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严嵩也会失误?千算万算,就没算到严世蕃是真没脑子

卿心君悦 2023-12-19 22:37:14

文丨卿心君悦

导语:

海瑞审出来的供状,终于有了归处,嘉靖当着严嵩和徐阶的面,把它给烧了。

这一烧,嘉靖表明了就是要站严嵩的队,让清流放手。

严氏父子,嘉靖保下了,可清流的情绪,嘉靖也得考虑——

于是,他特意挑了几处只伤颜面,不伤筋骨的地方,让清流拿去解解气,以示他办事还是比较“公正”的。

然而,严嵩却不干了。

严嵩为了找回面子,当着徐阶的面,拿“钱”贿赂嘉靖,只求出一口气,而嘉靖看在“钱”的份上,竟也昧着良心答应了。

事已至此,本该告一段落(严嵩为官多年,搞这一件事,也不是真想弄死谁,毕竟他也不想死……)。

却未曾想,严世蕃又作起了妖,当严嵩得知严世蕃的所作所为,一时间气得脑仁子生疼,绝望又悔恨地闭上了双眼……

严嵩:老夫就秀一下肌肉

其实,被嘉靖训斥,严嵩是愿意的,也不敢有其他的想法,让他有想法的,是不能让清流压他们严党一头,尤其是不愿让徐阶压他一头。

否则,严嵩丢了老脸不说,以后的队伍也不好带。

早在嘉靖要召他和徐阶开御前会议之前,严嵩就猜出了结局,根据当前的局势——国库亏空,胡宗宪决战在即,嘉靖不会也不敢“倒严”。

那么最大可能,严嵩觉得嘉靖只会拿郑泌昌与何茂才开刀,这样既给浙江贪墨案做了了结,维护了嘉靖的清名,还间接给清流一个台阶。

对于这样的处理结果,严嵩是乐意的。

可没想到的是,在烧供状之前,嘉靖已经“话里话外”暗示过多遍的徐阶,竟在“敬献青词”的环节上,起了幺蛾子。

“离九霄而膺天命,情何以堪?御四海而哀苍生,心为之伤!”

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在场的四个人谁不清楚?

不就是徐阶在用“天命”与“苍生”这类的“清名”来要挟嘉靖,让嘉靖狠下心来对严党出手么?!

嘉靖被堵到了“墙角”,没法继续含糊其词,不得已叫站在一旁的办公室主任吕芳来救场。

“没文化”的吕芳,灵机一动,照字面的意思给“直译”了出来——

“这两句写出了万岁爷的无奈!主子本是仙班里的神仙,奉了上天之命,降到凡间来做万民之主,谁不愿意做神仙,却愿意下凡间来给万民为仆?”

可以说吕芳这一番解释,不仅给了嘉靖继续表演下去的空间(直接定性,这就是“正解”),其实也给了徐阶一个台阶(见好就收)。

然而,徐阶并不就此作罢,还是戳破了在场四人之间的那层窗户纸,将这两句话的真实含义说了出来……

虽说,嘉靖以“今日中元,要敬天拜醮”为由,将徐阶的“恳求”晾在了一边,经过“冷处理”后,嘉靖要演的戏又回归了正轨,公布了一系列的处理决定:

① 放了高翰文,官复原职;(这是严党痛恨的人之一,由严党提拔,却临阵倒戈于清流)

② 把郑泌昌和何茂才交给清流处置,不让严党参手,不从内阁拟票;

③ 把嘉奖胡宗宪一干将士的权力也交给清流,同样,不从内阁拟票。

可终究经过这一插曲,嘉靖原本给清流准备好的“台阶”,再一说出来就变了味道——

徐阶没闹之前,嘉靖给清流的“台阶”,在一些人看来,其中的处罚不过是做样子给清流看的,嘉靖对严党仍旧是百分之百的维护;

