"坐在教室中间的王同学在证词里写道,"他脸涨得通红,拳头攥着三角尺发抖。"16:08分,当纸飞机第三次掠过讲台时,监控画面里的宋雨明突然将30厘米长的三角尺重重砸向讲台,塑料尺应声断裂。目击学生称,老师抓起半截断尺甩向吵闹声最大的方位,却正中安静写作业的刘某辰后脑。

司法鉴定显示,飞出的三角尺以约12米/秒的速度击中孩子,造成颅骨凹陷性骨折。主治医师在法庭上展示的CT片里,可以清晰看到鸡蛋大小的骨缺损。"就像被锤子砸过的核桃。"这位从业二十年的神经外科主任摇头叹息。

【五年刑期背后的量刑之争】"我认罪,但当时真的只是想吓唬学生。"宋雨明在二审法庭上反复强调。这位从教八年的数学老师,案发前刚获得区级优秀教师称号。辩护律师出示的考勤表显示,事发当天他连续上了四节课,期间还处理了三起学生冲突。

但公诉人当庭播放的视频成为关键证据:在扔出三角尺前,宋老师曾三次将粉笔头砸向吵闹学生。心理专家分析指出,这种逐步升级的惩戒行为,反映出被告存在明显的情绪失控。"作为专业教师,应当预见投掷硬物的危险性。"主审法官在判决书中特别指出。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校方已全额赔付128万元医疗费,但刘某辰家属坚持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法律界人士解释,根据《民法典》第1200条,学校承担责任后可以向有过错的教师追偿,这也让五年刑期成为舆论焦点——有网友认为判罚过重,也有家长联名要求严惩。

【头骨里的后遗症】走进刘某辰现在的房间,床头挂着"勇敢小战士"的奖状。这个曾经获得市少儿舞蹈银奖的女孩,如今每天要进行三小时康复训练。父亲刘先生翻开医疗记录本:2023年9月28日ICU转出;10月15日首次尝试站立;12月3日重新学会握笔...

"最揪心的是平衡能力受损。"康复治疗师展示的评估报告显示,刘某辰闭眼单腿站立时间仅有1.2秒,不足正常儿童十分之一。为防止摔倒,家里所有家具边角都包上了海绵垫。书包里除了课本,常年备着防眩晕药物。

心理医生出具的诊断书更令人心碎:创伤后应激障碍伴随惊恐发作。治疗记录显示,女孩会在数学课上突然尖叫,看到三角尺就浑身发抖。有次路过学校围墙,她突然把整瓶矿泉水浇在自己头上,哭喊着"宋老师来了"。

【庭审现场的眼神交锋】"他盯着我们的眼神,和那天扔尺子时一模一样。"刘某辰母亲在社交媒体发布的视频里哽咽道。二审宣判当天,戴着械具的宋雨明与受害母女在法庭走廊迎面相遇。多位在场人员证实,双方对视约五秒后,女孩突然瘫坐在地失声痛哭。

这种"二次伤害"引发法律界讨论。中国政法大学王教授指出:"虽然眼神接触不构成法律意义上的威胁,但司法机关应考虑设置物理隔离。"据悉,已有政协委员提议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增设刑事庭审特别保护条款。

【教育惩戒的边界之痛】这场悲剧折射出更深层的教育困境。长沙市教育局数据显示,2023年全市接获教师投诉中,73%涉及课堂纪律管理。某重点小学李校长坦言:"现在老师管纪律像走钢丝,不管是不负责任,管了又怕越界。"

我们在岳麓区随机采访了二十位家长,超半数支持教师适度惩戒,但具体到"扔粉笔""罚站"等行为时出现分歧。教育专家建议参考英国《2006年教育与检查法》,明确"合理武力"的使用情形,比如阻止危险行为或骚乱。

【写在最后】夕阳把刘某辰复健室窗台上的石膏模型拉出长长影子,那是她住院期间捏的"理想课堂":老师拿着圆规在黑板上画花,孩子们举着三角尺当宝剑嬉戏。或许真正的教育惩戒,应该像圆规那样——既有定心支点的坚守,又有收放自如的尺度。这个用头骨碎片写就的案例,应该成为所有教育工作者案头常鸣的警钟。

0 阅读:1

呼吸地带

简介:解码社会呼吸|净化信息雾霾|你的呼吸重塑真相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