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致礼有多美?1956年和杨振宁旧金山留影,充满魅力比明星还漂亮

叨叨小科天下事 2025-02-22 03:44:47
文/历史勘探社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1956年的旧金山,在这座金门之城的一处码头上,杜致礼和丈夫杨振宁留下了一张珍贵的合影,此时的杜致礼29岁,面露微笑举止优雅大方,夫妻俩这时已经结婚6年了,依然充满甜蜜和幸福。

她的笑容很有魅力,小鸟依人的依偎在丈夫的旁边,看上去楚楚动人,一头卷发也衬得她成熟有魅力,这样的美貌可以说比当今的女明星还漂亮!

2004年,82岁的杨振宁先生和只有28岁的硕士生翁帆宣布结婚,这对年龄相差很大的夫妻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了大家热议的话题。

大家纷纷对这段不寻常的结合表示惊讶、好奇,甚至提出了种种疑问和看法。

杜致礼出生在书香门第,她是杜聿明的女儿,她的母亲曹秀清也是一位知书达理的女性,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杜致礼不仅聪明又有才华,而且温婉贤淑、善解人意。

杜致礼小时候那会儿,过得挺不容易,战乱连连,到了1944年夏天,她在广西全县的中正中学念完了初中,然后就去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附属中学继续上学。

那时候的她,哪会想到自己的人生将来会和一位特别厉害、年轻有为的学者绑在一起,这位学者后来还拿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他就是杨振宁。

过了两年,杜致礼因为成绩特别好,考上了北平辅仁大学的外文系,开始念大学了,但不幸的是,1947年她家里面出了些大事儿。

她的父亲杜聿明出了事情,加上本就患有肾结石的他,心情更加沉重,身体也日益衰弱,在那个夏天,杜致礼陪伴父亲前往上海治病,原本计划之后到美国进行进一步治疗。

但在上海治疗期间,由于种种原因,蒋介石阻止了杜聿明出国,这让杜致礼不得不改变计划,独自一人远赴美国求学。

那时候的杜致礼18岁,多亏了宋美龄的帮忙,她才能顺顺利利地进了美国特别有名的韦尔斯利学院,去学习她特别喜欢的英国文学,可没想到啊,命运好像又跟她开了个玩笑。

由于家庭经济状况恶化,资金供应突然中断,杜致礼面临着辍学的危机,为了不放弃学业,她不得不做出艰难的决定,转学到一所免学费的蒙特圣文森学院,继续追逐她的文学梦想。

这张照片中是1947年的杜致礼,她整个人非常明媚大方,而且看上去非常的青春,她的打扮也很是时尚,就光是站在那都散发着光彩。

杜致礼特别喜欢音乐,她原本是想学音乐的,但她老爸觉得,在战争和动乱不断的中国,学音乐“没啥大用”,“成为作曲家”这个梦想啊,就只能搁浅了。

她还喜爱欣赏雕塑,谈起雕塑,杜致礼可以如数家珍地谈论她喜欢的雕塑大师和他们的作品

杜致礼和杨振宁是一段师生恋,根据杨振宁的回忆,在那时的30名学生里,杜致礼并不显得特别出众,他甚至对她没有特别深刻的印象,更没考虑过会有情感上的发展。

一切在1949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一年,在美国的一家中国餐馆里,两人意外重逢。

自西南联大分别后,他们已经多年未见,而这次相遇,杜致礼展现出一种清新的气质,深深吸引了杨振宁,这次重逢,让两人都眼前一亮:杨振宁依旧聪明帅气、充满活力,而杜致礼则是美丽温婉、气质非凡。

没多久,他俩的感情就像春天的种子,不知不觉地就发芽开花了,杨振宁被杜致礼迷得神魂颠倒,每个周末都特意从普林斯顿跑到纽约去跟她见面。

在杨振宁还没去普林斯顿的时候,他特别尊敬的费米教授就提醒过他,说普林斯顿这个地方就像个封闭的“象牙塔”,老待在那儿可能会影响思想和学术的进步。

费米建议他在那里研究一两年后,应该换到更开放、更有活力的环境中去,此时的杨振宁已经被爱情冲昏了头脑,完全忘记了恩师的这番话,一心只想着怎么方便和杜致礼见面。

就这样,没过多久,在1950年8月26日这一天,杨振宁和杜致礼在纽约举办了他们的婚礼,正式结为夫妻。

结了婚以后,杜致礼才算真正转换了身份,家里的大事小情,包括带孩子,都是她一个人在忙活,孩子们小的时候,吃喝拉撒、上学学习,啥都得靠她。

第二年,夫妻俩就有了第一个孩子,是个挺招人喜欢的男孩儿,按照咱们中国的老规矩,杨振宁给老家的老爸写了封信,让他给孙子起个名儿。

杨武之老爷子别提多高兴了,他给这个杨家的大孙子起了个名叫光诺,意思就是希望他能带来光亮和承诺,当时老爷子可没想到以后会发生什么奇迹。

过了几年,杨振宁居然拿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了第一个得这个奖的中国人,这件事让人又激动又开心。