徐阶闹了之后,嘉靖给清流的“台阶”,在一些人看来,其中的处罚却是清流赢来的,在清流的进攻下,嘉靖在对严党的维护上让步了。

这样的局面,对于徐阶来说,并不满意,毕竟没能成功“倒严”;而这样的局面,对于严嵩来说,更不满意——

让清流赢了这“寸许”,无异于让清流又一次看到了“倒严”的希望,一旦清流“得寸进尺”,一改过往的谨慎,寸寸必争,那对于严党来说可不是一件好事。

要知道,在此之前清流不敢轻举妄动,只敢私底下行“倒严”之事,那可是用“鲜血”给清流造成的威慑——那血是严党一次次用强硬的手段粉碎清流进攻的见证,是杨继盛、沈炼、越中四谏、戊午三子惨遭杀害的血……

严嵩一瞬间就下定了决心,要秀一秀肌肉,让清流知道“捋虎须”的代价。

于是,在嘉靖宣布完处理决定,严嵩就进攻了——

“启奏圣上,臣尚有二事请旨。”

这两件事分别是:

① 奏请鄢懋卿南下巡盐;(贿赂)

② 颠倒黑白,严查齐大柱通倭一事。(目的)

严世蕃:我也秀一下肌肉

三个月很快就过去了,转眼来到了冬天,恰逢大雪,鄢懋卿南下巡盐回来了。

与之一前一后返回的,还有朱七亲自前往浙江捉拿的齐大柱。

好巧不巧,严世蕃带着亲信官员与鄢懋卿问候之时,其队伍正好拦住了朱七押齐大柱入诏狱的马车。

朱七一下车,看到眼前这一幕,连忙上前跟严世蕃、鄢懋卿、罗龙文三人问好,解释他急于赶路,是司礼监在催促。

一听这话,严世蕃问道:

“那个通倭的罪犯给押回京里了?”

朱七应答:“是”。

一向极为注重排面的严世蕃,听了朱七的回答,竟主动叫队伍让开,让朱七先行,同时,还特意叮嘱道:

“把这个倭贼背后的人好好审出来,到时候我请七爷喝酒。”

(这一小段剧情要画重点,稍后还会提及。)

朱七走后,严世蕃带着鄢懋卿和罗龙文一路步行,走去严府,向严嵩报喜。

此时,已得知消息的严嵩,正在家中等候。

又一番寒暄问候,在严世蕃的催促下,鄢懋卿向严嵩就“巡盐”一事做了工作报告——

一共“巡”回330万两税银,其中230万两直接打给了户部,用以补京官的俸禄和各部衙门的开支,剩下的100万两入了工部的账,留做嘉靖的花销。

一听严世蕃的做法,严嵩立马提出了质疑:

“这样不好,会授人以柄啊。”

严嵩此言非虚,这也是严嵩能在朝中屹立二十年不倒的原因之一。

虽说,严党的存在实质上就是嘉靖的“白手套”,用以暗箱操作给嘉靖捞钱的。但是,私下里的事是不能摆上台面的,越是私密的越不能公开示人。

过去的二十年,严嵩给嘉靖钱,从未如此“光明正大”过,他只会谨慎再谨慎,秘密再秘密,其缘由就在于他懂得一个道理——

一旦事情摆到明面上,被清流抓到把柄攻击,到时嘉靖必会为保全自己的“清名”,让严嵩来顶锅。

对领导来说,哪有不可或缺的下属?

事实上没了谁,太阳都照转,对于领导来说,下属皆是棋子,不过有些重要,有些不重要罢了,可既然是“棋子”,就难逃“棋子”的命运——“弃子保帅”。

作为一个下属,最致命的错误,就是高估了自己在领导心中的重要性,而最终会沦为“弃子”,其根结往往就在于此。

严世蕃不懂这其中的道理,反而说严嵩:

“您老也太胆小了,这都交到了国库里,再拨出来可费劲了,这么做皇上只会高兴,谁敢拿皇上的把柄啊,是不是?”

严嵩知道自己老了,有些道理跟严世蕃一时半会也讲不清楚,尤其是事都已经做完了,再追究也无意义,于是只询问了一句:

“那一百万两入了皇上的明细账了吗?”

