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平原,黄河水造就的膏腴之地,塞上江南

四面八方风 2024-12-31 10:15:20

宁夏平原,又称银川平原,位于中国西北内陆地区,是宁夏最重要的农业区域。

平原范围

该平原北起石嘴山,南至黄土高原,东临鄂尔多斯高原,西接贺兰山,总面积约1.7万平方公里,地势南高北低,平均海拔在1100至1200米之间。

宁夏平原以青铜峡为界分为南北两部分。青铜峡以南为卫宁平原,面积较小,地形较为狭窄;青铜峡以北为银川平原,地形开阔,是宁夏平原的主要部分。

贺兰山作为其天然屏障,阻挡了来自西北的冷空气和沙尘,使得宁夏平原冬季相对温暖,也避免了沙漠的侵袭。贺兰山的东坡为东南季风的迎风坡,东南季风潮湿气流增加了当地降水,如果没有贺兰山的天然生态屏障作用,宁夏中部的半干旱区可能会变成干旱区。

宁夏平原属于河套中的西套

河套平原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交界处,是黄河沿岸形成的冲积平原,总面积约25,000平方公里。该平原由西套平原、后套平原和前套平原组成。狭义上的河套平原通常指后套平原,而广义上还包括银川平原和土默川平原。

西套平原即是宁夏平原。东套平原位于内蒙古部分的“东套”,又分为前套平原(土默川平原)和后套平原(巴彦淖尔平原)。

平原为何成为塞上江南?

宁夏平原的形成主要由黄河的冲积作用和贺兰山的洪积作用共同塑造。黄河自南向北流经宁夏中北部,全长397公里,年径流量达307亿立方米,占黄河总水量的一半以上,为宁夏带来了丰富的水资源。平原的土壤肥沃,土层深厚,非常适合自流灌溉。

经过两千多年的开发,宁夏平原从一片半荒漠地带逐渐变成了一个农业绿洲。宁夏平原从史前的不毛之地到“塞上江南”的转变,与黄河的灌溉密不可分。

秦汉时期,中华先民就开始在宁夏平原开沟挖渠,将黄河水引入农田,形成了密如织网的引黄灌溉渠系。西汉元狩年间(公元前122年至前117年),宁夏古灌区的水利建设已初具规模,灌溉面积达4万余顷。秦渠、汉渠至今仍在发挥作用,为农业发展提供了稳定的水源。

北魏时期,刁雍在旧渠口下游利用河中沙洲筑坝,并开渠四十里,下合旧渠,灌田四万余顷,史称艾山渠。

明清时期,宁夏平原的灌溉农业进入鼎盛时期,出现了“川辉原润千村聚,野绿禾青一望同”的盛景。清代康、雍、乾三朝对渠道的修浚与开凿,进一步巩固了灌溉农业的基础。到了19世纪,宁夏引黄干渠已有二十余条,长度超过1500公里,灌溉面积最高达到210多万亩。

新中国成立后,进一步发展了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并整理排灌渠道,改良盐碱土,扩大了灌溉面积。如今,宁夏平原是中国五大平原灌区之一,也是国家13个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宁夏平原的水稻种植面积稳定在110万亩以上,总产量保持在60万吨以上。

尽管宁夏平原仅占整个宁夏土地面积的20%,但在这20%的土地上创造了80%的经济效益。

灌区特色

宁夏引黄古灌区的主要渠道有秦渠、汉渠、唐徕渠等,其中唐徕渠是最大的自流干渠,保障着宁夏五分之一的自流灌溉供水和75%的河湖生态补水。这些渠道通过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引入黄河水,然后沿着渠道流淌,滋润了干涸的土地,为农作物提供稳定的水源。

河套平原相比,宁夏平原既有灌渠又有排水沟,形成了有灌有排的灌溉系统。这种排灌结合的模式有利于保持土壤肥力,避免土壤盐碱化。

当地气候适合农业发展

宁夏平原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年降水量在200至400毫米之间,昼夜温差大,日照充足,无霜期约170天。年日照时数平均在3000小时以上,有效积温约3000摄氏度,这为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提供了充足的光照条件,有利于干物质的积累和转换。

平原的昼夜温差较大,平均在12-14摄氏度之间。这种温差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和产品品质的提升,因为较大的昼夜温差有助于糖分的积累。

干燥少雨的气候有利于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从而降低农药使用量,有利于绿色、有机作物的生产。

这些气候条件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使得宁夏平原成为我国西北地区的重要商品粮基地和特色农业基地。主要农作物包括小麦、水稻、枸杞、瓜果等,其中枸杞尤为著名,被誉为“红宝”。

宁夏平原农业特色

水稻是宁夏平原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已有1400多年的种植历史,以其优质的大米闻名全国。宁夏大米以其晶莹剔透、口感细腻油亮、蛋白质含量高等特点著称,并被认定为绿色食品。

宁夏大米以其优质高产而闻名,平均亩产可达700公斤,单产800-900公斤的也不在少数。目前,宁夏平原的水稻种植面积稳定在110万亩左右,总产量保持在60万吨以上。

宁夏还拥有200多家酒庄,年产葡萄酒占全国酒庄酒产量的60%,贺兰山东麓是中国最有前途的葡萄园区之一。

0 阅读:11

四面八方风

简介:我梦回江南,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