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罚不改”!重罚810万!重庆燃气竟把3万用户当成‘提款机’!

益者三友金子 2025-02-16 16:38:36

“去年被罚,今年再犯!重庆燃气公司竟把3万户家庭当成‘提款机’,多收百万气费后,这次罚款810万能否真正止血?”

一、违法事实触目惊心:从“抄表乱象”到“吸血式收费”**

1. 抄表周期混乱,用户账单“过山车”

重庆燃气被曝抄表周期不足25天或超90天的占比达7.54%,导致用户费用忽高忽低,甚至有家庭冬季用气费暴涨至平时的2倍。部分用户因未提前被告知周期变更,账单金额与用气感知严重不符,引发大规模投诉。

2. 估抄、错抄成“潜规则”

零估累抄:22.72万户用户被一次性收取3个月气费,因前两个月估抄为0,实际费用集中到第三个月,造成“账单惊吓”。

高估预收:违规将用户预估用量设为历史最高值,涉及3.11万户次,多收156万元。

错抄错录:1739户因数据录入错误被多收27.82万元,有用户发现“不在家却气费翻倍”。

3. 整改流于形式,管理持续瘫痪

2024年4月首次被罚后,重庆燃气仅象征性增加607名抄表员,但人均每月需抄4500户,任务分配不均、培训缺失,导致离职率高、错误频发。

二、顶格处罚810万:治标能治本吗?

1. 法律法规下的“顶格处罚”

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及实施条例第十二条,监管部门拟罚810万元,并责令清退多收费用。然而,网民质疑:“罚款最终转嫁给用户,羊毛出在羊身上”。

2. 整改措施遭“打脸”

专项工作组入驻3个月,但此前整改已被证明“走过场”:2024年高层被免职后,新任领导未彻底扭转管理混乱,反而再现“零估累抄”等低级错误。

3. 用户权益怎么保障?

多收的156万元预收款和27.82万元错收款虽被要求清退,但部分用户反映退款流程复杂、周期长,“钱没到账,罚款已公布”。

三、追问:为何“屡罚不改”?

1. 违法成本太低

810万罚款看似严厉,但对比企业年营收(2023年华润控股后净利润超5亿),仅占1.6%,威慑力有限。

2. 垄断行业的“傲慢元素”

重庆燃气作为区域垄断企业,长期缺乏竞争压力。用户即便投诉,也难以“用脚投票”,助长其侥幸心理。

3. 监管滞后与形式主义

尽管2024年已成立联合调查组,但后续跟踪不足,导致企业整改“雷声大雨点小”。此次专项工作组能否打破循环,仍是未知数。

四、民众热议:罚款之外,我们更需要什么?

用户发声:“罚企业不如罚责任人!应追责到管理层,并公开退费进度!”

专家建议:引入第三方审计、建立用户代表监督机制,打破“自查自纠”的无效闭环。

依法严惩:推动《反垄断法》在公用事业领域落地,对屡犯企业实施“一票退出”机制。

若810万罚款只是新一轮“交钱过关”,下一次乱收费会在何时卷土重来?你支持对垄断企业高管实施“终身追责”吗?

投票→【严惩责任人】VS【改革垄断体制】,评论区说出你的故事,点赞超100的留言将直达重庆市监局!

0 阅读:8

益者三友金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