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被后世拥有“智圣”的美誉,被清代文学评论家毛宗岗誉为“三绝”人物之一。
毛氏对诸葛亮“贤相”称誉,是基于诸葛亮远见卓识、智慧超群和军事才干卓越两方面而得出的。
那么,真实历史中,曹操大军压境,东吴内部分裂,孙权犹豫不决,诸葛亮如何凭三寸不烂之舌化解危机的呢?
一、“舌战群儒”发生的历史故事背景
“舌战群儒”的故事《三国志》未见,这个家喻户晓的故事来自《三国演义》第43回,回目是“诸葛亮舌战群儒,鲁子敬力排众议”。
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是,曹操平定北方之后于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开始了向南用兵的军事准备。
同年七月,曹操挥军南下,八月,荆州牧刘表病死,其少子刘琮继任。曹操接受了荀彧的意见,先抄捷径轻装前进,疾趋至宛城、叶县。九月,曹操到达新野县,刘琮派人用朝廷过去颁发的符节去迎接曹操,宣布投降。
当时依附刘表屯兵樊城的刘备一直被蒙在鼓中,直至曹军到达宛城附近时才发现。刘备既惊骇又气愤,仓皇之下立即弃樊城南逃。
曹操知道江陵贮有军用物资,怕刘备先占据江陵,于是留下辎重,轻装前进,一路追击。
到襄阳后,听说刘备已经赶往江陵,曹操亲自率领五千名精锐骑兵急速追击,昼夜兼程一日一夜长途奔袭三百余里,在当阳县的长坂坡追上刘备。
刘备抛下妻子及儿子,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数十骑逃走,曹操俘获了大量的人马辎重。
曹操率得胜之军二十余万众,准备从江陵出发,顺长江东下。其面对的只有沿江上至夏口的东吴三万精军和屯驻在樊口的刘备军队万余人。当时的形势是万分危急的。
此时被曹操称为“天下英雄”的刘备在曹军追击下已经溃不成军;荆州新的州牧刘琮也不予抵抗而转降曹操,曹操之军的威势已经给孙权及其部属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
也就是说,在曹操大军压境的情况下,东吴孙权内部团结、统一认识以及与刘备合作,是最佳的应对之策。
尤其是身处危难中,弱小的势力更是会不约而同地寻求联合,齐心协力抵抗强敌。所以,当此之时,诸葛亮就和鲁肃一起去柴桑见孙权。
上述历史,真实地反映出孙刘两家必须联合共同抗曹方能生存的背景,这也造成诸葛亮出使东吴的使命重大,只能成功说服孙权与刘备组成联军,否则他们都将成为曹操囊中之物。
《三国演义》中的“舌战群儒”的故事情节,就是结合这样的历史背景,用生花妙笔创作出来的。
二、罗贯中创作“舌战群儒”的动机
罗贯中创作这个故事的用意何在?
个人认为,是利用历史并借助文学的手法,以诸葛亮的“多智”来展示他的与人交流的才华和口才艺术。关于这点,毛宗岗其实早就意识到了。
他所说的“以舌为兵也,其战群儒以舌”,说直白一点就是这次外交会晤让诸葛亮充分展示他的口才艺术,以说服孙权结盟参战。
按照《三国演义》的描写,“舌战群儒”发生在诸葛亮到柴桑见孙权之前,而且孙权为掩饰自己想见诸葛亮的内心,又要摆出一副并非主动相见的姿态,其试图给诸葛亮一个下马威。但即使在孙权故意安排下,诸葛亮并未落下风。
作者的目的是让诸葛亮在这场唇枪舌剑的外交会面中力压群儒,展示他博学多才的知识、应对自如的口才。
可是,“舌战群儒”于史无据,它就是罗贯中的创造啊!那么,罗贯中为什么要创造这样的故事情节呢?