得到严世蕃肯定的回答,严嵩便想结束此类话题,却未曾想,严世蕃接下来的话中流露出的信息,险些没把严嵩直接送去见“成祖爷”。

“……高拱、张居正他们推举的那个海瑞有通倭的嫌疑,我叫人参了他一本,逼着赵贞吉下令抓了人,锦衣卫的朱七今天已经把人押回京里了……”

严嵩听完,立马追问:

“你们抓了那个海瑞?”

严世蕃回答:

“眼下还没动他,抓的是淳安县的那个桑户头子,这个人从改稻为桑一开始就领头造反,后来又通倭,被何茂才给抓了,竟然让那个海瑞给放了,还送到胡汝贞那儿去打仗,这不是反了天吗?抓了他,这海瑞就跑不了,怂恿海瑞闹事的那些人都脱不了干系……”

严嵩听严世蕃说暂时还没抓海瑞,心中松了一口气,随即便绝望又悔恨的闭上了双眼。

此时,我们再去看这一段一开始的那个“重点”,不难发现——

朱七捉拿齐大柱,在严世蕃看来,是他上奏参海瑞的功劳。

严世蕃根本就不知道,早在三个月前,在那次御前会议上,严嵩为了找补面子就已经对齐大柱下手了。

这一次,朱七捉拿齐大柱,与严世蕃毫无关系,而是严嵩那次“找补面子”的回响……

若只是严嵩拿齐大柱秀一秀肌肉,问题还好说,可严世蕃也跟着作妖,竟也好巧不巧地拿齐大柱来秀肌肉,却是给严党埋下了一个足以“倒严”的祸患。

严嵩:老夫悔不该瞒着自己这个傻儿子

至此,我们就可以看清一件事——

那次御前会议结束之后,严嵩回府,只将“南下巡盐”的事告知了严世蕃并做了安排布署,而嘉靖批准严查齐大柱的事,严嵩对严世蕃只字未提。

为何,严嵩要瞒着严世蕃?

对此,不难猜测,严嵩怕严世蕃得知此事后,反而会坏事!

其实,当初严嵩颠倒黑白诬陷齐大柱“通倭”,并通过“巡盐”来贿赂嘉靖准奏,其目的,只在“秀肌肉”,而非要一些人的命。

当时,徐阶奉旨去了裕王府,当着裕王以及高拱、张居正二人,讲述了在御前所发生的一系列事。

听完徐阶的讲述,高拱对事态的发展有过一番推测:

“……我大明到当今皇上已历十一帝,奉旨办案的官员审讯的供词连封也不拆便当着阁揆烧了,这是从来没有的事!供出里面事情的人肯定要杀,审出供词的人还逃得掉吗?这一烧,皇上不下旨杀海瑞,严嵩他们也会找茬要了海瑞的命!”

等高拱从徐阶那里证实,严嵩已剑指“齐大柱”时,更笃定的下了定论——抓了齐大柱,接下来就该抓海瑞了。

高拱这一番分析,有理有据,可他忽略了一点:严嵩并不想“自寻死路”。

海瑞是谁的人?是裕王亲自向吏部举荐的人。

严嵩若想通过齐大柱攻击海瑞,那不就相当于间接去打裕王的脸么!

所以,如果严嵩真如高拱所想的那般行事,说实话,严嵩也断不会在朝中屹立二十年不倒。

而且,如果严嵩真有此算计,在御前,涉及到了自己的儿子,嘉靖也绝不会准严嵩的奏。

而之所以,当时严嵩敢提,嘉靖又会应,是因为君臣二人对这其中存在的“弯弯绕”心照不宣。

什么“弯弯绕”?

在这里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在李伯元所写的《官场现形记》中,有这么一段:

朝中派出两名钦差去地方查贪腐案,其中一位钦差是当时地位很高的太监向老佛爷推荐的。

这位钦差从未有过处理这类事的经验,临行前,便向太监求教:

“我这个案该怎么查?”

