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战功不多,为何能当全军总司令?毛主席一语道破原因,仅14字

半青说历史 2023-07-27 22:56:01

自从我军设立了总司令这个职务,从红军、八路军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这个职务都是由朱德来担任,从未更换过。

后来有人却提出了这样的疑问,毛主席、周总理、刘少奇、陈云、邓小平等领导人经常前往第一线工作,而却很少在第一线见到朱德的身影。

另外,他也没有率兵打过多少知名战役,也就是说立下的战功也并不多,那他为何能当全军总司令呢?而且还在这个职位上做的非常稳当。这难道真像有些人认为的那样,朱老总能当全军总司令全是因为他的德高望重和崇高品德?

后来,对于这个问题,毛主席仅用了14个字就一语道破了其中原因。

从滇军名将到红军红军总司令

1911年8月,朱德从讲武堂毕业后,进入滇军当了一名排长。后来在讨袁和军阀混战中,朱德因为表现的非常出色,立下了大大小小不少战功,因此一步一步被提升到了少将旅长的职位上,成为滇军名将。

随着职位越来越高,朱德对旧军队内部的黑暗腐败看得越来越清楚,他觉得在这样的军队里呆下去,永远无法实现自己的救国梦想,他彻底厌倦了这里,于是他决定离开了军队,继续去寻找一条真正能救国救民的道路。

1922年,朱德离开军界来到上海不久,结识了陈独秀,两人在交谈时,朱德很认同共产党的共产主义思想,陈独秀也鼓励朱德要勇于追求进步。

但当朱德提出要加入共产党时,陈独秀却因为他是旧军队的将军,不适合加入穷人的队伍,所以拒绝了他。

8月,朱德前往德国留学,他在德国边学习军事战术,边研读马列主义理论知识,不久后,他见到了当时也在德国学习的周总理,二人一见如故,很谈得来。

第二年,周总理介绍他加入了党组织,随后又按照党组织的安排前往苏联学习军事。

1926年朱德回国后,在党组织的安排下参加了北伐,次年1月,朱德被党组织派到江西国民革命军中开展革命工作,当时在江西驻扎的这支国民革命军第三军是滇军部队,而朱德曾是滇军名将,所以第三军的总指挥朱培德以及军中的一些高级将领,对朱德的到来都表示了热烈的欢迎,滇军的士兵们也都对当年的护国名将满怀仰慕之情。

随后朱德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五方面军总参议、第三军军官教育团团长,同时还兼任南昌公安局长,朱德上任后,便开始借助自己的声望和人脉,积极号召地方上的有志青年和滇军中的进步军官加入到第三军军官教育团中来。

朱德的号召力还真强,没用多长时间,军官教育团就已经招到了1300多名学员,对于教育团的这批学员,朱德完全是按照共产党的标准要求进行培训的,所以在后来的南昌起义中,这支队伍能够成为起义的主力军,也就不足为奇了。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发动了反革命政变,随后我党也开始策划南昌起义。

在起义前夕,朱德想办法掌握了敌人在南昌部署情况,为成功全歼南昌守敌创造了有利条件,起义发动后,虽然起义军一开始打的很顺利,胜仗连连,但还是经验不足,所以在南下的途中失利。

起义军被打散,朱德面对强敌尾追、军心涣散的严峻局面,没有对革命失去信心,而是率领起义军余部,在闽粤赣湘边界继续坚持与敌人进行顽强的斗争。

1928年1月,朱德和陈毅共同领导着部队,成功发动了湘南起义,起义军队伍也得到了发展壮大。

4月,朱德和陈毅率领起义军战略转移到井岗山,与毛主席领导的起义部队会合后,两支部队合并在一起,重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朱德和毛主席,分任军长和党代表,这是我党的第一支中国工农红军。

在井冈山的与敌斗争中,朱德采用游击战术,因为他在苏联学习时,研究过这一战术,所以他现在运用起来简直是如鱼得水,多次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经过两年的艰苦作战,1930年3月,红军的兵力已经达到了6万多,拥有了13个军,为了加强军队的统一指挥,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一个军事集中的领导机关——红军总指挥部,中央领导们经过会议决定,朱德成为红军总司令,此后,从红军、八路军到解放军,他都是我们最为敬重的总司令。

度量大如海 意志坚如钢

蒋介石看到共产党红军不断壮大,无法容忍,于是便一次又一次的对我中央苏区进行围剿,在反围剿的斗争中,朱德和毛主席指挥着红军,运用游击战和运动战,连续三次取得了反围剿斗争的胜利。

红军队伍和根据地都得到了扩展,中央红军已超过了10万人,赣南和闽西根据地之间的白色据点全部被消灭了,中央苏区连成了一整片,形成了一个拥有好几百万人口的大根据地。

然而,正当革命形势一片大好之时,王明在共产国际的支持下,开始争夺党中央的最高领导权,毛主席遭到排挤,被撤销了红军总政委的职务,而就在此时,蒋介石又集结了五十多万兵力,对我中央根据地发动了第四次大围剿。

此时,王明的“左”倾路线还没有来得及贯彻,他们还没有直接掌控军事指挥权,周总理接替了红军总政委的职务,但他刚到苏区不久,对部队和敌情都不了解,所以指挥第四次反围剿的重任,就只能由朱德总司令来承担了。

