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南京保卫战——我们可以避免南京大屠杀的惨剧吗?

一林话历史 2024-03-31 02:45:35

1937年12月13日,这是任何一个国人都无法忘却又不愿意提及的日子。

这一天,南京这座文明古城将成为人间炼狱,我30万同胞将被日军以各种残忍手段杀害。

我们在痛恨当年日本鬼子犯下惨无人道滔天罪行的同时,也会思考以下问题:

南京毕竟是当时的一国之都,为什么就没能守住?明知要打仗了,南京城里的老百姓为什么没有提前疏散呢?早知结局如此惨痛,当初为什么又要信誓旦旦的与南京共存亡呢?

本篇,我们就怀揣着一颗无比沉痛的心情,为大家介绍那场令人心痛不已的南京保卫战。

一、国民政府在南京弃与守之间的踯躅彷徨

接上文:。本篇我们介绍南京保卫战。

上文介绍过,淞沪会战持续到1937年11月9日后,老蒋发布了总撤退命令,上海守军全线败退。而在上海西北方向不到300公里的地方,就是国民政府的首都——南京。

可以说,兵临城下之际,一个最迫切的问题就摆在了老蒋国民政府面前:南京是守还是弃?

在11月中旬召开的关于南京战守决策的会议上,白崇禧、陈诚、徐永昌等大多数将领都建议弃守南京,即便要守也是象征性抵抗一下,就应该赶紧撤了。

但老蒋表示,南京是国家首都,关系国际观瞻,直接放弃对全国人民也不好交待,还是应该守一下的。

正在这时,就见一员老将啪的一下就站起来了,很快啊。

他大喝一声:“竖子们休得妖言惑众,南京乃我国之根本,又是孙总理陵墓之所在,如此轻易放弃,诸位将有何面目,面对先总理在天之灵乎?”。

众人一听,这员老将站这么高的政治高度上搞道德绑架,谁还敢反驳?顿时全场鸦雀无声。

老蒋定睛一看,原来是北伐战争时期的骨灰级老将,现在军委会任闲职的唐生智。老蒋顿时激动的热泪盈眶,上前握住唐生智的手:“知我者,孟潇兄也”

会后,老蒋又找到唐生智,问他:“孟潇兄,遍观天下英雄,你认为谁能担此重任呢?”

唐生智:“白崇禧、陈诚、顾祝同、薛岳乃世之名将,有王佐之才,均可担此重任”。

老蒋摇了摇头:“非也、非也、这些人虽位高权重,称雄一时,但其实都是些徒有虚名之徒,碌碌无为之辈也”。

接着老蒋端来一杯酒,指了指唐生智,又指了指自己:“依弟之见,当今天下,胸怀大志,腹有良谋,能担负起守护先总理陵寝之重任者,唯有孟潇兄与中正耳。”

在老蒋的一顿忽悠之下,唐生智一饮而尽:“请委座放心,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弟定不负重托,誓与南京共存亡”,果断的答应了下来。

应该说,这个人选不太好。

首先,唐生智作为骨灰级元老,在国民大革命时期和老蒋曾一度斗得不可开交,虽然现在一笑泯恩仇了,但他们之间缺乏根本的信任,他也不一定能指挥动老蒋的中央军;

其次,相比于李宗仁,白崇禧,阎锡山,唐生智和冯玉祥有的一比,都属于被时代淘汰了的军阀大佬。如今不做大哥已经好多年了,早已远离一线战场,军事能力是脱离这个时代的。

如今面对现代化作战的日本鬼子,由他指挥南京保卫战,明显有点落伍了。

但不管怎么说,既然他站出来了,保卫南京的人选终于定下来了,老蒋的心也放下了。

另外,这位唐生智和张治中一样,是唯二没有和我党交过手的国军将领。

下面,我们看看南京的地理环境及敌我双方的兵力部署吧。

二、南京的地理位置特点及我军的兵力调配

南京,古称金陵、建康。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南京一直是大分裂时代中国南方政权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号称“六朝古都”。

南京在地缘战略上的最大价值,就在于他的西面和北面是浩浩荡荡的万里长江。

长江自西南向东北方向流来,在南京这里拐了个弯,然后一路流入东海。成为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南侵时一道不可逾越的天堑。

历史上的南京也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成为中原地区被异族占领后,汉民族南迁休养生息,并立志北伐,恢复华夏的龙兴之地。

大明朝的建立和国民大革命时期的北伐战争,都离不开南京独特地理环境带来的王气庇护。

但是,如今面对日本鬼子入侵时,南京却失去了他往日地缘战略上的价值.