第一是痛斥故事中的妥协派,坚定孙权抗曹的决心。因为倘若孙权不抗曹,没有立锥之地的刘备根本不可能独家抗曹,只得又东奔西逃。
说张昭等是妥协派,却记载得很隐晦,不了解当时主战主和之争者是看不出问题的。罗贯中要复原这段历史,增加“舌战群儒”情节就很有必要了。
因为所谓“群儒”其实就是代表孙权内心的顾虑;以群儒出面诘难诸葛亮,代表了孙权的两种态度。诸葛亮此番舌战论辩,实际上就是要消除孙权内心的疑虑。
不可否认的是,“舌战群儒”这场激辩,虽然是文学创作,却展现出不同的知识精英在救亡图存中的所思所想,宣泄了曹军逼近、存亡之际的东吴群儒的焦躁心理,扫清了孙刘联合抗曹的心理障碍,使尴尬的辩论会场变成了同病相怜、惺惺相惜、同仇敌忾的结盟场地。
第二是成功地塑造了诸葛亮口才出众的智慧形象。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作者倾尽全力歌颂的人物,被毛宗岗誉为“古今来贤相中第一奇人”,“三顾频烦天下计”隆中一对极为精彩。
但历史上,诸葛亮在出山后,初期并没有大的作为。《三国演义》作者于是精心打造出了“博望烧屯”“火烧新野”这类突出诸葛亮博学多才、足智多谋的故事情节。
《三国志·先主传》载:刘备屯兵新野(今河南省新野县南)。原来“博望烧屯”之事发生在刘备“三顾茅庐”之前,其实是由刘备指挥的一次成功的战斗。
《三国志》又记载,刘备投靠刘表时,初屯兵新野,但那是公元201年的事。公元207年,刘表死,其少子刘琮继任州牧,刘备即改屯樊城(今湖北省襄樊市),后来才发生了“三顾茅庐”的故事,而曹操南下荆州是公元208年的事。
《三国演义》作者忽略了刘备改屯樊城这一变化,故意虚构了“火烧新野”的故事。如果刘备仍屯驻新野,又怎么会去请诸葛亮出山呢?
为突出诸葛亮在赤壁之战中不可或缺的作用,《三国演义》作者再次在史实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艺术虚构,不仅有“舌战群儒”,还有其后的“草船借箭”“借东风”“华容道”等等,从政治军事文化以及个人机智等多个方面描画诸葛亮的出众才能,从不同角度去表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三、“舌战群儒”——诸葛亮口才艺术的完美展示
综上可以看出:“舌战群儒”的情节设置不仅是诸葛亮口才艺术的一次完美展示,同时,也是罗贯中将历史与文学巧妙结合的创作范例。据《三国志》记载,当曹操正在全力追击刘备的时候,孙权拥军柴桑,观望成败。此时,鲁肃陪同诸葛亮来见孙权。
诸葛亮针对孙权是战是和、首鼠两端、犹豫不决的心态一一分析,这番说辞既有情理陈述,又有利弊权衡,二者逻辑严密丝丝相扣。诸葛亮来东吴的目的就是要联合东吴共抗曹操,此行必须成功。
所以,在与孙权会面之前,他根据当前形势对战局进行了认真研究;对即将打交道的孙权的处境、想法、存在的顾虑,都做了充分的准备。诸葛亮的这番谈话极具艺术水平,有虚有实,有明有暗,每一句都戳中孙权的要害。
明明是自己打了败仗来求援,但却摆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气概,从败退之师变成了抗曹义旅。话语中透露出绝不屈服的昂然正气,把不利变成有利,顺便还刺激了孙权一下。
这种口才艺术高明之处在于并不急于表明己方上门求人联合的迫切要求——那样就自降身价,低人一等。诸葛亮首先指出,孙权如果认为凭借江东的力量能够抵抗曹操,那就早跟曹操翻脸;但要是觉得自身力量不足以抗衡,那就向曹操屈服。
如果犹豫不决,表面上服从曹操,而事实上又想保存独立,必然要大祸临头。这就是让孙权意识到,只有联合刘备才有出路,从而让孙权按诸葛亮划出的道走。
正是根据诸葛亮与孙权的这番对话,《三国演义》扩展演绎出诸葛亮与东吴群臣“舌战群儒”的情节。作者巧妙地让诸葛亮先与东吴群臣进行唇枪舌战,最后才与孙权对话。
安排两场对话的目的就是尽情展示诸葛亮的口才艺术。诸葛亮先在这场官职和人数不对等的较量中“舌战群儒”,妙语连珠,纵横自如,凭借三寸不烂之舌,使得东吴重量级的对手无言以对;后来面对东吴首领孙权,再次将口才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
文学作品中的“舌战群儒”,成了诸葛亮充分展示其口才艺术的经典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