12月10号,杜致礼跟着杨振宁一起去了瑞典的斯德哥尔摩音乐厅,参加诺贝尔奖的颁奖典礼。

到了晚上,瑞典的国王,就是古斯塔夫六世·阿道夫,他还亲自挽着杜致礼的手,一起出现在了斯德哥尔摩市政大厅的晚宴上,场面可隆重了。

1950年,杨振宁还是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里专心搞科学研究,到了1952年,因为他工作表现特别出色,研究所所长奥本海默就聘请他做了永久研究员,这意思就是说他可以一直在这个研究所里工作下去了。

在那个研究所里,人虽然有一百多,但是能当上永久研究员的可就那么二十个人。

而且里面搞物理的就更是屈指可数了,只有五个,杨振宁就是其中之一,这事儿足以说明他在学术界的地位那是相当的高,真的算是出类拔萃了。

在和杨振宁相伴的婚姻中,杜致礼为杨振宁生下了三个孩子,杨振宁曾说:“她陪伴了我53年,直到2003年她75岁的时候因一种很难治疗的疾病去世。”

03年杜致礼去世,04年,杨振宁宣布订婚,短短一年时间,结果物是人非,不过,对于丈夫杨振宁的第二任妻子翁帆,杜致礼却也见过,并对翁帆表示满意。

1999年的时候,汕头大学办了个学术会议,杨振宁和他老婆杜致礼一起去参加了,学校为了招待好这些客人,就安排了一批大一的新生来给他们当向导,翁帆就是这些向导里的一个。

当时的翁帆在大学读一年级,她负责杨振宁夫妇等人的接待工作,作为一名英文系学生,翁帆英文说得非常流利,而且漂亮活泼,杨振宁曾表示:“我和杜致礼都觉得这个女孩子很好。”

根据翁帆同学的描述,翁帆的个子刚刚好,不算高也不算矮,身材特别苗条,皮肤白白的,眼睛大大的,亮晶晶的,看起来特别有神。

她说话声音轻轻的,很温柔,从小就像个可爱的洋娃娃,有着很多男孩子心里那种梦幻般的感觉,她总是给人一种好像永远不会长大的印象,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还要小几岁呢。

翁帆家在广东潮州,家庭条件还不错,生活过得挺滋润的,从小到大都没怎么为吃穿发愁过,这样的生活环境让她身上有种特别的气质,就像是不沾灰尘、不懂人间烦恼一样。

在同学们眼里,翁帆是个纯洁善良、落落大方的女孩,说话总是细声细气的,所以杨振宁教授喜欢她也是挺自然的事情。

离开汕头之后,杨振宁夫妇和翁帆有一段时间没怎么联系,甚至有好几年都没有对方的消息了,但翁帆后来考上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翻译系。

在准备毕业论文选题时,她本来挑了个和杨振宁有关的题目,还给杨振宁发了封电子邮件,不过最后,翁帆并没有真的写这个题目。

尽管如此,翁帆和杨振宁一家还是保持着每年互寄圣诞卡片的习惯,到了2004年初,翁帆寄来的一张贺年卡深深打动了当时正沉浸在失去妻子杜致礼的悲伤中的杨振宁。

“我收到贺年片之后,马上给她打电话,让她来香港看我。”几个月后,“杨振宁与翁帆结婚”的消息就已经路人皆知了。

杨振宁和翁帆决定结婚后,才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远在美国的孩子们以及弟弟妹妹,家人们听后都送上了真挚的祝福,也是从这时候起,科学家身份的杨振宁似乎更多地出现在了娱乐新闻里,原因就是他娶了小他56岁的翁帆。

杨振宁也非常配合媒体,他每次出现在公众场合,都会带着翁帆,两人手牵手,眼神里充满爱意,在他和翁帆的许多合照中,杨振宁对翁帆爱意满满的眼神,是掩盖不了的。

不管经过几年,杨振宁依然毫不吝啬地表达对翁帆的爱意,他常常很认真地谈论翁帆,谈论他们的爱情,甚至还考虑到了自己离开后翁帆的生活安排。

“她是上帝给我最后的礼物,”翁帆和杨振宁之间,是爱吗,或许尊重和崇拜大过于爱,杨振宁和杜致礼相濡以沫大半辈子,可能杜致礼也不会想到,自己的丈夫会和当初那个彬彬有礼的接待学生在一起了。

参考信源:

中国经济网——杨振宁的婚恋:两任妻子都是学生(组图)2008-10-01

汉网-武汉晨报——杨振宁:两次婚姻都是师生恋 念前妻惜翁帆(图)2008-10-08

新京报——杨振宁翁帆11月电话订婚 回顾杨振宁三色恋情2004-12-17

1 阅读:59

叨叨小科天下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