因为他只能对自北向南的进攻起到防御作用,而日本鬼子是在占领上海后,直接从东面一路平推过来的。

南京东面和南面的地理条件并不适合大兵团作战,尤其是防御作战。南京外围除了紫金山、汤山等比较小的丘陵外,其余都是一马平川的长三角平原地区。

用兵法的话说,南京就是一个死地。滔滔扬子江不但没有成为阻止日本鬼子扩大侵略的一道天堑,反而成为中国守军不得不背水而战的一道植楛。

如果南京守不住,你除了跳长江,想撤都没地方撤,看下面的动图:

上文介绍过,淞沪会战最后,由于国民政府在组织撤退上指挥不力,导致大撤退演变成大溃败。70万大军一路上如丧家之犬般的落荒而逃,等他们一路溃逃到南京后,就剩十几万人了。

从军事上来说,背水作战的险地,加上损兵折将的败军,注定了南京是守不住的。国民政府的上策就是弃守南京,将本就所剩无几的有生力量撤往不远处的大别山区和鬼子打游击。

但是,就如老蒋所说的,南京作为一国首都,政治影响很大。如果一枪不放就弃城而逃,在国际上,在全国人民心中,影响就十分恶劣了。所以,南京还是要守一下的。

有鉴于此,老蒋拿出了自己最后的王牌嫡系——教导总队(共计1万2千余人),又从各地抽调了部分兵力,再加上从上海撤下来的溃兵,他一共为南京保卫战准备了15万人左右。

但按唐生智的说法,这些部队里除去教导总队是新增的生力军外,其余均是由上海撤出来的溃兵,严重缺编,唐生智统计只有8万人能直接参战。

三、日军的进兵计划

反观此时的日军,却是兵强马壮,富得流油。特别是日军第十军在金山卫登陆后,日军在上海的兵力已经有了两个整编军——上海派遣军和第十军。

日军一个军至少有三个半师团,十来万人,比国军的一个军可大多了,他相当于国军的一个集团军或兵团的规模。

此外,这两个军还包含有通信部队、铁道部队、航空部队、工兵部队等辅助部队,总兵力不下25万。

此时的原上海派遣军军长松井石根也升官了,成了华中方面军总司令。如今他统领两个军20多万人马,一时也是春风得意,骄狂无比。

牛逼哄哄的他不但不把南京的中国守军当回事,也不把日本政府放在眼里。

他硬逼着鬼子大本营给他下达了“大陆第8号”作战命令,命令“华中方面军司令官与海军协同,攻占敌国首都南京”。这也不奇怪,日本人向来就有“下克上”的光荣传统。

因此,当上海守军被迫撤出上海时,日军并没有停下来,而是持续向西追击。

当时上海西进南京有两条路:第一条是从太湖北岸,沿京沪铁路经苏州、常州、镇江至南京;第二条是从太湖南岸,沿京杭公路经湖州、宜兴、溧阳至南京。如下图

鉴于如今自己富得流油,松井石根决心利用自己手中的20万大军,对南京进行大范围深远战略包抄,具体部署是:

1、北路京沪铁路沿线:以他原来的上海派遣军为主,沿京沪铁路取捷径进击南京;

2、南路京杭公路沿线:以第十军为主,沿京杭公路对南京实施包抄;

3、为阻止南京守军沿长江南撤,松井派一部兵力经广德、宣城,直插芜湖,断其后路。

4、派国崎支队从当涂渡过长江,派天谷支队从镇江渡过长江。

这两支部队在长江北岸汇合,夺取南京的浦口和滁州,阻止南京守军过长江。如下图

四、北路上海派遣军进兵情况

我们先来看看北路日军的进兵情况:

