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共和:力量对等,外交就是力量;力量悬殊,力量就是外交!

龙哥影视剧大世界 2024-12-12 11:14:27

甲午海战,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但日本人的进攻仍未停止,一面派兵进攻台湾,一面陈兵山海关,做好了进攻东三省的准备。

东三省是什么地方?

大清王朝的龙兴之地,绝不能出现半点闪失,日本人到底拿捏住了清廷的软肋,持久战打不起,那就逼着清廷和自己和谈,我拿你们的龙兴之地威胁你们,不怕你们不就范!

然后,清廷真就坐不住了,赶紧按照日本人的要求,任命李鸿章为全权代表大臣,前往日本马关和谈。

奈何,谈判桌乃系最为现实的地方,马关和谈,说好听了是和谈,说不好听就是来领通知,就是来听人家开出具体赔付条件,我们照单执行。

只是,这一次,日本狮子大张口,竟然提出了割地赔款的双重要求,而且赔款要三亿两,并要求割让辽东半岛、澎湖列岛乃至台湾全岛。

如此条件,饶是任何一个中国人都不能接受,李鸿章更是直接拍案而起:

汪洋大盗,豺狗不如。

奈何,时任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却给出了这样的回应:

豺有豺道,狗有狗道,盗亦有道,清国既是败了,也只有遵我日本之道。

这就是现实,这就是清廷的无奈和日本的嚣张,伊藤博文的这句话就好像李云龙那句“狼走千里吃肉,狗走千里吃翔”,你别管我们怎么开价,这就是我们的规矩,因为我们赢了,你们就必须听话!

正所谓盗亦有道,虽然不能支持伊藤博文,但你不得不承认他的这句话并非无稽之谈,而是最符合现实模样的深刻道理。

李鸿章还能怎么办?

唯有妥协,唯有忍耐伊藤博文的嚣张态度!

当然,既然是和谈,总要先“谈”才能出现“和”的局面,李鸿章唯有尽可能施展自己的外交手段,尽可能将战败的损失降至最低。

真是道可道,非常道,好吧,做买卖还有个讨价还价,何况割地赔款,我方的价码是地不可割,赔款嘛,最多一亿两白银。

李鸿章的优势何在?

谈!

你们点名要我来和谈,那就必须有个“谈”的过程,所谓“谈”就是“讨价还价”,就是不断试探对方的底线然后让双方达成共识。

你们的价码开出了,那我也表明我们的价格,割地,别想;赔款,最多一亿两。

可还是那句话,战败一方压根就没有资格谈条件,哪怕是讨价还价都不行,伊藤博文随即驳回了李鸿章的出价:

我大日本帝国口无二价。

态度很明确,我开出的价码就是这次和谈的底线,你说了不算,甚至你连说都不用说,只需要乖乖听话,然后在和谈书上签字即可。

一次拒绝,当然不会终止整场谈判,你不同意,我就再换个价儿,但你这个态度确实不符合外交规矩!

再看伊藤博文的回答,赤裸裸的现实,让人万般无奈的现实:

城下之盟,根本没什么规矩。

态度更为明确,答应,咱们就起草协议书;不答应,那咱们就接着打;谈判桌本就是战场的延续,打不赢就没有资格谈条件,所谓外交规矩也必须有绝对实力的支撑,没有实力,谁还会和你讲规矩!

而李鸿章呢,想生气不能生气,想妥协又不能妥协,那就只能继续周旋,努力再找能够减少损失的办法:

事在人为,外交规矩都是一次次谈出来的。

李鸿章全部的希望只能寄托在“谈”的过程中,最起码也要先权伊藤博文就能给自己这个机会,但伊藤博文似乎更明白“和谈”到底是怎么回事,随即给出了一句至理名言,直到现在仍不过时,仍像警钟一般,应该时时敲响。

中堂外交前辈,两国力量相等,外交就是力量,两国力量悬殊,力量就是外交,这才是外交上的真规矩。

力量对等,外交才会拼技巧拼智慧拼规矩,因为他打不赢你,只能寄希望于谈判桌上的技巧,这个时候的外交就是力量。

但如果力量不对等,战场上就能分出胜负,谁还会费心费力在谈判桌上和你墨迹,这个时候的力量就是外交,不需要任何技巧。

甲午海战,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而且日本仍有力量继续进攻,继续进攻那些对于清廷而言最是关心的地方,这就是力量的不对等,那么,力量就是外交,再说得透彻一些就是谁的拳头硬,谁就拥有话语权!

直到现在,外交世界仍然奉行这套准则,从前是,现在是,未来同样不会改变!

