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炽在位不足一年,为啥能名垂青史?只因他解决了四个天大难题

陋室文史 2024-05-25 17:35:22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首、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来源:中国知网

明仁宗朱高炽是明朝历史上第四位皇帝,其父正是赫赫有名的明成祖朱棣。

谈及朱棣,众所周知,原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第四子的朱棣,本非皇位的继承者人选。

朱元璋本立嫡长子朱标为皇太子,可这位名正言顺的接班人却因病早逝,太祖斟酌再三最终传位朱标之子朱允炆,是为明惠宗。

当时还是燕王的朱棣本就颇有野心,私下培植自己的力量,再加上明惠宗削藩政策的实施,朱棣借此掀起靖难之役。

刀光剑影间皇权易主,朱棣登上皇位。

与此同时对于靖难之后的清算也充斥着无尽血腥杀戮,冤假错案频发,朝堂内外人心浮动,连年战乱也致国库空虚。

好在到了仁宗统治的洪熙年间,这些遗留问题均得到解决,朱高炽的仁政之风也因此名垂千古……

停战减赋,与民休养

常言道:龙生九子,九子各不相同,对比明成祖朱棣和明仁宗朱高炽这父子二人,从他们各自的庙号中,就能看出二人不同的行事风格和性格特征。

明成祖的“成”即功成名就之意。

通过一场精心筹备的战役,朱棣得以从一个封地的藩王摇身一变成为一国之君,这是他夺权的成功,乃至后来在位时期还曾多次四处征战,一生功勋无数,是实至名归的尚武治国成就。

而朱高炽则与其父在战场奔波拼杀的刚硬形象完全不同,他虽在儿时也接受了武术和儒家学术的正规教育,也在一定程度上学会了箭术,但朱高炽本人更偏向于好静厌动的性格,他从武资质平平,更专注于经籍文学,走的路线是仁政治国。

明仁宗庙号中的“仁”彰显了其性格的仁德,也体现在治理国家的多个方面。

如在民生方面,明仁宗朱高炽无论是在前期身为太子监国之时,还是即位后面临国家各项事业有待兴旺之际,都目睹了百姓因灾难、战乱等原因导致流离失所的苦难境况。

早在初次监国期间,朱高炽面对地方爆发的严重水灾及时采取有效的赈灾政策。

他在政治上委任官员下到地方巡视灾情,罢免无作为的地方官吏,在经济上减免灾区田租,代百姓赎回因灾遭典卖的人口。

这些彰显仁德的赈灾政策取得了很大成效,成为了朱高炽的主要政绩之一。

后来,朱高炽即位之初便下令停兵休战,一改永乐年间四处征战的局面,安定的政治环境为天下百姓提供了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同时仁宗还下令减免赋税,与民休养。

而且,朱高炽还下令停止永乐年间郑和率领船队下西洋的行动,在朱高炽统治的洪熙年间,大明王朝六下西洋宣扬国威的海上远航活动迎来了暂停期,直至朱高炽之子朱瞻基即位后才重启。

民生乃立国之本,民众各司其职,国家才有持续发展的新希望。

朱高炽在位的这一短暂时期,通过他的种种经济举措,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海晏河清。农业生产得到了极大地恢复与发展,永乐年间各种支出致国库空虚、民不聊生的经济遗留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平冤反苛,宽仁治国

正因明成祖朱棣的皇位得来本非名正言顺,而是从其兄长一脉中抢夺而来,更有通过战争逼宫迫使侄子朱允炆让位的谋逆行为。

所以朱棣即位后,恢复锦衣卫、设东厂,这些厂卫机构用于严密监视天下臣民,凡有不臣之心者,一律受到严惩。

由宦官充当的朝廷监察机构整日刺探臣民隐事,这些人是皇帝心腹,只效忠于皇帝一人,不受任何机构的监控。

久而久之,宦官只手遮天、干政弄权,朝野内外人心惶惶。

这一时期还广泛运用连坐制度,一人获罪,家族亲友均受牵连,被按照处置政治反对派为由遭抄家、灭族、流放的朝臣及其亲眷不计其数,可想而知,其中惨遭构陷的冤假错案更是数不胜数。

到了朱高炽在位期间,他大赦天下,通过多个司法部门的协作查清原委,为许多含冤入狱的前朝旧臣平反。

同时仁宗也十分注重对刑法的调整,每逢案件都令六部同审、三司会审、多次审问,目的就在于杜绝冤假错案再出现。

并且还注重犯人获释从良的后续生产生活问题,对流民也尽量免刑罚并妥善安置,是封建王朝极具人道主义精神的一位帝王了。

调整政局,肃清吏治

尽管即位后大行平反之举,但对于永乐时期已经定型的种种冤狱悲剧,仁宗每每思之仍心有余悸。

熟读儒学圣贤书的朱高炽决心从根本上杜绝苛政,也避免永乐年间奸佞当道的混乱政局重现。

杜绝苛政的一个重要的体现就是肃清吏治,以此使永乐年间内臣干政的恶例不再悲剧重演。

朱高炽即位后调整朝廷权力机构,在原有的政治基础上改组内阁并提高阁权,内阁成员由德高望重的朝廷老臣和干练之辈担任,且内阁官员每人同时兼封一品高官,享决策参与权。

选贤削冗,虚怀纳谏

除此之外,朱高炽还在永乐年间虚职屡存,导致国库过度消耗的形势下,大规模削汰冗官,以减轻社会负担。

同时他在统治前期也效仿前人躬行节俭,停止了皇家的采办珠宝,将这些花销投入到赈灾救民的民生事业当中。

正所谓推陈才能出新,可有可无及久无作为的官员被解职后,朱高炽改革科举制度,以南六北四的数值平衡了录取考生的地域比例,一改官员多南方人的失衡状况,以此广纳天下贤才。

