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唐朝科举,考试内容都有什么,考生来源和考试流程又是什么

绿茶纵横看历史 2024-03-15 03:24:20

科举作为古代最为重要的人才选拔机制,虽然早在南北朝时期已经出现萌芽,后又经过隋朝发展,但真正大规模的应用,却是在唐朝。不过,虽然同为科举,但相较于已经较为完善的宋朝和发展至顶峰的明清,唐朝的科举制度虽然还不够完善,却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

唐朝科举简介:六大考试科目

科举制度,一般认为萌芽于南北朝的九流常选,定型于隋朝的进士科,后经唐朝初期的发展完善,自唐朝中期以后逐渐发展至巅峰。唐朝立国之初,由于官员缺口太大,官员任命通常较为粗暴,但随着统治的稳定,科举制开始逐渐成为主流。

唐朝的科举分为两种,即常举和制举。所谓常举,便是“常贡之科”,也就是我们通常所指的科举考试,时间和科目较为固定;制举又称制科、大科、特科,是皇帝为选拔特殊人才而临时设置的考试,科目不定、时间不定,属于特殊选拔考试。

相较于后世,唐朝的科举考试科目极多,其中最为主要的有六科,即秀才科、进士科、明经科、明法科、明字科和明算科,统称为六科。例如《大唐新语·厘革》中便记载“隋炀帝改置明(经)、进(士)二科。国家因隋制,增置秀才、明法、明字、明算,并前为六科。”

1.秀才科。《新唐书·选举志》等典籍皆将秀才科列为常选科目之首,主要考察国家大政方针,《唐六典》记载,“其秀才,试方略策五条”。由于考试极难,经常也难以录取一人,以至于报考人数越来越少,最终在唐高宗时废止。整个唐朝,一共也就29名秀才,其中李渊钦点6人,李世民钦点22人,李治钦点1人。

2.进士科。进士科是唐朝最为重要的科目,考试难度仅次于秀才科,尤其是唐高宗废止秀才科后,进士科越显尊贵,虽然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一、二,但报考人数却不断增多。考试内容主要有三部分,一是“帖经”,有点类似于现代的默写、填空题,主要考察对经书的熟悉程度;二是“杂文”,类似于作文题,主要考察诗、赋等题材的写作水平;三是“策问”,通常为时务策五道,考察对国家政策的了解和时政事务的对策。

3.明经科。主要考儒、道经义,唐朝将经书分为正经和杂经,其中正经共九部,根据重要程度和难易程度,又分为大、中、小三个等级,其中《礼记》、《左氏春秋》为大经,《毛诗》、《周礼》、《仪礼》为中经,《周易》、《尚书》、《公羊春秋》、《谷梁春秋》为小经。除了必考的九部正经之外,偶尔还会加试《孝经》、《论语》、《老子》等其他杂经。

与普通考试不同之处在于,明经科有点类似于闯关,只有你闯过第一关才能参加下一关考试。第一关是帖经;第二关是试义,由考官出题,考生口述作答,考察对经书的理解水平,通常为十道;第三关策论,通常有三道“时务策”,考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唐朝的明经科又分为五经、三经、二经、学究一经等级别,例如通二经者,必须是大经、小经各一部或中经两部;通三经者,大、中、小经各一部;通五经者,大经、小经皆须通。具体考哪种,则由考生自己决定,由于考试相对宽松,因此录取人数最多。

4.明法科。主要考察法律知识,选拔司法人才,考试内容为唐律七条、令三条,考试分为两部分,一是帖律、令,考察对律令的熟悉程度;二是笔试,考察对律令的使用,通常为具体案件十件。

5.明字科。主要考察文字理论和书法水平,考试还是分为两部分,一是考察对《说文》、《字林》两部著作的熟悉程度,二是口试相关内容。

6.明算科。主要考察数学和天文学知识,考试内容为《九章律》、《海岛》、《孙子》、《五曹》、《张丘建》、《夏侯阳》、《周髀》、《五经》、《缀术》、《缉古》等十部著作。

除了以上六科常考科目之外,还有针对神童开设的童子科,弘文馆和崇文馆特设的考试,针对道德崇高者开设的道科等等,武则天时期又开设了武科,用以选拔武举,主要考察兵法、武学等。

考生的来源:生徒、乡贡

唐朝参加科举的考生,主要分为两部分,即生徒和乡贡。所谓生徒,便是指官办学校毕业的学生,他们不需要参加地方考试,而是直接参加“省试”;乡贡则是指那些通过自学或私塾学成者,他们需要先通过地方考试,合格后再到京城参加“省试”。

1.生徒。虽然同为生徒,但具体仍可分为两类:一种是中央官学的学生,即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六大高等学府,统称“六学”。不过,想要进入这些学校并不简单,必须是高官子弟,例如想要进国子学,父亲至少也得是朝廷三品官员,想要进太学或四门学,至少也得是五品官员。