其实,国民政府在北路修有两条号称“东方马奇诺防线”的国防阵地;一条是苏州至福山的苏福线,另一条是从江阴到无锡的无江线。

国民政府本来计划让淞沪战场的撤退之师撤下来后,防守这两道阵地,以迟滞日军的进攻。

然而,令人感到比较滑稽的是,这两条固若金汤的防线,毛的作用都没起;

而没起作用的原因更让人感到滑稽:部队撤退时管理混乱,等来到防线时,居然发现大家都没带碉堡铁门上的钥匙,进也进不去,导致这些堡垒成为摆设。

11月3日,日军发起进攻,在夺取苏州之后,日军兵分三路:

第一路进攻江阴,经过我军的英勇抵抗,战至12月5日,日军方才攻下江阴;之后日军于6日攻下镇江。而后渡江迂回,于20日占领滁州。如下图

第二路攻击句容,于12月5日到达南京外围的汤水地区;如下图

第三路攻击常州,于6日占领天王寺,进抵敦化镇。如下图

五、南路日军第十军的进兵情况

国民政府在南路的防守兵力主要为川军。

川军是当时中国最艰苦的一支部队,他们顶着斗笠,穿着草鞋,拿着“汉阳造”,一路风餐露宿,长途行军数千里来到南京。

但他们没有任何怨言,来到战场后来不及休整,就迅速进入战斗位置。

然而,等待他们的却是优势日军的猛烈炮火。

11月24日,日军第十军攻占湖州后,也兵分两路:

第一路北上,于28日攻占宜兴,12月2日占领溧阳,而后又兵锋直至南京外围的秣陵关;

如下图

第二路向西,虽然遇到川军的顽强抵抗,但“汉阳造”终究抵不过“三八大盖”,日军于12月1日占领广德;

之后,日军又兵分两路:一路继续向西,于7日占领宣城,10 日占领芜湖,切断了南京守军的退路。如下图

一路继续北上,于4日攻占郎溪,,9日攻占当涂,10日又渡过长江攻占和县,13日占领了浦口。如下图

虽然日军的进攻路线看起来乱七八糟的,但战至12月6日时,日军各部已经陆续抵达南京外围,把南京城里里外外围了个水泄不通。如下图

六、南京城防特点及国军准备情况

然而,此时的南京城尚未准备就绪,古代的南京在面对北面来犯之敌时,有长江天堑可以阻挡,但如今鬼子从东面攻来,虎踞龙盘的形胜之地顿时变成背水一战的死地。

南京该怎样防守?这是摆在唐生智面前的一个棘手问题。不用说唐生智了,就算诸葛孔明再世,也没办法挽救当前的危局。

当时的南京城防分为外围和城墙两道防线:外围防线按逆时针排列,大致为牛首山、秣陵关、敦化、汤水、青龙山、栖霞山、乌龙山。如下图

城墙阵地又分为外城和内城:

外城主要指明代南京城范围,以雨花台、明孝陵、紫金山、幕府山为要地。

内城是当时的南京城墙,有依托城门修筑的防御阵地。

南京的城门还挺多,沿逆时针分别是:中华门、光华门、中山门、太平门、玄武门、挹江门、水西门等,如下图

如果从单纯的军事角度来看,作为六朝古都,我们的老祖宗,特别是大明太祖朱元璋,已经从实战的角度告诉了后辈们南京应该怎么守?哪些地方是关键?

也就是前人已经为南京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样的城防即使称不上固若金汤,但和太平天国最后的南京保卫战一样,坚持个一年半载也不是问题。

当然,前提是必须提前经过周密筹划,准备好充足的兵力和物资。

显然,此时的国军是不具备这些条件的:

一是此时的南京守军主要是由淞沪战场的败兵组成,不但兵力不足,而且士气不振、军心浮动,缺少坚守到底的勇气。

二是由于当初战略筹划上的顾头不顾腚。在淞沪会战败局已定,损失大量国军精锐的情况下,老蒋才迫不得已召开了南京防御会议,这就使南京保卫战所需的物资、弹药等都没有做好充足准备,根本无法维持高强度的持久作战。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最后的城市保卫战是怎么打的。

