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一哥”王守仁:知行合一的典范,医生都是传奇

井普椿的独白 2024-12-21 13:12:59

在明朝的历史中,有一位既是思想家又是军事家的传奇人物。

他的学说影响了整个时代,他的征伐平定了多次叛乱。

这个人就是王守仁,也就是我们熟知的阳明先生。

知行合一的道德信仰

王守仁,别号阳明。明代著名教育家、心学集大成者。其著名的心学论断为“心即理,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更强调知中有行,行中有知,即知行合一。

然而他更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不同于封建教育的拘谨古板,充分体现对个体的尊重,教育方法灵活,对后世影响深远。

对于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来说,这些既是教书育人的灵魂,又是应该时刻坚守的信仰。

王守仁倡导知行合一。知是指人主观意识形态的知,即良知。行不仅指要将个人内心的想法付诸于实践,还涉及到人的心理行为。

知行合一就是心中的道德与外在的行动要做到内外一致。此外,他也十分重视儿童教育,认为教育要从小抓起。“知”和“行”主要针对儿童的道德教育而言。

“知”即指古代儿童对道德的了解与认识,明善辨恶;而“行”是行善去恶,是指儿童做事必须符合当时的道德规范。以阳明先生关于儿童的教育思想为鉴,今天的教师更应进行自身反思,做到知与行的和谐统一。

知即道德意识。孔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也。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啊!以教师为例,为人师者应该以诚为本,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与错误,身正为范,为学生树立诚实守信的道德榜样。

韩愈的《师说》有云: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问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教师应该与学生相互学习,更多倾听学生心声,反思自己不足,学会不耻下问。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迅速,知识获取的途径与学习的方式都发生许多改变,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现象屡见不鲜,作为教师更应调整自己心态,时刻恪守知行合一道德准则。

行即道德行为。知行合一即道德意识要与道德行为相一致,互为表里。道德认识与道德实践相结合,正确的道德认识和规范的行为相统一,如此言行一致才有积极意义。

道德修养与道德实践结合起来,才能达到善的美德。阳明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行而知之,知与行本为一体,二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学以去其昏蔽的人伦信仰

说起人伦,不免想起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的人伦思想,“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千百年来一直是封建社会为了巩固王权的政治主张。

人的本体的道与善心即是天理,而贪欲与恶为人不该有的欲,保持天理,毁灭人欲,即能守住人的道德底线。

他主张用“三纲五常”即君为臣纲、夫为妻纲、夫为子纲,仁义礼智信等作为人伦道德规范的具体准则。

将人性分为天命之性,气质之性之说,人出生就定了性,即使后天加以教育亦不可改变其人性。而阳明先生主张“学以去其昏蔽”,即人无论贵贱,都可以通过学习可以去除愚昧,摒弃无知,教育方能明其心。

与以往将人分为三六九等的封建思想完全不同,否定男尊女卑的性别歧视,充分肯定了人人都可以受教育的事实。同时也肯定了教育的重要作用,人性不分贵贱与好坏,只是天生头脑与身体资质各不相同,但作为人的权利与尊严是一样的,更重视人区别于异类的伦理性。

他认为人的良知被自私物欲所蒙蔽,驱除物欲对“良知”的蒙蔽,扫清私欲的障碍,还个体本真的良心。

去其昏蔽不是说每个人通过受教育都能达到某个固定的标准,而是更注重人的可改造性,达到相对于个体而言的进步。故而采取通过读书“以开其知觉”的方式来启迪良知。

虽然阳明先生倡导的学以去其昏蔽,意与朱熹的明人伦不谋而合,其最终目的是让人信守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不乏为封建教育的代表。

但我们排除这些传统封建因素的干扰,今天的我们应该从中悟出一定道理。首先对孩子的可塑性进行充分认可,并不断引导鼓励,使其明其心智,不断成长。

此外,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应时刻保守着对学生人性的尊重,双方保持人格上的平等。对人而生之为人的平等性保持尊重,对学生人格与能力的可塑性保持信心,进而将尊重人伦的信仰铭刻于胸,沁润心间。

随人分限所及的教育信仰

随人分限所及,与孔子所提倡的因材施教,有异曲同工之妙,其内涵有两层,一则,对不同的个体来说,即是“因材施教”。

人的资质不同,施教的方法以及内容都要因人而异,才能激发求知欲达到精益其精的效果。二则,对每个人而言,意指“循序渐进’。

教学的深浅要照顾到学生原有的基础及其接受能力,在“分限”内恰到好处地施教。此外,这里的“人”亦指大人与儿童之分,他批判传统教育不顾儿童身心特点,提倡教育必须顺应儿童性情。

应以儿童的角度,观点看问题,才能融入儿童的世界,在进行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根据的教育对象的年龄、性别、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做出有针对性的引导施教,尊重个体,因材施教。儿童的心智与个性千差万别。

由于儿童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和不平衡性的特点,就低年级学生的心智而言,对于开蒙早些的,教的知识与道理可略深一些,对于开蒙晚的,可以教的浅显一些;力求做到“顺导其志意,调理其性情,潜消其鄙吝,默化其粗顽”。

事上磨练的实践信仰

“心上用功,事上磨练”是阳明先生的处事之道,通常意义的解释是要注重实践,挖掘行动的意义。但阳明先生的本意是磨心智而非在具体事件中磨练处事技巧,要在起心动念处着实用功。

阳明心学的伟大之处正在于能在对人的身体与心理双重禁锢的封建时代,勇于冲破腐朽制度的束缚,重视人内心的自由,解放世人的心灵,打破理学家对思想的钳制,为心灵开拓一处自由的国度。

虽然都要求人都具备坚毅与耐忍的品格,但与佛家的修心截然不同,那个发生在法性寺的故事依稀仍在耳边,当时印宗法师正在讲经,忽然吹来一阵风,寺内悬挂的旗幡也随之飘动,印宗即景说法,问众人到底是什么在动。

众僧开始争论,有一僧说此乃幡动,有一僧说此乃风动,然而谁都不能说服谁。惠能终忍不住插嘴道:“不是风动,亦不是幡动,是仁者心动。

此语一出,惊煞众僧,聊聊数字,道出佛语真谛。佛家倡导的修心在于“不动心”,通过渐悟或者顿悟,最终达到此心归于圆寂,万物无我皆为心。

阳明先生的心学,与佛教修心则不同,佛老更强调放下,阳明心学更关注事上磨练,做到知行合一,强调实践出真知。

五、结语

阳明先生的心学与教育学思想博大精深,千百年来不休的文化传承,发展到今天已成为国人的一种特殊的执念与信仰。”知行合一”的道德信仰不仅指引着我们的工作与学习的方向,更影响着我们生活中的一动一念。

道德的意识早已内化到每个人心中,渗透到民族的基因中,形成一种文化与自信。学以去其昏蔽,对人的智慧和可塑性的认可,充分肯定人人平等的人伦信仰。

随人分限所及的教育信仰,体现关注差异,善于扬长避短,充分发掘人的特点与优势。事上磨练,心上用功,遇事多勤磨,其心自毅之。

透过对阳明先生思想的梳理与领悟,好似与他进行了一场跨越千年的时空对话,受到先生思想的新一轮洗礼,我们更应反思当代的教育与自身的生活实践。学习即修行,工作即修行,生活即修行。愿勤勉之,以自持。

0 阅读:2

井普椿的独白

简介:智愚各有营,君子独脩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