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现在确实是盯着券商板块的关键节点。虽然最近科技股风头正劲,但仔细观察会发现券商板块的暗流涌动已经藏不住了——政策环境、市场周期、资金动向这些要素都在指向同一个方向:这个位置可能正在酝酿一轮大级别的行情启动。咱们慢慢拆开来看:
一、政策底牌已经明牌,券商就是最直接的受益者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直接把"稳住股市"写进去了,这是历年来少见的力度。中办和国办配套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里又专门提到要"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说白了就是引导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

这些政策组合拳打出来,市场的流动性预期一下子就打开了。券商作为资本市场的中介枢纽,经纪业务、两融业务、投行业务都会跟着水涨船高。特别是现在并购重组市场要迎来爆发期,像中信证券这种头部券商已经提前布局,去年新增股权投资92亿,今年光债券承销规模就突破2万亿,政策红利转化成业绩增速的通道非常明确。
二、历史规律不会骗人,但这次可能有新玩法

老股民都记得2007年和2015年那两次大牛市,券商板块动不动就是翻几倍的涨幅。这背后的逻辑很简单:牛市初期需要券商点火激活市场情绪,牛市中期要靠券商承销融资支撑行情,牛市后期更要依赖券商的两融业务维持流动性。
但这次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政策层面对市场波动的容忍度明显降低,"稳住股市"的定调意味着这轮行情可能走得更稳更久。现在证券板块从年初跌了4.6%,估值又回到1200点附近震荡,这个位置跟历史上几次牛市启动前的平台高度相似。不过要注意的是,这次可能会有"暴力拉升"出现在牛市后期而不是初期,主力资金可能正在等一个关键的时间窗口。
三、四月决断遇上业绩验证,资金调仓的方向很明确
马上进入四月份这个传统决断期,今年叠加了年报和一季报的双重考验。从已披露的数据看,头部券商的业绩韧性超出预期——中信证券去年净利润增长10%,总资产规模突破1.7万亿,资产管理规模更是站上4万亿大关。现在市场资金明显在往两个方向调仓:一个是高景气赛道,另一个就是低估值修复。
券商板块恰好卡在这两个方向的交汇点:既有政策催化的成长属性,又有PB仅1.5倍左右的估值安全垫。最近主力资金虽然呈现净流出,但仔细观察成分股会发现,像华西证券这类中小券商已经连续三天获得资金流入,这种"抓小放大"的布局手法很像牛市的预热阶段。
四、行业洗牌催生新机遇,数字化转型是关键变量
这轮券商行情还有个隐藏主线——行业并购重组加速。中信证券在年报里明确提到"证券行业并购浪潮加速启动",头部券商正在通过收购区域券商快速扩张版图。
更值得关注的是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效率革命,像中信证券已经设立全球研发中心,把人工智能应用到投研、清算、风控各个环节。这种科技赋能不仅会拉开头部券商与中小券商的差距,还可能催生新的业务增长点。比如东方财富这类互联网券商,最近在跨境财富管理领域动作频频,这跟政策鼓励的"企业出海融资"趋势完全契合。
这个位置也不是毫无风险。短期要注意两个变量:一是4月份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动向可能影响北向资金流向;二是市场成交量如果持续低于万亿水平,可能会压制券商板块的弹性。操作上可以分两步走:对于求稳的资金,可以配置ETF吃板块贝塔收益;
追求弹性的则可以关注有并购预期或科技转型突出的中小券商。重点观察两个技术信号:板块指数能否放量突破1600点压力位,以及龙头股中信证券何时站稳年线。
现在的市场就像暴风雨前的平静,表面看科技股还在狂欢,但水面下的资金暗流早就开始重新布局。券商板块这种"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特性,决定了它不会每天上龙虎榜博眼球,但真等到行情启动时,往往就是摧枯拉朽的态势。聪明的资金已经开始在1200-1300点区间分批埋仓,就等那根标志性的放量长阳来确认方向了。
关于后市怎么走,我说一下我的观点:
最近市场情绪特别有意思?明明券商板块量能持续放大,技术面周线级别都走出双底结构了,偏偏就是有大量散户喊着"诱多陷阱"。这其实恰恰暴露了主力和散户的认知差——当所有人都盯着分时图的急涨急跌,大资金早就在月线级别悄悄铺好了局。昨天特意强调的"黄金坑"逻辑现在越来越清晰,凌晨那篇分析里贴的机构大宗交易数据就是铁证,券商ETF最近15个交易日净流入47亿,这可不是游资散户能玩出来的量级。
说白了这就是主力在打明牌:既要靠券商激活市场人气,又不能让跟风盘太轻松吃到肉。你们看这两天盘中的急杀,是不是每次都精准打到5日均线就拉起来?这种控盘手法明显是左手用融资盘制造波动,右手通过ETF悄悄吸筹。特别是昨天尾盘那波跳水,创业板都绿了券商还能守住红盘,这可不是靠散户合力能做到的。
再往深了说,现在的券商行情和2019年一季度那次启动前特别像。当时也是经济数据真空期,也是政策预期发酵,同样出现日内3%以上的振幅洗盘。但这次多了个新变量——全面注册制下的投行业务爆发,光是上半年券商承销保荐收入就同比增长62%,这业绩弹性市场还没充分计价呢。主力现在压着指数玩震荡,其实是在等两个契机:一个是7月重要会议的政策定调,另一个是半年报业绩浪的确定性。
但要注意,这种主力高度控盘的板块,操作节奏和普通题材股完全不一样。就像巴菲特说的"别人恐惧我贪婪",现在盘中每次急跌都是验证强势股的好机会。比如昨天早盘那波杀跌,真正有资金护盘的标的,分时低点一定不会破前日最低点,而且量能一定是缩量的。那些早盘急跌但午盘能拉回分时均线的,才是真金不怕火炼的品种。
说实话,现在这个位置盯着券商做短线的注定被反复打脸。主力玩的就是心理战,前天拉中信证券测试抛压,昨天拉中小券商激活人气,明天可能又换成银行保险来护指数。普通投资者要么盯着龙头券商等回踩10日线的机会,要么布局券商ETF用定投思维应对波动。记住,这轮行情本质是估值修复叠加政策预期,7月数据落地前,主力有的是时间和散户玩"狼来了"的游戏。
原创不易,阅后点赞养成好习惯,点击关注,时间终将见证价值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