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政府不断加征关税,力图以此迫使贸易伙伴屈服。然而,中国一直强调,单纯依赖加税手段只会自食其果,最终损害美国本身利益。事实证明,中国的警告正在应验——随着“对等关税”政策的实施,美债市场迅速波动,特朗普政府也感受到来自金融市场的巨大压力,慌乱中最终做出调整,紧急“刹车”。
从加税到危机显现,仅仅一周的时间,金融市场便开始出现不安的波动。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曾一再坚称,这是特朗普政府早已设定好的战略。然而,市场的反应却让他和特朗普感到了深刻的焦虑。本周,美国国债开始遭遇大规模抛售,尤其是长期国债的收益率急剧上升。美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突破5%的大关,创下自1981年以来的最严重卖盘潮。在全球投资者眼中,美国国债是避险资产的象征,但如今,由于美国政府的对外加税政策,资金开始寻找新的避风港。美债遭遇抛售,不仅仅是对美国经济不确定性的反映,更是市场对特朗普政策实施后果的直接体现。

在美债市场剧烈震荡的同时,美国财政部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4月8日,美国财政部拍卖的3年期美国国债需求创下新低,更多的投资者开始转向其他市场寻求更高的回报。这一变化让特朗普政府的经济团队不得不开始认真审视这一局面,意识到如果持续推动关税政策,可能会引发更为严重的经济后果。最终,特朗普不得不在4月9日下午做出改变,宣布暂缓实施对大部分国家的“对等关税”政策,为期90天。
他表示,这一决定是出于对市场不确定性的考量,并称需要政府具备灵活应对的能力。特朗普的改变虽然及时,但也无可避免地暴露出他对经济形势判断的局限性。在这种背景下,不仅仅是美国政府感到了焦虑,国际市场的反应也让投资者的信心受到影响。摩根大通的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在接受采访时明确表示,关税政策可能会导致经济衰退的“潜在风险”,而市场的剧烈波动正是对此风险的提前预警。特朗普在面对这些压力时的反应也相当具有戏剧性。

他在社交媒体上发帖,试图通过鼓励美国民众购买自己旗下公司的股票来提振市场情绪。此举不仅未能有效扭转市场的下行趋势,反而暴露出其在面对经济困境时的无奈。与此同时,特朗普的高层顾问团队,包括白宫幕僚长怀尔斯、副总统万斯等人,也纷纷打电话给特朗普,敦促他调整政策,减少对股市的进一步打击。
然而,尽管特朗普的短期决策缓解了股市的压力,分析人士却普遍认为,这一政策的影响已经无法逆转。德意志银行的分析师指出,“无论从美国经济增长的前景,还是外国投资者对美国市场的信心来看,损害已经造成。”这意味着,即使特朗普暂时收手,未来的经济政策仍然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而市场的恐慌情绪也不会轻易平息。而对中国而言,这场“加税风波”所带来的后果也验证了其早先的警告:中国并不会因美国的关税威胁而屈服。

重要的是,中国拥有强大的经济韧性和足够的全球市场资源,能够有效应对任何外部压力。美国的不断加税,最终无非是自我挖掘经济深坑的过程,任何加税政策都会导致全球市场对美国的信任度下降,最终反噬美国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