另一种是地方官学的学生,唐朝在各州、各县皆设有官办学校,相较于中央官学而言,地方官学对于入学者的出身要求较低,无论是官员子弟还是平民百姓,都可以入学。不过,入学之前要参加学校的资格考试,合格者才能入学。

无论是在中央官学还是地方官学就学的学生,只要通过了毕业考试,拿到了“毕业证书”,便可以直接参加省试了。

2.乡贡。如果不是朝廷官学的学生,只要觉得自己的能力已经足够,那么也可以通过参加参加州、县举办的选拔考试,来获取参加省试的资格,这被称为“发解试”。

“发解试”又细分为两级,分别由县、州两级负责。其中县级由县尉主持,通过考试者由县里出具证明,取得参加州级考试的资格。州级则由司功参军主持,一般在八九月进行,因此也被称为“秋闱”,考试通过后,州里会给合格者颁发“解状”。取得“解状”的考生,身份就变为了“乡贡”,也称为举子,具备了参加省试的资格。

唐朝对于各州府推荐的“乡贡”人数有着严格要求,通常大州每年3人,中州2人,小州1人。而为了防止州县舞弊,凡是各州推荐的“乡贡”,必须将考试题和考生的答卷送到朝廷审核、备案。

如上,相较于宋朝的发解试、省试、殿试三级考试和明清的童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五级考试,唐朝在考生选拔无疑要粗放的多。

省试流程:先资格审查,后组织考试

凡是取得省试考试资格的学子,通常要在十一月之前赶到京城,皇帝通常会于十一月一日在大明宫含元殿接见待考学子,然后考生们会在官员的带领下,到国子监祭拜至圣先师孔子,接下来就是待考了。

在考试之前,朝廷还会进行考试资格审查,待考学子需要提供两个凭证:一是州府开具的“解状”,以证明自己具备考试资格;二是记载个人信息的“家状”,其中包含考生姓名、年龄、籍贯、父祖姓名、父祖官职、举数、场第、相貌特征等内容,以便朝廷查验考生身份。

资料递交上去后,吏部或礼部会统一审核,统一发榜,公示结果。在公示期间,如果有人举报某某学子身份存在问题,例如曾犯罪或隐瞒考试信息等,都会被取消考试资格。公示结束后,只有仍在榜上的学子,才能参加接下来的考试。

接下来便是考试了,唐朝的省试通常在每年的二、三月举行,因此也叫“春闱”。唐朝前期,省试考试由尚书省吏部考功司负责,主考官由考功员外郎担任,唐玄宗以后,省试则交由礼部负责,主考官由礼部侍郎担任。

当时,吏部或礼部下设贡院,考试、阅卷、放榜全部在贡院进行。考生通常在每天的卯时携带笔墨砚台、清水、食物等入场,虽然也要搜身,但不是那么严格,然后经过一天的考试,当天酉时收卷,考生离开考场,等待第二天的考试,周而复始直到考试结束。

考试结束后,考功员外郎或礼部侍郎会将通过考试的考生名单,交给宰相、皇帝进行审核,决定最终的名次。最后,尚书省会举行“唱第”仪式,听到唱名的考生就算是及第,落榜的就算落第,这算是官府内部的最后公示,然后朝廷会选一个吉祥日子放榜,还会安排专人将榜单发送全国各地。

吏部“关试”:入仕做官的最后一道流程

明清以后,凡是经过科举考试之后,考中的学子便具备了做官资格,但唐朝却不同,唐朝的学子经过省试之后,只是证明了你的才能学识,但想要做官,还有一道程序要走,那就是吏部“关试”。

唐朝时期,通过省试之后,朝廷通常会给及第的学子发放榜帖,开元年间的被称为“泥金帖子”,就是用泥金为墨,撰写录取信息;唐朝后期的被称为“金花帖子”,也叫黄花笺,就是用金粉装饰的顶级笺纸。

在朝廷需要选拔官员时,会由礼部举行“关试”,只有通过省试的学子才可以凭借榜帖参加,只有通过了吏部的考察,才算是真正拥有了做官的资格,接下来便是等待朝廷安排具体官职了。如果学子急于替朝廷出力,还可以再参加吏部的“博学宏词”、“书判拔萃”两种考试,合格后便可立即授官。

除了以上入仕途径之外,还有一种特殊的入仕方式,那便是前面提到的“制科”。需要选拔人才时,通常由朝廷下“制”书,公布考试的具体信息,考生身份通常不固定,由地方进行推选人员参加,考试内容主要是“时务策”,通过考试之后便可直接被授予官职。

由于“制科”直接由皇帝主持,因此在没有殿试的唐朝,“制科”算是规格最高的考试,也只有通过“制科”的考生,才算是真正的天子门生。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