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中国现在的专家群体,以及众多行业的高端人士,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需要认真学习毛主席的文章《反对本本主义》。比如中房集团的董事长孟晓苏,他就很需要学习一下这篇文章。
毛主席在1930年写下的《反对本本主义》,到现在已经过去了95年,将近一百年了,依然很有现实意义。身居重要部门可以决策或对决策有影响力的人,不能做到反对本本主义,是要误国误民的。

在《反对本本主义》这篇文章里,毛主席开篇即提出今天已经广为流传的观点:“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
这一点是全文的核心,也是今天的专家们应该谨记的。现在有不少专家或专业人士,往往就没有调查,而“瞎说一顿”。
从孟晓苏谈关于农民进城的问题,就可以看出他纯粹是“瞎说一顿”,而并没有事先进行过调查研究。
孟晓苏说,让农民带着地票进城,不光解决了他们进城安家的问题,解决了城市开发的土地资源问题,还创造了耕地。

孟晓苏还说,既然农民进入到城市,就应该把他们所有的宅基地和其他建设用地,变成城市用地,而如果农民把自己原有的宅基地卖出去,进入城市,就有了安家费或买房的首付款了。
看看孟晓苏说的这些,不正是毛主席所说的没有调查的“瞎说一顿”吗?
首先,是所有农民都愿意进城里居住、生活吗?肯定不是!有很多农村人是非常喜欢农村生活而反感城市生活的,别以为城市生活是天堂,恰恰相反,对于部分农村人来说,城市生活可能是地狱。
其次,有多少农民能承担起城市生活的经济负担呢?在城市生活断钱如断血,一天没钱就没饭吃。可在农村,粮食不用说,农民在家前屋后种上菜,养些鸡鸭鹅,雨季还能逮鱼摸虾,没钱也能有法吃。

第三,农民卖了宅基地,就够付买房首付款吗?孟晓苏知不知道农村宅基地能卖多少钱?调查过吗?再者,付了首付款之后的钱怎么办?农民在城里没工作,或者找不到高工资的工作,怎么继续还房贷?
第四,农民进城后,怎么种地?开车回农村种地?种地的机械、农具、牲口放在哪里?收获的粮食放在哪里?
第五,孟晓苏考虑过农民的意愿与情绪吗?如果农民有强烈的抵触情绪,怎么办?如何有效化解可能引发的社会群体性事件?
第六,农民都进城了,一个没有农村的社会,能够和谐发展吗?能够协调运转吗?对传统文化会不会造成破坏?

可以肯定的说,以上这些方面,这晓苏都没有进行过调查,都没有认真研究过。他纯粹就是为了卖房子而异想天开,信口开河,“瞎说一顿”。他这番话,还不如蛤蟆叫有几分意义。
孟晓苏这番话,和北大姚洋所言“异曲同工”。姚洋说中国房子没过剩,只要把农村房子推平,把农村人都弄到城里,就不剩了,而且还不够。这两个人都应该好好读一读毛主席的《反对本本主义》。
关于农村人的宅基地问题,我听到了官方真正靠谱真正好的说法,人家才是真正的合格的专家,下一篇文章将与大家分享。

最后,请专家、教授、学者们背诵《反对本本主义》中的下面这段话:
这种纯主观地“瞎说一顿”,实在是最可恶没有的。他一定要弄坏事情,一定要失掉群众,一定不能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