七、南京外围保卫战,打出了中国军人的骨气

由于南京以东群山连绵,日军除了渡江迂回作战的国崎支队和天谷支队外,其余主力部队均是沿山间道路向南京进攻的。

从长江沿岸开始,日军的进攻地点也是按顺时针方向排列的,分别是龙潭、汤水、敦化、秣陵关、牛首山,如下图

龙潭方向,此路日军进攻较晚,直至12月12日,他们才从镇江出发,此时南京战事基本结束。该路日军13日占领乌龙山,14日占领幕府山,到达南京北侧。如下图

汤水方向,12月5日,日军首先突破汤水阵地,9日到达麒麟门,开始攻击紫金山。如下图

紫金山是中山先生陵寝所在地,也是南京城外的一处重要制高点。这里一旦被占领,日军就可以在山上架起大炮,随心所欲的向南京城里开炮。

因此,唐生智安排了老蒋嫡系中的嫡系,中央军最精锐的教导总队来守备紫金山。

这支队伍齐装满员,清一色的德械装备,而且斗志昂扬,战斗力爆表。他们与日军在山上各个据点反复争夺,丝毫不落下风。

然而,毕竟鬼子还是太多了,教导队战至12日晚,接到了唐生智的撤退命令,开始撤离。但他们没有通知前线部队,而是自己突围的,紫金山随即陷落。

敦化方向:此处的防守部队为王耀武的51师。12月6日,日军夺占湖熟并向敦化进攻,王耀武奋勇抵抗,血战几个昼夜。

王耀武不愧是国军悍将,他连续打退了日军数十次进攻,当然自身也受到不小的伤亡。此时还在他部下担任团长的张灵甫也是身负重伤。

不得已,王耀武于12月8日率部退往水西门,敦化随即失守。此路日军于9日到达光化门。

如下图

秣陵关方向,此处防守部队为74军58师。此路日军于7日抵达秣陵关,继续推进至牛首山,并与58师争夺牛首山。

58师抵抗不了,随即撤往双闸镇。此路日军也没有搭理58师,而是调转方向直奔雨花台。如下图

总之吧,经过连日来的激战,日军先后占领了通往南京城的外围各个要点,迫近南京城墙。

八、南京城攻防战,关键时刻,孙元良变成孙跑跑

眼看兵临城下,唐生智急忙在各个城门要点安排防守兵力:

1、教导总队负责南京城东的紫金山、中山门、光华门;

2、孙元良负责南京城南的中华门及外围的雨花台;

3、王耀武防守城西南的水西门;

4、宋希濂负责城北挹江门至长江下关渡口的防务。

5、粤军的66军和83军负责太平门方向的防守。如下图

9日,日军开始新一轮进攻。

但是,南京城防果然名不虚传,教导总队和王耀武也非浪得虚名,日军在进攻教导总队的中山门、光华门、王耀武的水西门时遭到我军顽强抵抗。

久战不下,日军不得不改变方向,将进攻重点放在了孙元良负责的雨花台及中华门上。而我们的孙元良同学也不负他“孙跑跑”的大名。

与日军激战一天后,日军夺占雨花台,并向中华门猛攻。中华门防线岌岌可危,孙元良终于顶不住了,率领部队撤往挹江门,准备渡江逃跑。

然而,当他跑至挹江门时,却见宋希濂紧闭城门,并站在城头高喊:“后退者死”。没办法,孙只好返回中华门继续战斗。如下图

但到了下午,孙元良又接到了唐生智下达撤退的命令。这下可把孙跑跑气坏了,他把军装一脱,帽子一扔,气愤的说道:“老子不管了”,随即躲进了外国领事馆。

这下可惨了,他的部队群龙无首,混乱不堪,犹如无头苍蝇般在南京城里乱窜。

更要命的是,唐生智下达撤退命令时,根本没交待从那个方向撤退,也没有安排掩护部队和阻敌部队。而且当时国军的大部分阵地仍在坚守,只有孙元良的中华门被攻破了。

要不说唐生智脱离时代了,他这道突然又无脑的命令彻底打乱了部队的抵抗节奏。王耀武的部队和孙元良的残部以为是渡江北撤,结果涌到江边才发现没有渡江船只。

他们只好自己想办法,王耀武抓着一块木板过江,很多战士则是拿着洗澡桶、粪桶过江。当然更多的人是在渡江过程中死于日军的扫射。

粤军的66军和88军则以为是从正面向南突围了,他们从太平门迎着日军的炮火向汤山方向发起猛烈的冲锋,结果在日军优势火力的绞杀下,两个军两万多人仅剩4000人突出重围。