眼看谈判来到了崩盘的边缘,李鸿章不再忍耐,直接亮出了自己的倔脾气,甩出了一句看似硬气但却无能为力的狠话:

老夫老矣,手无缚鸡之力,但要在谈判桌上逼我服就范,你们日本的武士剑还不够锋利。

就李鸿章于外交领域的修为,他当然有资格这样说,饶是伊藤博文恐怕也无法在谈判桌上让李鸿章就范;更何况,李鸿章戎马一生,见过太多大风大浪,当然不会被伊藤博文轻易唬住。

奈何,李鸿章并不能左右谈判的最终走向,因为他说了不算,因为他的背后还有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因为伊藤博文的手里还有杀手锏:

可日本的武士剑已经遥指贵国东三省,中堂,尽可在此安居,我大日本帝国是不着急的。

或许,我无法让你就范,但我们已经陈兵山海关,剑指东三省,已经严重威胁到了你们的龙兴之地,你想想你们的皇帝会不会就范,你们的太后会不会让你这般硬刚?

我给你的压力,你可以不顾;但我们可以给你们的统治者施加压力,再让你们的统治者给你施加压力,到了那个时候,我们再看看谁会撑不住!

李鸿章的脾气突然就上来了,扔下一句话,转身就要离开:

那咱们就耗下去,看谁耗过谁。

战场上节节胜利,日本为何就能答应清廷和谈?

因为他们资源有限,国力有限,压根就没办法将战线无线拉长,更无法支撑长期作战,打赢了就要立马和谈,然后再用和谈来的资源继续开战。

也就是说,日本较之清廷,更希望和谈尽快成功,而李鸿章这句“看谁熬过谁”的底气,就是来自这个原因。

可就算如此,清廷毕竟是战败方,东三省和台湾岛都面临着巨大的威胁,伊藤博文清楚李鸿章背后的领导不敢再冒风险,于是,对赌便出现了,伊藤博文同样强硬给出了最后的底线:

中堂大人,樱花已含苞待放,我希望樱花开放的时候,贵我两国能轻松的结束我们的谈判,否则,我们的合约条款可就不是现在的条款了。

你想耗着,那我们就先耗着再说,到底看看谁能耗过谁,但我们的等待并非没有期限,如果樱花开放的时候,你们还是不愿同意我们的条件,那么合约条款就会发生大的变化,更让你接受不了的变化!

就底气而言,伊藤博文和李鸿章,谁更胜一筹?

反倒是伊藤博文!

如果不是光绪皇帝的接连催促,如果不是在意什么龙兴之地,李鸿章还真就能耗过日本人,取得一个较为理想的和谈结果!

奈何,消息传到朝廷,光绪皇帝鉴于兹事体大而将情况汇报给慈禧太后,我们再来看下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光绪:儿臣给亲爸爸请安。

慈禧:起来吧,正是上早朝的时候,你不上早朝,上我这儿来干什么。

光绪:亲爸爸,今天早上,总署传来李鸿章的密电,日本人提出了合约条款,要求割地赔款,条件非常苛刻,亲爸爸,儿臣。

慈禧:小李子,昨儿个,我说这会儿要干什么来着。

慈禧太后归政光绪皇帝,绝对属于晚清时期最让人叫绝但又最让人无奈的操作,牵扯到利益,慈禧太后有权干涉一切朝政;牵扯到责任,尤其牵扯到身后骂名的关键时候,慈禧太后又有撇清责任的正当理由,我已经归政,你为何还要征求我的意见!

就马关和谈而言,赔款也就算了,反正清廷早就习惯了战后赔款的操作,但割地这种无法进入祖坟的操作,谁敢轻易吐口?谁下令,谁就必然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再也别想翻身!

所以,光绪皇帝再是着急,慈禧太后就是一个不理,甚至开始光明正大寻找理由搪塞光绪皇帝或者躲开光绪皇帝。

昨天计划今天这个时候要干什么呢?

李莲英当然不知道,因为压根就没有过这回事儿!

但慈禧太后可以临时想,可以临时安排一件赶紧离开的事情要办:

慈禧:赏菊,天儿凉了。

光绪:亲爸爸。

慈禧:我花开后百花杀。

光绪:亲爸爸。

慈禧:要说这个黄巢啊,他是个造反的,他这菊花诗呢还写得挺贴切。

什么叫“我花开后百花杀”?

菊花开后,其余诸等,尽皆凋零!

啥意思呢?

敲打,甚至带有明显的讽刺!

我归政以后,再也没人能够撑起朝廷,这些事情还要再请旨,真不知道你这个皇帝是怎么当的!

光绪皇帝当然明白慈禧太后的意思,但割地赔款如此重要,自己哪能说了算,还是要征求慈禧太后的意见:

亲爸爸,兹事体大,唯此为大,儿臣一定要请得懿旨啊。

再看慈禧太后,已经慢慢走出了寝宫,已经离开了光绪皇帝的视线,留给光绪皇帝一个背影,留给光绪皇帝一句不用说也能明白的话:割地卖国,千秋唾骂,你自己看着办吧!

憋屈,无奈,不甘,心酸!

落后就要挨打,我辈必须警醒!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