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风暴之下,中国汽车只能进,不能退!

车中自有真功夫 2025-04-14 16:10:46

当美方悍然发动新一轮贸易制裁,一场新的贸易风暴正朝全球汽车行业席卷而来。

4月10日起,中国对美国原产进口汽车加征84%的高额关税,这不仅让平行进口渠道和豪华车市场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更为中国整个汽车行业的产业链和供应生态敲响了警钟。

媒体报道称,目前数以千计的汽车为免被征收关税,滞留在美国港口暂停装运。如果接下来的关税政策没有变化或甚至愈发严厉,多个港口预计将被大量进口车挤满。

诚然,这场贸易风暴带来的冲击已不仅限于港口积压和进口渠道的短期混乱,更加严峻的考验还在后面。

对整车进口业务而言,短期内价格飙升、经销商观望情绪加剧几乎已成定局;而对于深嵌全球化分工的汽车产业链来说,原材料和关键零部件的跨境流通成本也将显著增加。

然而危机之下亦藏机遇。

进口车市场短期震荡的同时,中国汽车的海外出口布局却未必受损。对中国汽车来说,快速审慎地重新布局未来全球化发展的战略路径,无疑是当下重要的一大课题。

(1)关税剧增,短期阵痛,长期布局调整

4月10日起,中国对原产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84%的高额关税,汽车行业首当其冲。众多进口品牌尚未消化政策的冲击,市场已经出现明显的震荡。

以奔驰、宝马、林肯、福特、特斯拉等品牌为代表的美国原产进口车型,面临严重的价格压力。

据天津港平行进口渠道反馈,部分热门车型如福特F-150猛禽、林肯领航员等已迅速出现价格上涨趋势。

从短期来看,此轮关税加征将极大冲击平行进口车渠道及豪华进口车市场。

平行进口经销商的经营模式本就利润空间狭小,高额关税进一步压缩其生存空间,大量经销商陷入进退两难的局面。

虽然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设立了“在途货物”免税缓冲期,但窗口期极短,大量库存未能及时入境,成本急剧攀升。

从长期来看,此次关税事件或促使进口车企重新审视中国市场布局战略。

参考此前美国针对全球加征25%汽车进口关税所引发的连锁反应,当时的德国大众、奥迪、捷豹路虎、Stellantis等国际巨头迅速关闭工厂或停运出口,其后果不言自明。

如今84%的超高税率,显然更具破坏性,预计短期内中国进口汽车业务将大幅萎缩,渠道生态重构已不可避免。

然而,更深远的影响来自于汽车产业链。

汽车生产本质上是全球化分工协作的结果,不少关键零部件源自不同国家,尤其一些核心电子零部件和高级材料,不少仍需要从美国进口。

这一轮大幅增加的关税,不仅提高了整车进口成本,也将显著影响进口零部件价格,进而增加本土车企的生产成本。

考虑到目前汽车行业利润本已微薄,突如其来的高成本无疑会进一步加剧中国车企的经营压力。

从长期来看,车企势必会重新审视自己的生产布局与供应链结构。

正如德国汽车制造商面对美国关税时所采取的应对措施一样,中国的车企也需要考虑更多的“本土化战略”,包括在中国乃至亚洲其他国家寻求替代供应链,降低对于美国产品的依赖程度。

最近,有消息传出小鹏或购买华为昇腾芯片加码数据中心算力基建,为智驾端到端范式研发做储备,或许就是一个具体表现。

此外,终端消费者的观望心理将持续一段时间。

部分平行进口经销商表示,“现在订车风险巨大”,绝大多数进口商都在谨慎等待政策进一步明确,终端消费市场的恢复仍需时日。

(2)对中国品牌来说,危机有限,新能源潜藏新机遇

与进口市场的剧烈动荡不同,中国汽车出口业务受此次关税事件的冲击较为有限。

乘联会的分析指出,中国汽车出口美国占比微乎其微,尤其自主品牌几乎没有进入美国市场,因此本次美国加征的关税,对中国自主品牌整车出口的直接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但不容忽视的是,美国关税政策的连锁反应可能在短期内影响部分中国品牌在海外基地的投产建设进度。

面对全球贸易摩擦频繁发生,中国品牌车企需要重新评估全球布局策略,尤其是针对受贸易保护主义波及的区域,慎重考虑基地布局。

尽管如此,从中长期看,此次事件或将进一步推动中国汽车品牌的全球化进程。

尤其随着“一带一路”和全球南方国家市场合作的深化,中国汽车产业依旧大有可为。正如乘联会指出,未来中国品牌汽车的全球战略应聚焦于当地有明确需求的乘用车型,积极推动新能源车型的本地化生产与市场普及。

同时,也需关注全球南方国家对燃油车的需求,中国品牌应充分发挥在产业链整合及节能减排领域的优势,以差异化竞争策略扩大市场份额。

事实上,中国汽车品牌近年来在海外市场表现突出,2024年中国汽车出口已达到空前规模,超过64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成为最大亮点,累计出口量201万台,同比增长12%,表现出极强的全球竞争力。

此外,对于新能源汽车市场,这一轮贸易摩擦带来的负面影响可能相对较小。

例如以特斯拉为代表的美国原产电动车进口规模有限,多数畅销新能源车型已在中国实现本土生产,相关产业链本地化程度较高,这或许会促使更多进口品牌加快中国本地化布局的速度,反而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完善与提升。

这表明,尽管美国市场波动频繁,中国汽车品牌仍具备强大的海外市场竞争力和布局优势。

(3)功夫拍案

归根到底,这一轮关税冲击虽然剧烈,却也是中国汽车行业反思与成长的契机。

在危机之中,更为清晰地认识到供应链安全、本土制造能力、国际市场多元化布局的重要性,是整个汽车产业成熟的必经之路。

未来,中国汽车产业应借此契机,加快产业链整合和全球化布局步伐,强化自身供应链安全与稳定性,尤其要在新能源技术与燃油车节能减排方面进一步提高全球竞争力。

关税壁垒是暂时的,但全球市场需求长期存在,中国汽车行业完全有能力在全球贸易摩擦不断的背景下,继续迈出稳健而有力的步伐。

0 阅读:0

车中自有真功夫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