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为什么失败?

和平鸽回家了吗 2023-12-22 08:58:00

公元1644年3月19日,李自成的军队成功打入北京城,崇祯上吊自杀。但李自成在北京仅坚持了41天就匆匆败退,让人遗憾。

李自成为什么输给满洲?或许跟他没有解决好军饷的持续供应问题有关。总结历史上那些最终统一中国的政权,会发现他们在逐鹿天下的过程中创造出一套“兵农合一”的制度。在这种制度下,士兵上马杀敌,下马种田,“出则为农,入则为兵”,一方面解决了军饷的持续供应,另一方面减轻了国家的财政负担,特别是对于初创政权来说尤为重要。这种制度在历史上的名字不一样,在明朝叫“卫所制”,在满洲叫“八旗制”,隋唐时叫“府兵制”,曹魏时叫“屯田制”,秦国时叫“耕战”!

这种“兵农合一”的制度来源于游牧民族。游牧民族特殊的生活环境造就了他们将战争和生活紧密相联的习惯。甚至有人说,战争就是他们的生活。

突厥是以骑射为主的兵民合一制度,其特点是平时分散游牧,战时合为一体!

匈奴也一样,其男子既是战士也是生产者,打仗时就“贯弓上马”,不打仗时就生产劳动。匈奴女子不参加打仗,但是需要从事后勤生产活动。整个匈奴就是一个大军营。

鲜卑、蒙古、女真等等都是这种兵民合一的军事制度。

当游牧民族接触农耕地区后,不可避免地结合农耕地区的特点,由“上马打仗、下马放牧”转变为“上马打仗、下马种田”,创造出军屯制、府兵制、八旗制等等新的制度,因此“兵民合一”变为“兵农合一”。特别是东北平原和关中平原由于跟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接壤,农耕和游牧人群杂居,历史上最容易创造出这种制度,然后挥兵一统中国。

李自成就生活在关中地区,但很遗憾的是李自成没有能够创造出这样的制度,所以他的军队只能依靠“抢”来解决军饷。进京前主要抢富户和抢朱姓藩王,进入北京后抢官僚士大夫。

但靠抢无法解决军饷的持续供应,一旦抢完了,抢的钱粮花完了,军队的凝聚力和作战积极性势必受到影响。

所以李自成的农民军队在高效一体的八旗军面前犹如散兵游勇,根本不是对手。

假使李自成军队创造出像八旗制这样兵民合一、军政合一的制度,最后的失败可能可以避免,至少可以跟清朝平分中国,南北对立。

明朝军队败给八旗军也是同样的原因。明初也曾经创造出兵农合一的军事制度,叫卫所制。具体来说,明政府将三百万人列为军籍,他们世代为军,身份固定。战时打仗,没有战争就搞生产。但是到了明朝中后期卫所制逐渐废驰并最后崩溃,军人纷纷逃亡。明政府转而采用募兵制。募兵制有一个重大的缺点,它的军费不是自给自足,而是需要国家财政支出,这些支出或通过赋和税,或通过捐纳获得,最终大部分由农民承担。万历以后明朝深陷天灾人祸和内忧外患之中,需要支出的军饷越来越多,农民需要承担的赋税也变重,最后导致农民纷纷起义。起义增多又需要花费更多的军饷去镇压,明朝陷入了恶性循环。明朝政府陷入了跟李自成一样的困境,即无法保障军饷的持续供应。到最后连募兵制也崩溃了,由于不能按时发饷,士兵纷纷逃亡。就这样怎么能跟八旗军对抗?

历史证明,那些成功取得全国政权的力量都是很好地实行了兵农合一的政策。说白了,就是毛主席在延安所倡导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0 阅读:11

和平鸽回家了吗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