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真相快问快答(五):肺结节是否已经恶化可查可控不用焦虑

戴纪刚的笔记 2024-12-17 03:04:12

前两天有看到一个视频,是一位结友的日常分享,他在发现双肺多发肺结节后(其中包含较多的实性结节和部分磨玻璃结节),因对于肺结节的缺乏了解,陷入了极度的焦虑之中。在听信了一些错误的诊疗建议后,过早进行了单侧肺叶的切除(切了3个原位);随后不到12个月的时间里,对另一侧也进行了手术(1个微浸润,2个原位)。术后三年随访,发现仍有结节进展到了浸润性腺癌,无奈只能再一次踏上四处求医的路。

看的很痛心,原本可以简单处理的诊疗过程,却因为焦虑而走向了错误的方向,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时间,还耽误了病情的控制,最后还要承受反复的痛苦和折磨。诚然,肺结节出现变化之后的确会需要更高的关注和适时的手术治疗,但是这一切都是可查可控的,精准、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才是打破困境的关键,盲从与网络上错误的信息只会适得其反。

所以,我今天想给所有结友一个简单的概念,肺结节是否出现恶化,是可以进行筛查,还可以进行良好控制的,完全不需要过于焦虑,而去做了一些着急的决定。

首先要明确的一点,目前现有数据来看,肺结节最后确诊为肺癌的概率大约5-10%(良性病变长时间之后可能转化为恶性)。且当肺结节为1~4个时,原发性肺癌风险增大;结节数>5个时,肺癌风险反而下降,更大可能是肉芽肿性感染导致的结节。

同时要注意,浸润性肺腺癌就已经到了“肺癌”的阶段,属于肺腺癌较早的阶段。而微浸润肺腺癌属于浸润性腺癌的“早期”(所以我之前总是在说微浸润性肺腺癌是“早早期”肺癌)。两者一字之差,但是结果差别非常大。微浸润性肺腺癌治愈率在现有的临床数据来看无限接近100%(医学领域没有绝对100%),浸润性腺癌要根据具体的病理分析来确定。

那么我们该如何在早期可以分析出具体“风险”呢?下面我来给大家分为几个方面逐一讲述:

尺寸、密度是非常关键的参数

肺结节定义非常简单,肺部实质内源性,直径≤3cm的软组织病灶。在这个尺寸范围内,直径小于等于5mm的肺结节病灶叫微小结节,“绝对”的良性,发现以后不用特殊干预;直径大于5mm且小于等于1cm的肺结节病灶叫小结节,这个尺寸下的磨玻璃结节需要提高警惕,实性结节在没有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可以保持随访;直径大于1cm的肺结节需要保持定期的随访管理,并且保持与医生充分的沟通,来了解和控制结节的变化情况。

密度则需要结合结节的大小一起来进行观察和鉴别,因为肺结节在变化的过程中,相对变化趋势是一致的,就是随着癌细胞的不断增殖,结节会变得越来越“结实”,磨玻璃结节会向着“实性”去变化,实性结节会向着更加“实性”去变化。加上倍增周期的因素,就可以确定结节的具体情况(炎症结节倍增周期小于1个月;癌病灶倍增周期4-8个月;肉芽肿、错构瘤等良性病灶倍增周期大于18个月)。

综上所述,对于磨玻璃结节来说,尺寸在8mm以上,且平均密度小于小于-550;或实性结节尺寸在1cm以上,倍增周期4-8个月,则需要高度关注。

肿瘤标志物的分类和具体作用

肿瘤标志物是指肿瘤细胞在生长、发展甚至迁移的过程中产生并释放至人体的化合物;或机体本身对肿瘤细胞做出反应所产生的物质,它们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在肺结节的进一步的检查中有一定参考价值。

现在临床医疗中,主要是针对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鳞状细胞癌抗原SCC等几种来进行辅助判别(并不单纯依靠肿瘤标志物进行确诊,只说作为快速筛查手段来进行辅助检查,实际确诊还需要多项临床依据)。

癌胚抗原CEA(正常参考值为0~5ng/ml)作为最常用的肿瘤标志物,肺癌阳性率约为56%-80%。术前CEA浓度越低表明病期越早,转移/复发可能性小,预后好。一般手术完全切除的患者,CEA会在6周就恢复正常;手术有残留或微转移灶的,CEA会下降但无法恢复正常;姑息治疗的,CEA会持续上升。简单地说就是CEA浓度下降就代表着治疗有效(吸烟、腮腺炎、胃炎、慢阻肺等也会使得CEA升高,但是一般都小于20ug/l)。

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正常参考值为0.1~4ng/ml)是判断鳞状细胞癌的最有价值标志物,肺鳞癌阳性率约为70%,肺腺癌阳性率约为60%,大细胞肺癌阳性率约为75%。若肿瘤治疗效果好,该肿瘤标志物水平变化通常早于临床症状和影像学的变化。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正常参考值为0~16ng/ml)是检测小细胞肺癌的首选标志物,小细胞肺癌阳性率约为91%。鳞状细胞癌抗原SCC(正常参考值为1.5mg/l)是最早诊断肺鳞癌的标志物,也是一种特异性很好的标志物,肺鳞癌阳性率约46.5%。

随访管理优先级高于手术治疗

在肺结节的管理过程中,手术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但是一定要记住,肺结节的细致管理,才是将“诊疗”效果最优化的结果。因为不论做的多好的“假手术”,终归也是一场四级手术,对于身体带来的负担都是客观存在的。会对家庭、工作、生活带去一定的困扰(特别是对于年轻的结友来说)。

所以在结节表现正常的情况下,应该优先采取随访管理,可以对于肺结节做到非常准确的了解,控制其诊疗的节奏和实际(早期确定肺结节的性质,然后根据情况选择对应的检查、管理和治疗方式)。既可以让生活最优化,也可以让治疗最优化。良性结节“密切观察,长期随访”;恶性结节“高度警惕,及时手术”。

今天给大家讲了不少概念性的内容,核心目的很简单,没有针对具体的磨玻璃结节或实性结节,而是将其肺结节出现变化后得阶段进行“统一”叙述。想通过这样的内容,帮助那些对于自己结节特别担心,或是被网络上一些错误/不准确信息误导的结友们,可以放下焦虑,找回治疗的正确方向。

0 阅读: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