在这种情况下,朱老总义不容辞的挑起了这副重担,他运用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沉着冷静的指挥着红军,再一次取得了反围剿的胜利,第四次反围剿胜利不久,李德博古便掌控了中央苏区的党政军大权。

第五次反围剿开始后,李德博古不听众人建议,不懂装懂的胡乱指挥,最后导致第五次反围剿惨败,中央红军被迫开始了长征。

1935年1月,在遵义会议上,朱德和大部分领导人都态度鲜明的支持毛主席的正确路线,博古李德无奈的把最高军事指挥权重新还给了毛主席,会议结束后,红军继续长征。

6月12日,中央红军在四川懋功与红四方面军会合后,两军在讨论下一步战略方针时,毛主席坚持“北上抗日”,而张国焘却要南行去攻打成都。

经过会议讨论,大家一致同意毛主席的意见,会议结束后,红军分成左右两路共同北上,当党中央和毛主席、周总理率领右路军北上,朱德与张国焘率左路军北进。

8月28日,已到达毛儿盖的党中央致电左路军,要求左路军赶紧向右路军靠拢,但张国焘不仅拒绝北上,而且还要求朱德与他联名给党中央发报,让右路军随他南下。

朱德严词拒绝在电报上签字,并力劝张国焘服从党中央的命令,同时明确的告诉他,自己只认毛主席领导的党中央,坚决反对他人另立中央。

虽然张国焘气急败坏的采取了种种卑鄙手段对朱德进行打击、刁难、甚至蓄意陷害,但朱德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从未屈服,等大家平静下来,他继续耐心的对广大官兵宣传毛主席北上抗日的主张是绝对正确的。

朱德看透了张国焘的野心后,一直在警告、开导、制约他,而张国焘也知道朱德在红军中威望高,有威信,所以也不敢一下子把事情做绝,就这样与党中央僵持着。

这时,二方面军经过长途转战与红四军会合了,随后,贺龙、任弼时、关向应也加入到与张国焘斗争的行列。

此时,红四方面军的广大官兵也意识到了南下是错误的,于是,也纷纷要求跟随党中央北上抗日,张国焘看到此情景,只好同意北上去与右路军会合,至此,张国焘想分裂党中央的阴谋被朱德等人彻底挫败,朱德、贺龙等人率领着红二、四方面军,追随着党中央毛主席继续北上。

在北上途中,重新爬雪山过草地,非常艰苦,但红军战士却表示:“只要我们的总司令在,累和苦就都无影无踪了,跟着总司令心里觉得有底,有信心,能看到希望。”

1936年10月,一、二、四方面军,红军的三大主力终于胜利会师,朱德对红军长征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不可磨灭的贡献,“度量大如海 意志坚如钢”这是毛主席对朱老总的高度评价。

全军总司令 朱德当之无愧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被任命为八路军总指挥的朱德率部前往山西抗日前线,协同国民党军队抗击日寇,他按照党中央的指示,指挥部队深入到敌后去开展游击战争,随后创建了华北抗日根据地。

1938年4月,日军觉得太行山对他们造成了不小的威胁,于是派出3万多兵力,分九路对太行山区进行围攻。

面对来势汹汹的强敌,朱德冷静的研究着敌情,然后镇定自若的指挥着部队,成功粉碎了日军的九路围攻。

在转战太行期间,朱德按照毛主席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与国民党军队进行了有利、有理、有节的斗争,在在斗争中求团结。

1940年春,国民党顽固派出动了三个军的兵力对太行山区发动了进攻,朱德带领太行军民奋起反击,只用了几天的时间,进犯的敌军就被悉数歼灭,后来,朱德按照党中央的指示回到延安,协助毛主席领导全党和各解放区的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朱德担任了党和军队的重要领导职务,继续为我国军队的发展和军事建设做贡献。

1955年9月,在授予他开国元帅的军衔时,有人提出过这样的疑问:朱德战功不多,为何能当全军总司令呢?

对于这个问题,毛主席没有做过多的解释,他只说了句:“朱德战功不多,但他威望高,有威信。”虽然只有短短14个字,但却清清楚楚的表明了朱德在我党中的崇高地位。

结语:

朱德不像其他开国将帅那样,驰骋沙场,战功显赫,但他却总能在关键时刻把握住大局、运筹帷幄,让我党转危为安。要说朱德的功绩,很难细数,但每当我军处于生死攸关的时候,他却总能客观冷静的判断问题,然后做出正确的决定。

纵观朱老总在中国革命各个时期做出的贡献,他就像我们军队中的一枚定海神针,只要他坐在总司令这个位置上,军中官兵的心中就无比踏实,再苦再累也觉得有希望,打起仗来也精力充沛,其实,这就是士气。所以这些来看,完全可以说,朱德是我军中不可替代的总司令。

39 阅读:11140
评论列表
  • 夏桐 40
    2023-08-03 08:07

    战功不多?不是胡说八道吗?贡献那是特别大。哪次大战役不是总指挥,十六字游击方针就是大贡献。

  • 2023-08-17 23:15

    战功多

半青说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