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日军开始了野蛮的、持续三个月的大屠杀,一座千年名城顿时沦为人间炼狱。

总结一下

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具体细节,我就不详述了,我们要时刻铭记这一国耻日。

下面,回到开头提出的问题:南京城为什么没能守住呢?南京城里的老百姓为什么没有提前疏散呢?

从根本上来说,南京保卫战的失败是由于国民政府在战略指导思想上的混乱和战术执行能力上的低下造成的。

我们在上文介绍淞沪会战时曾总结:实行抗日持久战是包括国共两党在内的全国人民的一个共识,当然也是国民政府的最高战略指导思想。国民党的说法叫“以空间换时间”。

而有利于抗日持久战的战略决策,无外乎两个有利于:

一,在战略上是否有利于建设稳定的抗日持久大后方。

二,在战术上是否有利于消耗日军兵力和最大程度的保存我军有生力量。

我们在找南京保卫战的失败原因时,必须把他和淞沪会战联系起来,才能找到南京保卫战失败的真正原因。

从兵力布置上来说,老蒋国民政府犯了本末倒置的错误:

在早已将抗日大后方定为“云贵川”的情况下,为什么要将70万国军精锐一股脑的全推向淞沪前线?淞沪战场靠近海岸线,有利于日军发挥其优势海空力量的打击效果。

如果能将淞沪战场的70万大军按照持久战的要求,做梯次有序的合理配置,我们是可以最大限度的消耗日军兵力和保存我军有生力量的。

比如,如果将70万大军中的20万配置在淞沪战场,20万配置在上海到南京的撤退途中,30万配置在南京城,或许就能达到最大限度消灭日军有生力量的目标。

因为随着距离的延长,既可以加重日军进攻部队的后勤负担,还可以规避日军优势海空力量的双重打击。那样等日军攻到南京城时,说不定已经成为强弩之末了。

把70万大军一股脑全投入淞沪战场的直接恶果就是:大量国军精锐在撤退途中做毫无意义的牺牲,使随后的南京保卫战兵力严重不足,当然也就阻止不了日本鬼子的南京大屠杀了。

从对市民的宣传教育上来说,与国民政府的宣传误导有很大关系:

全面抗战爆发以后,老蒋及国民政府都表现出坚决抗战的高调姿态,并配合相关的举措和宣传,给民众留下了国民政府坚守南京的印象。

但在坚守的表象之下,对于南京失陷之后如何安置和保护市民,老蒋国民政府却并没有详细的安排。

一方面是固守南京的高调表态,另一方面是国民政府高官们的毫不作为,只顾自己逃命。这就使滞留南京的市民不可能对战争状态有正确的估计,也不可能有基本的自我保护和救助意识,留下严重的安全隐患。

还有一点就是:由于南京保卫战最后的撤退混乱,导致大批逃跑不及的中国军人滞留城内,和大量民众混在一起,让鬼子真假难辨,扩大了大屠杀中遇难者的规模。在南京大屠杀中,被日军屠杀军人大概也有7-9万人。

在这方面,主动请缨的唐生智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为了迎合老蒋而提出“誓与南京共存亡”的口号,并且还收缴了全部渡江船只。按照唐生智的说法,此为置之死地而后生。

虽然他勇气可嘉,但对万一城陷之后如何有序组织撤退却没有考虑。其结果就是:“死地”形成了,而“后生”则成为泡影。直接造成滞留城内的官兵陷入大崩溃的境地,成为日本鬼子残忍屠杀的对象。

下一篇,我们接着介绍徐州会战。

0 阅读:0

一林话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