太监如此说道:

“我教给你一个好法子,叫做‘只拉弓,不放箭’。”

严嵩拿齐大柱这件事,想要做的文章,就是“只拉弓,不放箭”——

要知道“悬而不发”,才是最有威慑力的事,“悬而不发”就意味着“随时可发”。

严嵩让嘉靖下令抓齐大柱,就是在“拉弓”,以此来威慑清流,让清流意识到一种危机——我严嵩这一箭,若真射了出去,那“射中且穿透”的就不知道是谁,是几个人了。

而且,严嵩在“惊”清流的同时,也间接在向嘉靖传达一个信息——廉颇虽老矣,但尚吃饱饭,还能拉弓射个箭!

至于,这件事最终的走向,其实君臣二人都清楚,无非抓回来,审一审,确定是个误会,然后一放了之。

因为只有齐大柱是活的,严嵩“悬而不发”才是有效的,也因为嘉靖知道严嵩不会真拿捏着齐大柱不放,顺带着往上打,所以才会准奏。

可是,谁也没想到意外发生了——严世蕃竟作妖般的,也想拿齐大柱秀一秀肌肉。

当时,严嵩没告诉严世蕃这件事,就是太清楚严世蕃的性子,勇猛有余,智谋不足。

一旦让严世蕃得知此事,依严世蕃的脑回路,势必会抓住这件事不放,将箭狠狠地射出去,能杀一个是一个……

结果,严嵩没告诉严世蕃,而严世蕃却机缘巧合地给做了。

这样一来,问题就大了——

原本,老严针对的主要是清流,间接提醒嘉靖;

如今,小严针对的主要是嘉靖(裕王),间接警告清流。

而嘉靖并不知晓这其中的凑巧与变化,只会误认为——

严氏父子,这是要“翻天”了……

结语

很多人觉得“鄢懋卿巡盐”是严党覆灭的导火索。

其实,真相并不是这样。

对于嘉靖来说,“钱”虽然重要,但没必要因此致严党于死地,只要敲打敲打,贪的钱就能吐出来。

而真正让嘉靖动了杀心的,是这一次严嵩与严世蕃的“联手”。

也是因为这一次二严的“联手”,让吕芳施展出了全剧最高段位的一次“思退”——一句话“灭严”。(可见后续文章更新)

也是因为这一次巧合的“联手”,让严嵩下定了决心,为求全身而退,布下了坑杀自己人的大局——一个“玩笑”玩弄了整个严党。(可见后续文章更新)

卿心君悦,读别人的故事,过自己的日子。用文字温暖你,我。

4 阅读:931
评论列表
  • 2024-01-15 13:46

    聪明一世,可惜算不出嘉靖死之前得给太子铺路,权臣自古无退路。

    飞天 回复:
    你以为严嵩不想靠近裕王吗?就算裕王答应,嘉靖能答应吗?徐阶高拱张居正答应吗?
  • 2024-01-06 18:27

    有点不同看法,严、徐之政争虽谋于密室但争战于朝堂!刀刀见血招招都是杀招。严蒿利用齐大柱杀鸡儆猴含两层意思,一是吕芳被招回,严蒿就判断出嘉靖知道海瑞奏折中的内容,当他面烧奏折不过是演戏,通过奏杀齐大柱一个小民,看看皇上是否还继续保他。二是通过杀鸡儆猴,敬告清流不要得寸进尺!这是明显的围棋中的试应手,讲究点到为止但必须见血才能起到作用。官场中″引而不发″是为吓唬人或敲诈利益!严蒿和徐阶都是官场修炼成精的,大家一点就透,牺牲一小民来止争斗,几方均可接受!严世蕃为此事策动上书的行为把试应手上升到了党争的高度,必迫使清流全力反击,明显越描越黑,这是严蒿不愿看到的!而且严世蕃没有看到两党地位在皇帝眼里的微妙变化,还按往年惯例违反财务政策私设小金库,这又是授人以柄,所以严蒿才不满意,但又怕打击本党士气,不好直言圣心已动,所以才不能解释。

  • 2024-02-17 01:16

    失什么,清朝的只有被欺负的影子,明朝还是先知呢,球足本来乌龙多

  • 2024-01-11 18:06

    严世藩是天才。

卿心君悦

简介:情感观察者,书评人,影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