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偷塞500块给儿媳,背后原因让人心酸:在儿子家我活得像个外人

情感情松 2025-02-23 20:36:56

故事讲述人:刘发财 文/编辑:渭北青松

站在儿子家的客厅里,手里攥着五百块钱,看着儿媳转身去厨房的背影,心里一阵发紧。

事情要从春节前来儿子家过年说起。

我叫刘发财,是渭北农村普通的老农民。今年六十七岁。

去年老伴不在后,儿子觉得我一个人在老家过年冷冷清清的,打了好几次电话让我来广州过年。实在架不住儿子的邀请,我坐了八个小时的高铁,终于从渭北农村来到了广州。

那天中午,儿媳在厨房忙活,我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听见她打开冰箱时"咦"了一声:"前两天刚买的一盒车厘子,怎么这么快就剩下这一点儿了?"儿子低头刷着手机没说话。

我还不知道什么是车厘子,于是就走到了厨房,打算看看什么是车厘子。

哦,这就是车厘子呀,不就是樱桃嘛!名字还叫得洋火的不行。

在老家,十几年前,我们周边群众大量栽种樱桃,一开始大概几百亩,那几年,樱桃还卖二十来块钱一斤,现在种得人多了,大概几万十几万亩了,樱桃上市的旺季,和这车厘子一样的樱桃,也就四五块钱一斤。

看着儿媳妇有点生气的样子,我随口说道,这不就是樱桃嘛,看这个样子,不是萨米脱就是布鲁克斯。在咱那儿,一斤最多不超过十五块钱。

没想到,儿媳妇却说,爸,你知道啥嘛,人家这叫智利车厘子,一斤一百多呢!

听完儿媳妇的话,我顿时觉得脸上火辣辣的。

这几天我住在儿子家,确实吃了不少车厘子。在我的眼里,那就是些普通的樱桃,值不了几个钱,樱桃上市那段时间,随便上街买到的都是刚从树上采摘下来不超过两三个小时的新鲜樱桃。

没想到,到了广州,这玩意儿竟然这么贵。

特别是儿媳那句话像根刺一样扎在我心上,让我坐立不安。

我悄悄问儿子车厘子是从哪儿买的,想着自己去买两盒回来。儿子说手机上就能叫外卖送,不用我管。

送水果的小哥来的时候,我赶紧掏出准备好的五百块钱。儿媳推辞说用不了这么多,我执意要给。

这钱,就当是我这几天吃那个车什么子的钱吧。推搡间,我看见儿媳眼中的诧异,心里更不是滋味了。

其实我知道,儿子儿媳对我都很好。去年我腿脚不便,儿媳还专门给我买了按摩椅。可越是这样,我越怕给他们添麻烦。

昨天中午,我想着给他们做顿饭。儿子儿媳上班辛苦,我这个当爹的也该尽点心。谁知道炒菜时接了个老朋友的电话,一不留神把锅烧干了。

虽然我赶紧收拾了,但厨房里那股焦糊味怎么也散不去。儿媳下班回来,什么也没说,只是默默开了抽油烟机。我心里难受,晚饭都没吃下。

这次来儿子家,我特意带了换洗的衣服和洗漱用品,就怕用他们的东西。

吃饭时,我总是小心翼翼,不敢多夹菜,生怕他们觉得我吃得多。晚上看电视,我也尽量把声音调得很小,怕影响他们休息。

儿子似乎察觉到了我的拘谨,时不时会问我:“爸,要不要吃点水果?”“爸,你一个人呆在这儿也无聊的,要不要带你去外面走走逛逛?”

可越是这样,我越觉得自己是个外人,是个需要特别照顾的客人。

临走那天,我收拾行李时,那五百块钱还静静地躺在茶几上。

儿媳拿着钱追到门口,我摆摆手说:“给我孙子留着买水果吧。”

坐在回家的高铁上,我忽然想起三十年前,儿子还小的时候。

那时候家里穷,他嚷嚷着要吃苹果,我硬是借了邻居五毛钱,骑了十几公里的自行车,到县上集会给他买了几个苹果。

看着儿子吃得满脸满足的样子,我心里满是幸福。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努力让儿子过上好日子,不再受这没钱的苦。

如今,儿子真的出息了,在大城市安了家,有了自己的事业和家庭。

可我这个当父亲的,却在他的家里,始终找不到那份熟悉的归属感。每天都过得小心翼翼,生怕自己的言行给他们带来麻烦。

我知道,儿子儿媳对我好,他们的关心和照顾也都是真心的。但两代人之间的生活习惯、观念差异,就像一道无形的鸿沟,让我无法真正融入他们的生活。

我就像一个小心翼翼的客人,住在这个看似温馨的家里,却始终找不到那份家的温暖。

回到老家后,重新回到了熟悉的环境中。走在熟悉的小路上,和邻居们打着招呼,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踏实感。

坐在院子里,晒着太阳,看着那棵樱桃树,我忽然明白,家,不仅仅是一个居住的地方,更是一个能让自己放松、自在的港湾。

对于我们这些老人来说,自己的家是儿女的家,儿女的家却不是自己的家。儿女的家再好,也比不上自己的老家。在那里,有我们的回忆,有我们的习惯,有我们熟悉的一切。

儿女的家是温暖的牵挂,可老人的心,终究还是系在那充满回忆、能让自己自在栖息的老家,那才是真正的归处。

0 阅读:0

情感情松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