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神秘的包裹,一份尘封18年的亲情,一段意想不到的故事。国庆前夕,原本计划好的全家旅行因为一个突如其来的电话而取消,电话那头自称是我表舅的人,名叫陈宝才。这个名字如此陌生,我绞尽脑汁也想不起他是谁。
“墩子,我是你表舅陈宝才。”对方准确地叫出了我的小名,这让我更加疑惑。尴尬之余,我只能回应:“抱歉,我真的不记得你是谁了。”对方似乎并不介意,爽朗的笑声从电话那头传来:“唉,你不记得我很正常,咱们至少十多年没见过面了,当年,你们从老家搬走时,你还没上学呢!”
他对我的一切了如指掌,这让我不得不相信他的确是我的表舅。为了避免尴尬,我赶紧把电话递给了母亲。二十分钟后,母亲兴冲冲地宣布国庆假期取消旅游,要在家招待这位18年未见的表舅。我心里满是不解和抵触,18年都没联系的亲戚,突然出现会有什么好事?
看着父母为表舅的到来忙前忙后,我更加郁闷。“看你俩这么积极,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迎接外国友人呢!”我的抱怨引来了父母的不满,我识趣地带着女朋友离开了家。第二天晚上,表舅风尘仆仆地 arrived了。他穿着朴素,提着大包小包,俨然一副农民工的打扮。
母亲见到表舅,激动地泪流满面,两人紧紧相拥,这一幕深深触动了我。回家的路上,他们聊起了老家的种种,往事如烟,感慨万千。我从后视镜里看着三位老人,他们的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母亲紧紧握着表舅的手,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亲情的力量,即使多年未见,血脉亲情依然紧紧相连。
晚饭时,父亲拿出了珍藏多年的好酒,要和表舅一醉方休。表舅酒过三巡,突然哭了起来,他哽咽着说起了多年前父亲无偿赠送老房子给他成家的事情,这份恩情他一直铭记于心。父亲阻止了表舅继续说下去,两人继续推杯换盏,直到深夜才散。
表舅在我家住了三天,父母带他四处游玩,还给他买了一套西装。表舅穿着西装,自嘲地说:“我就是一个庄稼汉,穿这么贵的衣服去田里干活,岂不是糟蹋了衣服。”一句话逗得大家哈哈大笑。临走那天,表舅留下一个满满的编织袋,里面除了土特产,还有一个包裹,他特意叮嘱我们一定要打开。
回到家,强烈的好奇心驱使我第一个打开了包裹。里面的东西让我瞬间愣住了:整整齐齐的十万元现金和一封手写的信。信中写道:“大姐、姐夫,当年你们把老宅无偿送给了我,让我们刚结婚就有婚房住,这个恩情,我一辈子不会忘记。去年咱们老家这边拆迁,你家的老房子,一共得到二十二万的拆迁款,我觉得这里面应该有你们一份,所以这次来你们家里,我主要是给你们送钱来了,请你们务必收下,这样我心里才踏实。”
读完信,父母泣不成声,他们为有这样一位懂得感恩的亲人而感动。我也为之前对表舅的误解感到羞愧。这次经历让我对亲情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明白了“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真谛。
18年未见的表舅,带来的不仅是沉甸甸的现金,更是一份珍贵的亲情。这突如其来的举动,让我们一家人都感到无比温暖。这份跨越时空的亲情,究竟是源于血浓于水的羁绊,还是源于知恩图报的传统美德?又或许,两者兼而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