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的九龙城寨油麻地影院,外面早早地就排起了长龙,这一年,新艺城用一部《最佳拍档》炸开香港票房天花板,而轰动亚洲李连杰的功夫神作《少林寺》,在内地它用1毛票价硬是卖到了1.6亿元票房,相当于全国十分之一人口都看了一遍,但是却在香港被喜剧“按头摩擦”,这究竟是什么回事?

1982年一毛钱的露天电影院
今天,就让我们掀开历史的帷幕,探寻1982年的前五名卖座港片,看看屏幕前的你看过哪些!!
第1名:《最佳拍档》——新艺城打破港片影史记录,港民一票难求票房:2604万港元导演:曾志伟 (没想到吧,曾先生不但演技好,还是位有才华的导演呢)主演:许冠杰、麦嘉、张艾嘉
许冠杰饰演的“金刚”与麦嘉的“光头神探”组合,堪称港版“喜剧王炸组合”,飞车、爆破、无厘头笑料一股脑塞满全片,目的只有一个,让你笑,大笑,“我顶你个肺”等经典台词就出自此片,张艾嘉首次以“男人婆”颠覆形象出现。

影片讲述神偷黑猫(许冠杰饰)因盗窃后遗留白手套被误认为国际大盗“白手套”,被迫与美国光头神探(麦嘉饰)及女警何东诗(张艾嘉饰)合作对抗黑手党的故事,影片成本仅600万,票房却狂揽2604万,直接打破香港影史纪录!它不仅是新艺城的登顶之作,更开启了港片喜剧的新时代。

男人婆
第2名:《龙少爷》——不要命的龙哥票房:1792万港元导演:成龙主演:成龙、陈惠敏
该片是成龙从《师弟出马》的戏耍功夫转向硬核动作的转型之作,影片以清末民初为背景,将功夫与民俗结合,贡献了影史经典的“踢毽子决斗”和“祠堂竹梯大战”。拍戏时,成龙因道具失误被木桩砸到脑震荡、头发被烧焦半边,却坚持不用替身:“观众花钱看我,不是看替身后脑勺!”

拍摄现场剧照
影片讲述清朝末年富家公子龙少爷意外发现大内总管程公公勾结洋人盗卖国宝,因救下反对此举的副总管于海而卷入纷争。他与好友阿牛联手对抗程公公,历经“抢包山”“金毽大赛”等激战后,最终以顽强斗志击败反派,守护国宝。尽管票房屈居第二,但此片奠定了成龙“搏命+搞笑”的独特风格,为《A计划》的爆发埋下伏笔。

票房:1573万港元导演:麦嘉主演:石天、吴耀汉
新艺城编剧的癫狂之作,石天和吴耀汉饰演的一对难兄难弟,当假扮盲人的按摩师摸进豪门千金的闺房,伪装成艺术家的骗子在画廊展览马桶,为赚钱无所不用其极,影片用夸张手法讽刺社会拜金风气,比如“穷到吃报纸充饥”“痰盂煮面”等名场面。

影片讲述夜总会艺人石狗公(石天饰)与吴芝(吴耀汉饰)因得罪黑帮头目大口青,遭报复致石狗公被打成痴呆,吴芝倾家荡产救治兄弟,康复后二人联合昔日诈骗团伙成员——包括假扮法官、律师、警长的石燕子、林子祥、麦嘉等,通过精心设计的“假法庭审判”骗局复仇。

票房:1616万港元导演:张鑫炎主演:李连杰、于海、丁岚
虽然本片香港票房仅排第四,但《少林寺》在亚洲引发的轰动效果史无前例!内地以1毛票价狂揽1.6亿票房,日本、韩国观众为看李连杰排队三天三夜,并创造了51亿韩元的票房纪录。影片摒弃吊威亚和替身,拍摄时零下10度,演员们光膀子对打,李连杰韧带断裂仍坚持完成镜头。李连杰的觉远和尚,青涩稚嫩,拳脚生风,“武侠美少年”形容的就是他,插曲《牧羊曲》,旋律响起,满满的回忆。

影片讲述隋朝末年,武术家神腿张因反抗暴政被王仁则杀害,其子小虎(李连杰饰)被少林武僧昙宗所救,落发为僧法号觉远。为报父仇,他苦练少林功夫,期间救下被追杀的秦王李世民,却引致王仁则血洗少林。最终觉远手刃仇敌,继承师父遗志,受戒出家守护少林的故事。

票房:1547万港元导演:许鞍华主演:林子祥、马斯晨、刘德华
影片以越南难民潮为背景,揭露战争疮痍与人性的挣扎,刘德华饰演的日本记者,贡献了职业生涯首个重要角色(华仔后来回忆:“这部戏让我明白,演员不是耍帅,是掏心掏肺。”)。尽管题材沉重,但紧凑的叙事与林子祥的悲情演出,让影片意外杀入票房前五,证明港片观众并非只爱无脑欢笑。因涉及敏感政治隐喻,影片一度遭台湾地区禁播,许鞍华却坚持不删改,直言:“电影是刀,要割开真相的脓疮。”

剧照
最后放上1982年香港影坛票房前十的记录,有兴趣的伙伴可以看一看,我们下期见。
文中图片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