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年工人撬开刘文彩墓,将其暴尸荒野,4天后守墓人也随他而去

郭俊杰说历史 2025-02-22 17:31:50

自秦朝起,中国步入郡县制社会,显著特征是中央集权替代藩王割据,成为国家管理体制的核心。

自汉代以降,推恩令的执行削弱了藩王地方势力,促使地方士族阶级逐渐兴盛。

土地兼并伴随这种变化而生,限制封建割据权力的直接体现是限制土地所有权的长期性。

中国古代封建君主制时期特色在于土地流通,此点彰显了其相较于欧洲国家的先进性。

该制度存在缺陷,每个王朝后期常因土地高度集中引发社会分裂。

封建社会伴随着土地,存在历史朝代更迭的周期,这与当今资本社会经济周期的存在相似。

【民国时期为什么这么多的大地主?】

辛亥革命时期,废除了延续数千年的封建帝制,突破了三纲五常的束缚,却未能从根本上动摇既有的社会基础。

民国初期,土地兼并现象较前朝更为严重,主要原因包括数点。

连年灾荒促使地主阶级投机,农民因灾荒被迫贱卖土地,转而成为佃农,这一现象加剧了社会阶层分化。

其次,贵族阶层与皇权崩溃后,原本不可交易的土地转为可流通的地产,这为地主阶级势力的壮大提供了契机。

第三,军阀割据促使大规模土地兼并,军费支撑的地主阶级成为当时主流大地主。

刘文彩是我们在社会背景下所了解的大地主阶级代表,他在这样的环境中逐渐成长并壮大。

【臭名昭著的刘文彩】

1921年,刘文彩凭借亲戚关系,出任四川烟酒公司宜宾分局局长,并兼任叙南船捐、川南护商、禁烟查缉、捐税总局要职及叙南清乡中将司令。

民国时期,这些职位乃财权重地,极为诱人。刘文彩随后在川南大肆征收苛捐杂税,名目繁多,横征暴敛,数目难以计数。

刘文彩的发家途径包括借助军阀政府财政机构聚敛财富,以及对革命党人实施严酷镇压。

川南地区在徐经邦领导下开展了革命运动。刘文彩联合宜宾城防司令,对革命者实施了残酷镇压。

刘文彩勾结当地土豪劣绅,导致川南人民的革命运动遭受重创。

众多革命者命丧刘文彩之手,他们为信仰献身,却遭此残害,历史铭记这段悲壮,革命者的牺牲永载史册。

刘文彩通过打压革命党人势力渐增,勾结土豪劣绅后成为川南实际掌权者,并一度与四川军阀刘湘展开四川境内权力的争夺。

刘文彩为对付刘湘,曾派刺客赴重庆实施暗杀,但所有尝试均未成功。

刘文彩虽未如弟建立政权,却凭掌控川南财税大权,成为四川史上危害最大的地主。

电影《让子弹飞》再现民国时期现象:鹅城官员通过苛捐杂税,将鹅城资源掏空,这一桥段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在刘文彩管辖区,除苛捐杂税外,还强迫农民种植鸦片等有害作物,不种植者则加收懒税。

