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世纪的意大利社会中,使用雇佣兵的现象非常普遍,他们属于特殊的兵种。
他们上战场杀敌,并不是为了“忠君报国”的信念和一腔爱国热血,而是为了获得雇佣者分发给他们的军饷,依靠军饷来度日的军人。
因此关于历史上意大利这个时期的雇佣兵,从不同角度上有着不同的理解,大致上便可以围绕着其特殊性来展开层层分析。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38c983c9245a1e9096fe300a9e6e89a3.jpg)
从欧洲的中世纪晚期到近代早期,雇佣兵曾一度作为欧洲最重要的军队类型,并且还存在了很长一段时间。
在这一时期的欧洲地区邦国林立,各地区首领间纷纷攻城掠地,社会秩序动荡不安,人们的思维意识也被束缚在刻板的宗教世界中,是欧洲历史上的“黑暗时代”。
此时的统治者们不仅要尽可能地获取更多资源,还要作好随时接战,保卫自身利益的准备。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8e16c28a6a70f5f90a700af406219773.jpg)
而国家正式编制内的骑士和士兵,便很难同时支撑起这项繁重的任务,因此雇佣兵的角色也开始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他们常常是由一些无家可归的流浪者,或是因兼并战争而失去国籍的士兵组成,当然这其中也存在少数人,是专门以当雇佣兵来作为其职业的。
他们的任务,便是上战场作战和打击雇主的敌国,并且随时听从雇主的调令,从而获得一定的钱财和报酬,来获得维持生活的物质条件。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af3cf0cd5000155fe224b81da86cc348.jpg)
而且战场上一些高危的军事行动,也落在了雇佣兵的身上,因为雇主常常是一些国家的首领,他们只需要花费相应的钱财,就可以使用到多余的兵力,让本国的士兵数量有增无减,从而让自身的战斗力和伤亡率保持在其理想水平。
由于这一时期社会环境的特殊性,雇佣兵的需求也再不断地扩大,渐渐地成为了各国的一种军事群体参与到军事和战场上来,不可否认的是,使用雇佣兵参与国家战争和守卫,对于其雇主而言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手段。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fadc3e3f83f6466fe725a5e927e96bea.jpg)
在马基雅维利所著的《用兵之道》一书中,他曾提到说“雇佣兵群体由于是一群无编制闲散组织,其目的也只是要获得雇主的钱财,在战场上不流血,杀敌更是不会拼尽全力。总而言之便是不为雇主卖命。”
实际上他对当时雇佣兵战斗行为的概况并不了解,因此产生了对雇佣兵是否卖命的观点产生了误解。
在公元1440年爆发的安吉阿里之战中,他当时得知的情报上显示只有一名士兵伤亡,且这名士兵不是在两军交战之时光荣战死,而是从马背上跌落被乱军踩死。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fe7d9a83671a65c7849f73bd3a72e54b.jpg)
可根据后来史学家们的研究,在这场战争中双方伤亡的总数早已超过了九百人,还有后来1467年的莫利内拉之战也出现了相同的情况,当时递交的情报上更是说无一人死亡,但背后却是死尸腐臭遍布乡野之间,军队伤亡达到了七百人。
由于这些情报的误导,于是当时的人们便对雇佣兵的忠心和是否卖命行为,产生了巨大的误解和偏颇。
意大利晚期的许多实例都在证明:尽管雇佣兵靠获得金钱和利益的行为卖命并不高尚,但值得肯定的是,其上场作战必然是卖命的。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182859c23a4e7a0d21ef3672f9d0f84d.jpg)
其次,很多关于雇佣兵“不忠”的标签,在一定程度上过于笼统和简单,雇佣兵并没有固定的国家组织来管理,而他们本身也是一群散漫的士兵,在中世纪前期的意大利,也曾发生过几起雇佣兵首领杀死雇主,从而攫取邦国统治权的事迹。
但与此同时,也确实存在着许多始终忠诚于雇主,丝毫没有政治野心的雇佣兵首领。
例如像维梅尔、科莱尼奥和霍克伍德等,就是典型的忠于雇主的雇佣兵首领,完全忠诚且服务于雇主的事业,甚至也因此获得了邦主授予的荣誉头衔、国葬、纪念雕像等各种嘉奖。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27bc264a452eb1d138ab6f81209972d5.jpg)
所以在对待雇佣兵是否忠诚的问题上,应当多结合意大利历史上的许多事例来客观看待。
最后,雇佣兵的还有着“背叛”雇主的问题。这样的指责其实也并不是没有道理,在14世纪的意大利战争中,邦主们往往会花费一些金钱来收买敌国的雇佣兵,以此来削弱对方的战斗力,为自己的国家争取到胜利。
但在这一方面,雇主和雇佣兵双方通常会在交易时签订合同,按照合同章程上来履行。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b9d4cb61d291999bc0c8c79b7ea31820.jpg)
但实际上的情况,远比想象的要更为复杂,比如合同到期后,雇佣兵又与先前雇主的敌国签订了合同,亦或是还在签订期间雇主对雇佣兵的猜疑等等,都会导致一系列类似的争议出现。
这种军事现象背后的政治意义中世纪晚期雇佣兵的盛行,并不仅是一种单纯的社会现象,而是社会经济、政治及思想观念等诸多因素共同影响到的结果。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54b4fef953ff6ff8958e8dfb98278ac2.jpg)
一方面来说,它直接扩大了欧洲战争的规模,更增强了破坏性,雇佣兵打仗只是为了获取报酬,一旦财政资源紧张,报酬不能及时发放,他们便会肆意迫害百姓,发动兵变。
另一方面,雇佣兵群体在各国间流动,也加速了军事技术、作战方式等在欧洲地区内的传播。在那个经贸关系尚未发展的年代,雇佣兵在无形之中,也充当起了欧洲各地区之间交流的纽带。
结语:站在当今研究历史的角度上,应当客观看待雇佣兵这种群体。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2c9179a966ef0ed892ad17de52b05dd5.jpg)
始终不能以今天的道德底线和法律标准去衡量,因为实际上,在当时雇佣兵现象盛行的意大利,他们的身份就如同普通的手工业者,商人等职业一样,都是依靠出卖体力劳动来换取一定的生存物质。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其实也属于一种雇佣劳动者、一种在当时普遍接受的劳动职业。
参考文献:《弗洛伦萨史》
《战争的艺术》
《中世纪欧洲雇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