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末期,中原大地上演着一场权力的游戏。朝代更迭如走马灯,皇帝们坐在龙椅上还没捂热屁股就被人踹下去了。这乱糟糟的局面,谁能想到会被一个叫赵匡胤的家伙给终结了呢
赵匡胤小时候过得可不怎么样。他爹赵弘殷不知道犯了啥事,被皇帝打了一顿。赵匡胤这小子可不乐意了,一怒之下把皇帝宠爱的妓女给宰了,还把皇家妓院给点着了。这下可闯大祸了,赵匡胤只能跑路。他一路逃命,饿得前胸贴后背,实在扛不住了就偷偷溜进少林寺的菜园子偷莴笋吃。和尚们发现了这个小贼,追得他上天无路入地无门。赵匡胤跑啊跑,最后累得趴在路边起不来了。
就在赵匡胤快要嗝屁的时候,一个叫柴荣的年轻人路过这里。这柴荣也是个好心人,把奄奄一息的赵匡胤扛回家,找大夫给他治病。赵匡胤养了一个月才缓过劲来。柴荣不但给他买了新衣服,还跟他结拜当兄弟。柴荣想拉赵匡胤一起去投奔他姑父郭威,但是赵匡胤觉得跟着柴荣混不会有出息,就婉拒了。
赵匡胤离开柴荣后,先是去投奔他爹的朋友董应本。谁知道董应本的儿子把他当下人使唤,赵匡胤忍不了这口气就跑了。接着他又去投奔王彦超,结果人家只给了他一顿饭和几个铜板就打发他走人了。赵匡胤无奈之下只能去找柴荣。这时候柴荣已经在郭威手下当了大将,负责招兵买马。他破格录用了赵匡胤,让他当了个小头目。
柴荣这人还真有两下子。他当上皇帝后,立马就开始整顿军纪,严惩贪官污吏。柴荣带兵打仗也是一把好手,先是攻打北汉,把北汉打得屁滚尿流。接着又南下打南唐,轻松拿下寿州。南唐皇帝吓得赶紧割地求和,每年还得进贡一大堆东西。柴荣还派大将郭威去打后蜀,一举拿下成都,后蜀就这么完蛋了。
柴荣不光会打仗,治国也有一套。他搞了个三宰相制度,就是设立左右仆射和中书令三个宰相,分别管不同的事。这招挺高明的,既分散了权力又能互相制衡。柴荣还想了个办法架空禁军将领的兵权,用兵不知将,将不知数把军权牢牢抓在自己手里。在柴荣的治理下,后周政权焕然一新,朝野上下都欣欣向荣。
柴荣正准备北伐辽国收复失地呢,谁知道突然病倒了。这哥们才38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啊。大夫们束手无策,柴荣就这么一命呜呼了。柴荣临终前把7岁的儿子柴宗训托付给心腹大臣范质和王溥,希望他们能辅佐小皇帝。可惜好景不长,柴宗训一上台,朝廷就乱成一锅粥。契丹和北汉趁机来犯,边境告急。朝廷里面也是勾心斗角,争权夺利。范质和王溥虽然尽力辅政,但是面对内忧外患,也是力不从心。
公元960年,后周政权已经摇摇欲坠了。北方的契丹和北汉联军大举进犯,边境频频告急。7岁的小皇帝柴宗训哪里应付得了这种局面。宰相范质和王溥等大臣一筹莫展,他们觉得只有赵匡胤能力挽狂澜。于是众人一致推举赵匡胤挂帅出征。赵匡胤接受了这个重任,准备率军北上御敌。
大军行至陈桥驿时,突然出现了一个奇怪的天象。军师苗训指着天上尺日下复有一日,天命已变尡士们抬头一看,果然太阳旁边有个光环。军心顿时动摇了,大家纷纷议尺莫非天意要改尿赵匡胤的心腹将领石守信和王审琦等人见状,决定将计就计。石守信对赵匡尺大哥,天命难违,莫负众尡赵匡胤装作若无其事,继续喝酒作乐。
夜深人静,营帐里暗流涌动。石守信等人密谋已定,悄悄准备好了一件黄袍。天刚亮,赵匡胤还在装醉,将士们已经在帐外集结了。石守信大喝一柳尺拥立赵将军为尡将士齐声附和。赵匡胤被拥出帐外,黄袍披身,面对众多将士的跪拜,他假装尺你们这是何意尿答尺军,天命所归,万民拥戴,今日便是您登基之时尡赵匡胤再三推辞,最后不得已,接受了众人的拥立。
赵匡胤登基后,立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稳固政权。他重用范质和王溥等文臣,继续推行柴荣时期的三宰相制度,确保朝廷的稳定。同时,他整顿军备,推行强干弱枝策,削弱地方割据势力,集权于中央。赵匡胤还以杯酒释兵权,巧妙地解除了手下将领的兵权,避免了军阀割据的局面。他还大力发展经济,重视农业生产,减轻百姓负担,使得国家迅速恢复元气。
赵匡胤篡位后,后周遗民的处境可就不太妙了。柴宗训被迫退位,虽然被封济阴但实际上就是个空头衔。他被安置在一个偏僻的府邸,身边只有几个仆从。曾经的皇帝,现在却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柴宗训的忠臣们对此痛心疾首,但也无能为力。
有些后周忠臣不甘心,决定反抗。比如李重进,这哥们对赵匡胤篡位气得牙痒痒,公元963年在扬州起兵反宋。他号召各地旧臣响应,要恢复后周的江山。可惜赵匡胤的军队来得快,很快就把这场反叛镇压了。李重进兵败被俘,赵匡胤二话不说就把他砍了,挂在城门上示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