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为什么是中国》、访永城淮海战役陈官庄纪念馆有感

新晴宁陵 2024-11-12 20:38:57

高会鹏

一、书香政协读书活动中的感悟

一年来,积极参与书香政协相关读书活动,通过深入研读金一南的《为什么是中国》,犹如开启了一段探寻中国近现代发展脉络的深刻旅程。这本书从历史的纵深出发,剖析了中国在近现代面临重重困境却能一次次奋起、突破,最终走向复兴的诸多缘由。

在读书活动的交流探讨中,我愈发认识到,中国一路走来的不易。

从近代被列强欺凌的屈辱,到无数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的苦苦求索,再到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开启波澜壮阔的革命、建设与改革征程,每一步都写满了坚韧与拼搏。

金一南将军在书中以详实的史料和深刻的分析,让我们清晰看到中国在历史洪流中的挣扎与崛起,这让我在政协读书活动的氛围里,更加坚定了对国家发展道路的信心,也深感我们肩负着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凝聚共识的重要责任。

二、参观永城淮海战役陈官庄纪念馆的触动

走进永城淮海战役陈官庄纪念馆,那一件件陈列的实物、一幅幅珍贵的照片、一段段生动的讲解,仿佛将我带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中的一场关键战役,其惨烈程度与重要意义都深深震撼着我。2009年,我亲身参与商丘日报策划的大型采访活动“淮海战役故地行”,从打响淮海战役第一枪的地方——虞城县张公店开始,转战采访商丘、永城、徐州等多个地方,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寻访淮海战役故地,采访参加过淮海战役的老军人,以及目睹过淮海战役的普通老百姓,挖掘鲜为人知的战斗细节,重现恢宏壮观的战争场面,同时展现60年来淮海故地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以此告慰英灵,启迪后人。至今,当时采访的情景仍历历在目。

今天在这里,我又看到了解放军战士们为了胜利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的英勇身姿。他们在冰天雪地中奋勇作战,缺衣少食却有着钢铁般的意志。而人民群众对战役的全力支持更是让我动容,那是真正的军民一心,推着小车、抬着担架,源源不断地为前线提供物资和人力保障。由此,又让我想到了咱们宁陵县张弓镇小吕集村的淮海战役后方救治站旧址,我们梨乡人民也奋勇参与到了淮海战役之中,并做出了积极贡献。

结合《为什么是中国》中所阐述的,正是有了这样一支有着坚定信仰、顽强斗志的人民军队,有了广大人民群众坚定不移的支持,中国共产党才能在一次次战斗中取得胜利,进而推动中国革命走向成功。在纪念馆里,我深切感受到这种力量的传承,它从过去的战争年代一直延续至今,成为中国不断发展的坚实根基。

三、两个活动结合的深刻体会

将阅读《为什么是中国》与参观淮海战役陈官庄纪念馆的经历相结合,让我对中国的发展有了更为全面且深刻的认识。

书中所讲的理论、历史分析,在纪念馆的实地感受中得到了生动的印证。中国之所以能从积贫积弱走向繁荣富强,是因为有着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引领,有着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精神脊梁,还有广大人民群众始终如一的拥护与参与。

在如今的时代,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我们更要传承和弘扬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过读书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在履职过程中更好地反映社情民意,为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也要将这些历史故事、精神内涵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的过去、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并携手为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努力。

总之,这次读书活动与参观纪念馆的经历,让我在《为什么是中国》的指引下,对国家、对民族的发展之路有了更深的感悟,也更加明确了自己在新时代的责任与使命。

0 阅读:2

新晴宁陵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