现今,东南亚仍存在迫使农民种植罂粟的军阀。回溯百年,此状亦曾是我国写照。庆幸我们生于此时,远离昔日苦难。

剥削之处必有反抗。刘文彩肆意征敛,导致川南百姓怨声四起,民愤激昂。

各地频发农民抗捐抗税运动,刘文彩对此采取血腥残暴手段,应对方式极为简单:一律处决。

刘文彩除镇压徐经邦领导的农协反抗外,后续又策划了多起残害农民运动的惨案。

1928年3月,刘文彩平息了李筱文(中共叙府城区区委书记)与李家勋(叙府县委候补书记)发动的抗捐起义,处决了参与暴动的当地农会成员及共产党员共计70余人。

1929年冬季,川南革命运动再遭镇压,共有50多名共产党人和农会会员被杀害。

1931年3月,敌人杀害孔方新等5名党的领导干部,制造了震惊一时的“5人堆”事件。

刘文彩与侄儿在四川公然争利,双方均在各自势力区内大肆兼并土地。

刘文彩名下拥有土地12000余亩,银号22家,当铺5座,公馆29幢,街房684间,以及不计其数的下水道产业。

农民失地后沦为刘文彩家的佃户,刘文彩收租时行为恶劣,令人深恶痛绝。

农民欲租刘文彩家田地,需先缴两斗黄谷作押金。尽管谷物为硬通货,刘文彩却将押金换算成迅速贬值的法币。

法币贬值时,刘文彩要求佃农重缴押金,否则收回田地。租地佃农无论收成如何都须交租,无力支付者则被囚禁,遭受老虎凳、辣椒水等酷刑。

佃农们将此种严酷刑罚命名为“铁板凳税”。

能交上粮食的也会遭刘文彩手下刁难,他们以比官斗大三倍的斗收取粮租。

当时百姓流传一句话:“刘家的斗,似豺狼口!”以此形容。

刘文彩不仅收租剥削农民,还行抢掠之事,霸占多名当地有姿色的年轻女青年,众多女子深受其害。

刘文彩家二十余口人,家中奶妈、丫头、雇工达六七十人,均遭刘文彩以卑劣手段强迫签订卖身契,被迫为其服务。

【解放前暴毙,死后碉堡当墓地】

1949年,解放军南下之际,刘家衰败。四川解放前,大地主刘文彩未及人民公审便已去世。

刘文彩逝世后,依循当地风俗,家中仆人将其遗体运回四川大邑的一处吉祥之地,进行了安葬。

据传,当时算命先生选定“三埂四梁”之地,刘家深信此地将能保佑家族世代繁荣昌盛。

为防死后遭挖坟掘墓,他修建了一座钢筋混凝土的巨墓,规模可比永久野战工事,坚固如碉堡。

刘文彩生前安排死后葬礼规模宏大,媲美古代君王,甚至有皇亲国戚的口含珠陪葬。他还特地招募了一名忠诚跟班,负责守墓。

刘文彩族中的老光棍刘清山,便是那个守墓人。

刘文彩赠予刘清山大量钱财,嘱托其负责自己逝世后的守墓工作。因任务繁重,刘清山后来聘请了两名助手共同承担此责。

然而,世事难料,人谋不及天意。所谓“守墓计划”竟触发连串后续事件。

1958年,四川大邑县数名青年得知刘文彩坟墓尚存且有人看守,遂携带锄头与农具前往,意图挖掘刘文彩的坟墓。

几个年轻人费尽力气,用大铁锤砸开了恶名远扬的大地主墓门,随后将刘文彩遗体拖出,弃置于荒野之中。

刘文彩原本妥善保存的肉身,最终在荒野中化为枯骨,并彻底消失。据传,其白骨被衣物包裹,秘密掩埋于一个至今未公开的神秘地点。

几个小伙子掘墓时,刘清山被拉到一旁,他大声呼喊:“停止挖掘,绝对不行!”

然而,这种呼喊宛如昔日刘文彩剥削下农民的呼喊,同样显得“苍白无力”。

最终,刘文彩坟墓被掘四日后,刘清山含郁而终,随刘文彩而去。刘文彩的上等棺材被腾出,用以安葬了刘清山。

【后记:】

1958年11月,地主庄园陈列馆筹备会成立,次年春节开展。展览分三部分:奢侈生活、五位一体的社会关系及残酷剥削劳动人民的工具与刑具。

奢侈生活展区含珠宝玉器室、金银室及瓷器室,令人叹为观止。众多群众慕名参观,盛况空前,超出馆方预料。

《刘文彩真实历史揭秘(图)》新华网报道,通过图文资料展现刘文彩的生平事迹,澄清其“大恶霸”的误传,还原历史真相。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