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或致美国产葡萄酒也卖不掉!

酒哥杨承 2025-04-08 04:30:39

美国葡萄酒零售商全国协会发布声明……

文 | 卖酒狼团队

编 | 南风

美国总统特朗普3月13日在社交媒体平台“真实社交”上称,如果欧盟不取消对美国将要加征的威士忌产品关税,美方将很快对来自欧盟国家的酒类产品征收200%关税。

法国外交部发言人克里斯托夫·勒穆瓦纳13日表示,如果美国声称的向欧盟酒类征收200%关税转化为行动,欧洲将做出“立即、坚定、适当”的反应。

法国葡萄酒与烈性酒出口商联合会4月2日说,美国对贸易伙伴征收所谓“对等关税”的政策将导致法国葡萄酒和烈性酒对美出口额减少至少20%。

A“加征关税”只会让美国葡萄酒市场进一步萎缩?

众所周知,自特朗普开启“第二任期”以来,就不断挥舞“关税大棒”。在其1月20日的就职演说中,特朗普就承诺“对他国征收关税,以让美国公民富裕”,重申计划成立“对外税务局”(External Revenue Service)。

在特朗普的“如意算盘”里,对贸易伙伴征收高额关税,不仅鼓了美国的“钱袋子”,还能推动“制造业回流”,“让美国再次富裕”,“就业岗位和工厂将会回来”。

然而,美国国内从业者却似乎并不支持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政策……

近日,有多家媒体发布“美国葡萄酒零售商全国协会针对关税政策的表态”,其内容揭示了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在特定行业中的复杂影响。

从市场萎缩到消费者行为悖论,这一政策不仅未能实现预期的产业保护,反而暴露了决策层对商品替代性与消费心理的误判……

协会强调,加征进口葡萄酒关税的直接后果是美国葡萄酒市场规模的收缩,而非预期的“国产替代”增长。这一结论源于葡萄酒消费的独特性:消费者对特定产区、品种及文化标签的偏好具有高强度黏性。

例如,勃艮第红葡萄酒与俄勒冈州黑皮诺虽同属红葡萄酒,但前者承载的产区历史、风味特征使其无法被后者简单替代。这种非替代性导致当进口酒因关税涨价或断供时,消费者可能直接放弃购买,而非转向国产酒。市场需求的刚性下降,最终或将引发行业收入锐减与结构性萎缩。

此外,声明还指出,将葡萄酒视为“可替代商品”是对消费心理的根本性误读。葡萄酒作为兼具功能性与文化属性的商品,其消费决策往往受情感价值、品牌忠诚度及场景需求驱动。

政策制定者假设的“理性替代”逻辑,忽视了消费者在品质、身份认同及体验层面的多元诉求。这种误判使关税政策沦为脱离市场实际的“理论工具”,反而加剧了行业的不确定性。

B贸易政策应符合市场理性

协会警告,关税引发的市场萎缩将导致全产业链的恶性循环:零售商收入下降迫使裁员甚至倒闭,上游供应商与物流环节随之受损,最终波及就业与地方经济。更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本土葡萄酒产业并未因此受益。

由于国产酒与进口酒的目标客群重叠度有限,关税反而抬高了经销商的综合成本(如库存管理费用),这些成本最终通过涨价转嫁给消费者,进一步抑制市场需求。

在接受采访的业内人士看来,贸易干预措施若忽视商品的非替代性及消费文化特质,不仅难以实现保护目标,还可能引发反噬效应。

因此,政策制定者需更审慎地评估行业特殊性,优先通过技术创新、品牌培育等市场化手段提升国产竞争力,而非依赖扭曲价格的行政工具。

美国葡萄酒市场的困境,实质是经济理性与政策短视冲突的缩影。当“替代效应”神话破灭,如何平衡贸易保护与消费现实,将成为所有依赖全球化供应链的行业共同面临的考题。



0 阅读:3

酒哥杨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