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媒体盛传上汽将于4月10日发布尚界的消息,让上汽一场关于品牌和技术的全新发布会,牵动着汽车业、科技业以及资本市场的神经。

尽管在即将到来的“上汽之夜”车展预热活动中,我们或仍难一窥“尚界”首款新车的真面目,但可以确定的是,关于“第五界”的发布,将很大程度上决定上汽,能否真正找回那个曾经站在技术和市场之间游刃有余的自己。
事实上,最近上汽集团发布的最新一季度业绩预告已经透露了转型初见成效的积极信号: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为30亿元到32亿元,同比增长10%到18%。

公告显示,业绩提升的主要原因,正是上汽过去一年深入推进的全面深化改革、内部业务的整合以及降本增效战略的逐步显现。
具体来看,今年一季度整车批发销量达到95万辆,同比增长13.3%,经营回升的态势明显,上汽正在以良好的开局迎接下一阶段的战略落地。
在功夫汽车看来,“第五界”尚界品牌的意外浮出水面,远不只是简单的商业合作故事——它所承载的,是上汽集团借华为体系推动自身转型的深层思考与战略野心。

从市场表面看,这场合作并不难理解:华为在智驾、智舱方面具有领先能力,而上汽拥有成熟的工程体系、成本控制和产业链整合能力。
然而,更耐人寻味的是,在尚界诞生背后,上汽所发生的一系列变革——从观念转型、组织调整,到深度学习华为的IPD(集成产品开发)流程和IPMS(集成营销销售)体系。
在众多“界”中,尚界可能是最“低调”的那个,但从合作逻辑、产品规划、组织演进乃至对上汽未来战略的影响来看,它却可能是最重要的那一个。
接下来,在尚界的“真身”尚待揭晓前夕,我们将从其为何而来,要到哪去,以及对上汽的意义等维度,来探讨在当下产业变局中,上汽X华为到底意味着什么。
(1)“尚界”诞生的两重逻辑:是“补位”也是“新定位”
从目前披露的信息看,尚界的首款车型将定位于紧凑级SUV市场,起售价或控制在17万元左右,动力形式覆盖纯电和插混,预计搭载华为智能座舱和智驾能力,有望成为鸿蒙智行体系下首个“20万元以内”的走量产品。

这个价格区间,意义不言自明。
过去一年里,鸿蒙智行在智能高端市场建立起了极强的品牌势能。问界M7一度成为月销爆款,智界S7、M9也在智能体验层面拉高了行业天花板。
但问题在于,高端智能并不能承载品牌的体量野心。2024年鸿蒙智行销量约44.5万辆,而2025年的目标是冲击百万辆——没有“低价走量车型”,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尚界,正是鸿蒙智行“销量闭环”的最后拼图。

余承东的“只做四界”或许并未说谎,尚界的身份可能确实不完全归入鸿蒙智行主线,但它的使命,却是为鸿蒙智行扫清“普及智能化”的结构障碍。
从这个意义上说,尚界不是一个例外,而是一个“超级底座”。
而对眼下正处于转型深水区的上汽集团来说,尚界品牌的到来,本质上是其在寻找自身全新定位的缩影。
过去40年里,上汽集团被业内称为“合资教科书”,与国际车企长期合作,积累了庞大的产业链与制造经验。
然而,合资文化也让上汽在新兴智能汽车时代的产品定义能力逐渐显得迟缓。
正如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所坦言:“合资合作的文化,使我们在产品定义能力上有所缺乏。”意识到问题所在,上汽选择主动改变。
与华为的合作,不是简单找来供应商,而是主动放低身段,深入学习华为成功的IPD和IPMS体系,尤其是IPD体系对产品定义能力的强化作用。
此次尚界品牌开发过程中,上汽已经开始将华为的方法论真正落地:例如企业抽调大量年轻干部,直接进入项目一线,学习如何以用户为中心重新定义产品、打磨流程等……
这次尚界的问世,更像是上汽主动迈出舒适区、向内“重新编程”的第一步。
(2)尚界要到哪儿去?上汽想籍此干什么?
事实上,尚界品牌的诞生并非上汽首次与华为展开深度合作。今年早些时候,上汽奥迪A5L就凭借与华为智驾的结合,成功打破了外界对于传统燃油车“智能化落后”的固有认知。
作为全球首款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的燃油车型,上汽奥迪A5L不仅采用了奥迪全新PPC平台,更融合了华为的高阶智驾系统,实现了燃油车与电动车智能化能力的“平权”。
这意味着上汽已初步证明了自身在技术整合、平台融合以及智能驾驶方面的深厚实力与落地能力。

可以说,尚界的发布,是上汽在奥迪项目经验基础上的进一步延伸。这一次,它希望通过与华为更紧密的合作,将这种高阶智能驾驶能力进一步“降维”,并真正推向更主流的20万元以下的大众市场。
而且,尚界定位于20万元以内市场,不仅填补了鸿蒙智行的价格空白,更重要的是,它为上汽带来了华为体系化的创新机制。
上汽更希望借尚界打破长期以来内部部门之间的壁垒与低效协作,将华为强调的客户导向、快速迭代和精准定义能力,真正融入自身的组织血脉中。

这种组织层面的深刻变革,才是尚界品牌的终极目的地。
去年以来,贾健旭在集团内部掀起了一场改革风暴:将自主业务各板块合并为“大乘用车板块”,并成立执管会进行集体决策,提高内部协同效率;进行63位中高层干部调整,彻底打破过去各自为政的壁垒。
以尚界为例,从产品定义阶段开始,上汽的研发、营销和销售人员就提前协同,共同定义产品方向。
换言之,华为与上汽联手打造20万元内智能车型,不仅将鸿蒙智行的能力从高端市场带向更广泛的主流人群,也给了上汽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战略落地”机会。
事实上,近两年贾健旭履新上汽集团总裁后,提出的核心问题便是:上汽的下一个护城河在哪里?答案显而易见,便是智能化。

从飞凡到智己,上汽自主板块虽然已经布局智能电动车多年,但在真正落地层面始终不够理想,尤其在消费者的认知层面,缺乏足够清晰的品牌标签。
此次与华为合作打造“尚界”,是上汽真正意义上的首次将智能化能力,以具备大众化价格区间、市场竞争力的产品,直接推向主流市场。

简而言之,尚界的使命,就是让上汽真正拥有能与当下主流智能品牌对抗的产品定义和市场穿透能力。
正因如此,尚界的发布才格外值得关注。
与此同时,我们也能预见的是,尚界也或将成为鸿蒙智行体系探索智能驾驶“平权”的重要试验田。
因为通过与上汽合作,华为智驾与智舱能力的成本控制能力将接受市场最严格的考验。
(3)功夫拍案
功夫汽车认为,“尚界”的意义远非再造一个新品牌那么简单,而是上汽对“如何更好定义未来汽车”的一次全新思考与行动。
从这个维度来看,“尚界”或许会成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上汽所有产品战略落地的一个重要样板。
而对鸿蒙智行而言,这次合作的关键,不是谁能够跻身于其体系之中,而是谁能帮助它真正实现智能化体验在20万元以内市场的规模化落地。
这也正是为什么,在“上汽之夜”前夕,我们即便还无法看到尚界的产品细节,但却仍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上汽战略转型的紧迫与决心。
加上激光雷达吧
“与华为的合作,不是简单找来供应商,而是主动放低身段”把自己看的多高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