在任命官员时,除了学识才能外,个人品德也同样是朱高炽特别重视的考核部分。

另外,朱高炽还对官员发布了古稀之年退休的规定,而在臣子们任职期间要求他们直言进谏,不必有所避讳。

明仁宗朱高炽虽于正式即位的第一年便病逝了,但在此之前,他在靖难之役期间以世子身份驻守北平城,又在永乐二年被立为皇太子后数次于成祖远征之时留守行监国之职,在桩桩件件的政事中都展现了卓越的政治智慧。

无论是即位前的以少抵多保全城池,还是监国期间的赈灾功绩,或是即位后的恢复民生经济、肃清政局等。

胸怀仁德、心系天下、广开言路、虚怀纳谏,这些都是仁宗能够在短暂在位期间迅速解决遗留难题的重要原因。

参考资料:

中国知网《九月之君——朱高炽小传》——陈时龙.紫禁城. 2009(03)

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s5eXW7nWjw3oof_Rm168JkrZdZnSJtAkqSFsUneDDDpeouVKCUDIoN0_oroYH5rWBfot8-tarKEsa13rL_Sh-6cAg0okX1-thc7gw0sa9euVlffemTpgtbz6u-2Gpc0qHDuiP1ZSjVw=&uniplatform=NZKPT&language=CHS

12 阅读:7488
评论列表
  • 2024-06-02 12:19

    明成祖是嘉靖为了抬高他爹身份强加给朱棣的。朱棣给自己定的是文皇帝。文帝说明朱棣的身份合法合理顺应天意。成祖,呵呵,表示告诉后面的人,咱就是造反的。这就是所谓的大礼仪之争。最后以嘉靖胜利,大臣屁股开花结束。就是因为成祖这个庙号,相当于把朱棣往火上架。

    用户60xxx04 回复:
    你说对了一半,朱棣的庙号刚开始是太宗,你可能搞不清楚庙号
  • 2024-05-25 21:35

    表面当一年皇帝,但是太子监国20年,朱棣就是他的征北大将军

    达摩利克斯之劍 回复:
    说的是当皇帝后北征瓦剌
    _ 回复:
    的确,他才是真正的太子“监国”,儿子 兄弟都被朱棣带去打仗了[笑着哭]
  • shen 2
    2024-05-26 05:28

    补充两点,第一,别过多责怪朱老四,他和重八一样面临两难,如果大胖提前一年过世,老四处理不当,马上又是一场靖难之疫!第二,如果大胖多活一年,必然都城南迁,后果不堪设想!好在历史没有如果,汉人王朝、汉家衣冠才得以传延。

  • 2024-05-26 12:01

    停止下西洋是错误的,如果一直给西方交流。也不至于落后,就不会有八国联军入侵华夏

    东风 回复:
    瞎联系,真能胡扯
    神经蛙 回复:
    你先进时被人学,落后时又不学人。挨打是必然
  • 2024-05-26 04:12

    尽信书不如无书。所谓仁,不过是对士大夫让利,损害的是百姓利益。下西洋是官方贸易,所得入太仓内帑,皇帝有钱就有兵可用,就四夷咸服。停了官方贸易,士大夫堂而皇之的走私做大,最终失去控制,逐渐吸干大明。

    用户60xxx04 回复:
    说你懂吧,你说的就像放屁,根本就没有逻辑,脑子被你自己吃掉了,说你不懂吧,你多少还了解一些
  • 2024-05-29 03:27

    因为他够肥[捂脸哭][捂脸哭][捂脸哭]

  • 2024-05-27 00:46

    下西洋类似于官办贸易,不许私人贸易,不一定有亏空,停止下西洋也许有别的原因。恰恰此时西方因为大规模私人贸易而掀起了大航海时代。

  • 2024-06-01 12:04

    初文官给玩惨了

  • 2024-05-29 03:34

    “连年征战国库空虚”?正是朱棣六次下南洋赚的盆满钵满才有钱五次征讨漠北

    青青子矜ぬ逍遥 回复:
    下西洋的钱都进了朱棣内库 但是花销都由朝廷买单 不然你以为为什么都反对继续下西洋
  • 2024-05-26 00:16

    王阳明是明宪宗时期的人物,而不是明仁宗的人。

    cz 回复:
    王阳明是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历经孝宗、武宗、世宗三朝。
  • 2024-07-20 14:43

    监国二十年呐…

陋室文史

简介: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