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症就是“纸老虎”,一个方子眨眼、喊叫就好了,别乱走冤枉路

灵松谈育儿 2024-12-22 15:18:39

对于 “抽动症是无法治愈的,需要终身依赖药物” 的说法,这种观点显得片面。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抽动症并非无法治愈,也不像外界传言的那样可怕,请不要被这种误解所困扰。

西医治疗抽动症时,常使用一些药物来控制症状,但往往伴随着一些副作用。相对而言,中医治疗抽动症更加全面,它注重调理全身脏腑,恢复器官的功能,调和气血,平衡阴阳。

中医的治疗方法不仅可以激活身体的自愈力,还没有副作用,旨在达到治愈抽动症的效果。

门诊实例

门诊上一位 10 岁的小孩,前来就诊,家长诉说孩子经常不自觉地出现面部抽动,如频繁眨眼、咧嘴,有时还会耸肩、甩臂、喊叫等动作。这些抽动症状在情绪紧张、焦虑或疲劳时喊叫的情况显加重,安静或入睡后消失。

孩子因为这些异常表现,在学校经常被同学嘲笑,导致他性格变得内向、自卑,不愿与同学交往,学习注意力不集中,成绩有所下降。饮食上,孩子挑食,偏爱油腻、辛辣食物,食量一般,大便偏干,两三天一次。平时容易烦躁,脾气较大,晚上睡眠不安稳,多梦。

辨证:肝风内动、脾虚痰聚证

治则:平肝息风,健脾化痰,安神定志

我为孩子开了一方,选用天麻钩藤饮合二陈汤加减。

方中天麻、钩藤平肝息风,止痉定搐;石决明平肝潜阳,增强平肝之力;牛膝引血下行,使气血平和;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固本培元。半夏、陈皮理气化痰,燥湿健脾;茯苓健脾渗湿,助化痰湿;炙甘草调和诸药,顾护脾胃;白术加强健脾之功;僵蚕、蝉蜕祛风止痉,缓解抽动症状;远志、酸枣仁养心安神,改善睡眠与情绪。

整体方剂旨在平肝息风、健脾化痰、安神定志,通过调理脏腑功能、平衡气血,缓解抽动症的症状。

结果如何呢?

二诊:面部抽动次数有所减少,耸肩、甩臂等动作频率降低,情绪稍趋平稳,但仍较易激动。饮食上挑食现象略有改善,大便稍软。

继续原方治疗,并叮嘱家长注意孩子的情绪引导。

三诊:抽动症状明显减轻,在学校能与部分同学正常交流互动,睡眠质量有所提高,梦减少。调整药方,适当减少平肝息风药物用量,加入一些健脾和胃、调理气机的药物,并鼓励孩子多参加户外活动,放松心情。

四诊:抽动症状基本消失,仅偶尔会有轻微眨眼动作,性格变得开朗,学习注意力集中,成绩逐步提升。为巩固疗效,将药方制成颗粒剂,继续服用并定期复诊。

随访:抽动症症状完全消失,未见复发。

0 阅读:3

灵松谈育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