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指数表现平平,但赛道行情如火如荼,个股表现精彩纷呈,真的是新年新气象!全球投资风向正在吹向中国,A股港股联手表演。中期来看,A股港股都还极具潜力。但短线要注意点了,盘面出现三大信号,接下来行情会分化,高低切换要不要考虑一下呢?
爱粉们,精彩分享准时送达!先赞后看,投资大赚!
一、市场动向及题材热点
盘面三大信号:
一是数据算力出现放量滞涨,要提防短线调整。在一大波上涨之后,出现放量滞涨,通常是即将变盘信号,后面要观察成交量能否继续放大,如果接连缩量,那么这波急速上涨就会告一段落,后面会进行一段调整。
二是AI应用加速落地,行情逐渐扩散到应用端。科技赛道的炒作节奏很清晰,先是Ai驱动下的硬核科技行情,接着扩展到机器人,现在又扩散到AI医疗,未来很可能还会扩散,比如AI教育、AI交通等等。这是好现象,说明科技行情正在形成内部轮动,在向纵深发展。
三是传媒跳水,龙头巨震。光线传媒盘中出现天量巨震,短线要注意点了,连续大涨之后不宜接飞刀!当然,艺高人胆的,当我没说!
二、实盘操作与下步计划
今天操作了一波:加仓中证A50、科创成长、智能制造,减仓中证数据、精准医疗,下步准备低吸中证A500、科创50、大消费。科技及医疗如有回调会把高抛的筹码再逐步接回,黑马在这两大赛道上的布局都是中长线投资。小幅止盈是为了保住一部分投资成果,牛市距离结束还早,现在还不是全面撤退的时候。
1、中证A50
最近赛道行情渐入佳境,但核心资产四平八稳。科技板块最近有点过热,但中证A50并没有超买,现在仍处于大底部区。从历史行情规律来看,牛市就是轮涨的过程,一时没有大涨的赛道最终都要涨上两三轮。
基于行情节奏和持仓安全边际考虑,黑马着手调整操盘策略,逢高止盈部分科技筹码,逢低加仓中证A50、消费等还没有大动的标的。
中证A50由50只最具代表性的行情龙头组成,是中国核心资产的代表性指数,具备良好的长期投资价值。
目前,A股正处于新一轮牛市的初中期,未来还有良好上行空间。于是黑马选择中线周定投。

技术走势上,依托橙线支撑做大震荡,为中线突破积蓄力量,半年线、年线均已走平上翘,中线趋势转好。短线或有震荡,但中线大方向向好,今天按计划定投加仓。如有大的调整,准备加倍定投。
2、智能制造
2024年,科技行情大放异彩,AI成为全球关注焦点。2025年,机器人出圈,科技赛道再添一员猛将。全球资本市场上,围绕AI和机器人的题材行情此起彼伏。本周科技赛道有所分化,短线波动加剧,科技行情到头了吗?当前行情该如何应对?是止盈离场,还是逢低加仓?黑马给爱粉们聊一聊操盘思路。
以史为鉴知未来!当我们看不清前行方向时,不妨回头看看走过路。人类社会之所以总体是向前发展,就是因为人们总是沿着历史发展轨迹、借助前人成果,加上主观能力性与新的发明创造,探索未至之境。这一规律在股市中同样适用,只不过是以不同形式、不同路径展现出来而已。

上一轮牛市中,国证半导体芯片指数上涨行情持续了144周,最大涨幅445%,经历了5波上涨才彻底结束。

当前这一轮牛市,国证半导体芯片最大涨幅仅有102%,不足上轮牛市的四分之一,上涨空间不到位;上涨周期仅53周,不足上轮牛市的二分之一,上涨时间也不到位。
上轮牛市,科技行情核心逻辑是国产替代与高景气度驱动。这轮牛市,科技行情的核心逻辑是技术革命、自主可控、行业复苏三大驱动力,投资逻辑比上一轮牛市还要硬,行情力度与空间会不会超越上一轮牛市,暂时不好断定,但一定不会太小,至少以目前的涨幅和上涨时间还不足以透支这轮科技行情的潜力。因此,黑马认为科技赛道中线行情依然有良好潜力。若近期出现较大回调,准备低吸加仓。
3、科创成长
最近科技行情表现非常强,多个细分赛道创出这轮牛市新高,算力、数据、机器人你追我赶热闹非凡!
从最近的盘面来看,AI炒作逐渐由硬件端扩散到应用端。于是,最近中证数据、中证软件一路大涨创新高,而半导体芯片表现相对滞后。近几日又扩散到AI医疗。从轮动节奏来看,数据、算力、软件涨过了一大波,等它们分化的时候,震荡比较充分的半导体芯片及AI应用新生题材(如AI医疗)有望接力,形成科技赛道的内部轮动。在政策支持、题材驱动、人气聚焦之下,科技行情大有可能贯穿整个2025年。
但我们要看到,科技行情短线已超买,要适当提防一下接下来分化。盘面上也有分化苗头初现,中证数据高位大幅跳空高开放巨量,有多头力量用尽之感,如果后面接一根大阴线,短线就有可能会调一波。出于仓位安全边际的考虑,今天继续减仓中证数据,上车相对滞涨和低位的科创成长指数。
一是位置低、性价比高。前面这轮熊市最大跌幅高达69%,估值水分挤压彻底,调整极其充分,这波科技行情中相对滞涨,指数位置距离上轮牛市高点有86%的空间,中线性价比很高。

从技术走势来看,在白线处的共振压力位下放量震荡,消化上方套牢盘,积蓄上攻力量,有借助一年一度春季行情向上突破的可能。
二是具有“硬科技+高成长”双重属性。成分股覆盖半导体、光伏设备、生物医药等高景气赛道,前三大行业(电力设备、半导体、电池)合计占比近70%,集中布局科技前沿领域。指数编制时采用成长因子(如营收、净利润增速)选股,具备很高的长期成长性,在流动性宽松或市场估值扩张阶段表现优异。
三是市值分布均衡,兼具龙头与潜力股。指数成分股平均市值约217亿元,200亿元以下企业占比超30%,覆盖中小盘高成长股与千亿龙头(如天合光能、晶科能源),兼具弹性和稳定性。
最后还请大家顺手点个赞,给个鼓励支持,万分感谢!
以上内容仅为个人观点,不具任何指导意义、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提及个股基金仅为记录市场观点和实盘操作过程,为日后创作积累素材,不做任何推荐,请勿盲目跟进。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投资者应注意市场波动风险。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