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听老太太说大娘子有福,才知她为何让长柏娶康姨妈的女儿

艳儿影视札记 2025-02-20 05:38:05

盛纮当年为长柏选老婆的时候,可是没少花心思。

长柏那个时候已经做了庶吉士,也就是翰林学士里面的佼佼者。长柏刚入职的时候,大娘子还嫌这是个低等的苦差事,没少给盛纮脸色看。

可是她不知道,宋朝有个惯例:非进士不入翰林院;非翰林不入内阁。因此,庶吉士也被称为“储相”。换句话说,长柏现在做了庶吉士,以后就有可能平步青云,直入内阁掌权。

虽然长柏自己有本事,盛纮在朝中也算是有点官声,可他的官毕竟小,而且也到了岁数,估计没什么上升空间了。要想给长柏更多的帮助,只能靠未来的丈人家。

01

按说为孩子说亲的事情,本该由大娘子操持,可是盛纮知道,这次自己绝对不能放手。大娘子早就跟康姨妈说好,要让允儿嫁过来。可那康家看着体面,其实就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

当年,康姨父的家世,比盛家不知道高出多少。可是现在,官比盛纮小很多不说,还整天花天酒地,不干正事。

前几年,康姨父在给父亲丁忧期间,竟然生了好几个庶子庶女,被御史台参了一本,直接被撸了官,他也不着急,也不想办法,就安心靠着康姨妈的嫁妆度日。

要真是找这样的亲家,不仅一点光都沾不上,搞不好自己家还得倒贴。盛纮光是想想就一身冷汗,赶紧找老太太商量,火速定了海家。

大娘子一看,选儿媳妇自己竟然不知道,就跟盛纮大闹了一场,还告到了老太太面前。老太太看着这个糊涂的儿媳妇,知道她不同意海氏,无非就是觉得海家地位太高了,怕拿不住这个儿媳妇,可又不好直说,从长柏的未来、盛家的荣耀,一直说到她这个婆婆的尊贵体面,这才把局面稳定住。

02

海氏的陪嫁十分丰富,家具包括床桌椅屏,全部是清一色的上等红木;衣料足足有几十大箱子;还有各式摆设装点,几百亩田地和不知道多少家的铺子。可即便是这样,也没能逃脱被婆婆收拾的命运。

在大娘子眼里,自己的长柏,即便是公主也能配得上,一个海家的嫡女算什么。

婚后第二天,长柏带着海氏来给父母请安,大娘子用很高贵的神情给了海氏一个红包。在盛纮的眼神轰炸之下,才不情愿地从手上又褪了一只羊脂玉的镯子给她。

本来,大娘子是想继续端婆婆架子的,可后来发现,根本就没有这个必要。海氏实在是太“懂事”了。

每天从早上睁开眼,到晚上闭上眼,一直在大娘子身边伺候着。婆婆吃饭,她就布菜;婆婆喝茶,她先试冷热;婆婆洗手,她就端水递毛巾;而且,始终面带微笑,没有流露过一丝不情愿的神色。

有时候,大娘子没事找事训她两句,她也全盘接收,还热情地感谢婆婆的指点。

只不过,这种好日子没过几天,大娘子就开始心里发虚。

03

她从小跟着叔叔婶婶长大,基本是要什么有什么,从没受过一丝的委屈;后来,回到王老太太身边。为了弥补这么多年缺失的母爱,王老太太也不大管她。嫁入盛家以后,老太太也没有摆过婆婆的谱,她真是没怎么正儿八经当过儿媳妇。

现在有这么个正面教材摆在自己的面前,真的是浑身难受。加上盛纮动不动就在她跟前说:“你看看你的儿媳妇,再看看你当年!”巴拉巴拉一通下来,着实有点受不了。

更狠的还在后面呢!

大年三十那天,盛家齐聚在一起吃年夜饭。不管长幼,都坐在桌前把酒言欢,只有海氏忙得像个陀螺一样,连凳子的边都没挨着。

老太太看了一眼忙碌的海氏,看似无意地对大娘子说了一句:“你比我有福气,是个有儿媳妇命的。”

这句话,把大娘子吓得冷汗直流。过了十五,就暗示海氏以后不用在自己跟前伺候了。海氏装听不懂,依然如故。过了几天,大娘子又把意思挑明了。海氏仍然不同意,还涕泪横流问自己是不是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够好。

大娘子实在没招了,下了死命令,以后就去老太太屋里伺候吧!这件事,才算告一段落。

04

其实,海氏哪是想要做个“贤惠孝顺”的儿媳妇。只不过是长柏知道自己母亲的脾气,怕媳妇受气,这才给她支了这么个招,并且跟她保证,最多就累半个月。

我们经常说顺势而为,对人也是一样的。当对方跟你有冲突的时候,别急着把矛盾放大,而是把对方最在意的东西放大,或许也能有不一样的收获。

0 阅读:1

艳儿影视札记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