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出家的皇觉寺是清真寺不是佛寺,他是穆斯林不是佛教和尚。这样的谣言你们听过吧!

皇觉寺质疑
造谣者认为皇觉寺的建筑布局是坐西朝东,不是坐北朝南,所以不是佛寺。
而相反的,清真寺的建筑布局通常是坐西朝东,主要是麦加位于中国的西方,坐西朝东可以确保穆斯林在进行礼拜时,面向西方的麦加。
这样一对比,皇觉寺的朝向更符合清真寺而不是佛寺。
淮下书生觉得,这完全就是不了解宗教建筑布局,以及历史文化的发展轨迹而强行乱说。

《御制龙兴寺碑》
首先,汉人的建筑布局并不是一开始就是坐北朝南,魏晋时期才出现坐北朝南的建筑布局,并逐渐成为主流,但也并不是绝对的。
其次,佛教是西来的宗教,东西走向为贵才符合“天竺旧制”。
从这两点上来讲,皇觉寺东西走向没什么大问题。
你比如著名的“京师八大寺庙”,其中通教寺、戒台寺(国内最大的佛教戒坛)、碧云寺就是坐西朝东,八大寺庙里就有三个坐西朝东的,这个比例并不低。全国其他坐西朝东的佛寺也是比比皆是,甚至坐东朝西的也有很多。

戒台寺
而且你要知道,很多原本坐西朝东的佛寺重建之后,才被改成了坐北朝南,比如今天北京的龙泉寺,就是重建后改成了坐北朝南。
今天的龙兴寺,前身就是皇觉寺,也是多次重修后,变成了坐北朝南。
这些都说明了,佛寺坐西朝东并没什么不妥。相对应的,清真寺也不全是坐西朝东的。
比如河北省大名县南关东街清真古寺,济南北垛庄清真寺,广州怀圣寺,都属于坐北朝南。北京的回回营清真寺、河南濮阳清真寺,则又是坐南朝北。

广州怀圣寺
如果用东西朝向来认定皇觉寺为清真寺,那么同样的逻辑,是不是也可以用南北朝向来认定上面说的这些寺为佛寺呢?你不要双标。
另外,皇觉寺从古至今都是佛寺,毫无争议可言!而且元朝时期,回回民族还没有形成,色目人作为仅次于蒙古人的二等人,是不可能跑到凤阳这个地理环境恶劣的地方建清真寺和居住的。
而皇觉寺今天叫龙兴寺,朱元璋做和尚时叫於皇寺。於皇寺始建于何年已不可考,最早在北宋就已经存在,并且一直是佛寺。

龙兴寺
宋金战争时,被金人所毁,后又修复。宋蒙战争中又被毁,元朝时期,一位从於皇寺逃亡出去的叫“宣”的僧人,回到了於皇寺旧址,重建了寺庙。
元至正四年(1344年),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在於皇寺出家为僧。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再次毁于兵火。
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朱元璋下诏重建於皇寺。因於皇寺旧址离皇陵太近,焚修不便,于是异地重建。
同年九月,於皇寺重建完工,朱元璋赐名“大龙兴寺”。

龙兴古刹
此后,从明清两朝一直到今天,龙兴寺屡毁屡修,屡废屡建,但不管怎么改变,它都是一座佛门庙宇。
你说皇觉寺是清真寺,那朱元璋重修后为什么是佛寺?
而且龙兴寺内原有元明时期的铸铜佛、铜钟、铜鼓、铜镬等文物。

铜鼓
其中最大的为释迦牟尼坐像,高约3.4米,由头、胸腹、下身三截组成,表层镀金,造型优美,这些文物部分毁于上世纪特殊年代。
但现寺内还尚存铜钟1件、铜鼓1件、铜镬4件,皆完整无损。其他还有明清碑刻等文物,这些佛教文物都证明了皇觉寺从古至今都是佛寺。

铜镬
最后,朱元璋还在於皇寺重建完工后,亲自撰写了《御制龙兴寺碑》碑文。碑文里多次出现“僧”、“主持”、“法师”、“瑜伽显密之教”、“求佛积福”、“佛地”、“佛卷”、“无量福”、“讽经回向”等佛教词汇。

《御制龙兴寺碑》局部
朱元璋在亲自撰写的《御制皇陵碑》的碑文里,更是毫无顾忌地讲述了自己的苦难过往,其中就有他去佛门为僧的经历。

《御制皇陵碑》
“空门礼佛,出入僧房。”这句话说的是佛寺还是清真寺,我觉得正常人应该能分辨!你们觉得呢?
欢迎关注“淮下书生”,阅读观看更多历史文学原创文章和视频!
版权声明:本文及相关视频由淮下书生原创撰写拍摄,非“淮下书生”署名的发布,皆为抄袭搬运。任何平台个人禁止抄袭搬运,喜欢可以转发分享点赞评论关注!
佐证材料:朱沐英攻陷云南,阉割3万多回子,这得多厌恶才会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