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笨”方法,让你班级的平均分暴涨

才干王营评 2025-04-26 15:33:21

3个“笨”方法,让你班级的平均分暴涨

原创 陈锡 陈锡的锡言锡语

2025年04月24日 18:04 广东

我们为了提升班级平均分,常常使出浑身解数。但有时候,复杂的教学技巧反而不如几个简单的“笨”方法来得有效。

一、让复习常态化

复习是学习的“秘密武器”,但很多老师和学生都容易忽视它的重要性。真正有效的复习,不是考试前的临时抱佛脚,而是把它融入到日常教学中,让它成为一种常态。

1.课前课后复习。每节课开头,用三分钟“热身”,唤醒旧知识;每节课结尾,用总结“收尾”,进行画龙点睛,让学生带着清晰的思路离开课堂。

2.阶段性复习。这是“知识的加油站”,五到六节课后,或者一个主题讲完,老师带着学生从头梳理,像拼图一样把碎片拼成完整的画面。最好的教师,甚至会拿出大约三分之一的课时用来复习,他们急事缓做,却肯定能进步。

3.以旧知带新知复习。复习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旧瓶装新酒”。当新知识和旧知识相遇,老师就是那个点石成金的魔法师。实践证明,旧课程的新问题、旧文章的新解读、旧说法的新证明、旧事实的新应用,这些往往会让学生对旧材料产生新兴趣,从而提供一种有益的复习方式。比如,学习“丝绸之路”,教师可以顺势复习“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学习“函数图像”,教师可以引入“速度-时间图像”的应用。这种“知识串烧”,可以让学生在新旧交替中找到学习的乐趣。

4.做好最后一轮的复习。最后一轮复习绝不应该被忽略,这一轮复习应该像地图一样透彻、全面、易于掌握,最好能把一个学科中的不同主题进行分组,以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学过的内容,这就好像给知识画了一张“思维地图”,让学生看到知识的整体脉络。

5.习题演练复习。而经典题的练习及应用更是复习的“秘密武器”,每一道题都是一次知识的“实战演练”。

二、让作业精简化

1.布置之前精选作业:把好作业的“入口关”。专业的教师深知,作业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越精越好。布置作业前,他们会先亲自做一遍,把那些偏、难、怪的题目直接pass掉,同时,过于简单的题目也别想混进来。为啥?偏难怪题,学生一碰就头大,不仅费时间,还容易打击自信心;过于简单的题目,纯粹是浪费时间,跟“无效作业”没两样。

那留啥?就留那些经典得不能再经典的题目,每一道都能覆盖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做一道会一类。

2.修改之后精讲错题:错题是成长的“营养餐”。作业收上来,专业的教师的第一件事不是打分,而是“考古式”研究学生的错题。为啥错?是知识点没懂透,还是解题方法没掌握?或者是粗心大意?研究透了,老师就开始“对症下药”。

精讲错题时,老师不是简单地把正确答案写在黑板上,而是把错题当成公开课的教案,重新梳理知识点。比如,英语老师发现学生在作文里频繁用错某种语法,那下一堂课,老师就会带着学生重新梳理该语法的用法,再结合学生的错例,现场修改,让学生看到正确的表达方式。这么一来,学生不仅知道了自己的语法错在哪,还学会了怎么改正。

三、让课程聚焦化

1.压缩课件内容,让课堂聚焦重点。课件是现代教学的辅助工具,但如果过于高大上及面面俱到,反而会适得其反。课件内容过多,会导致课堂没有重点。一节课下来,教师看似讲了所有内容,实则没有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学生对每个知识点都浅尝辄止,无法真正掌握。

我们必须认识到,一节课四十分钟,时间非常有限。学生只能学习并理解和巩固一两个重点内容。因此,课件内容必须精简。根据我的经验,一节课的PPT最好不要超过10页,把重点核心内容展示出来即可。这样,学生可以更加专注地学习,教师也能有的放矢地教学。

2.压缩讲课时间,让课堂聚焦效率。因为课堂时间是有限的,所以如何合理分配讲课时间至关重要。将讲课时间压缩到25分钟以内,可以让教师更加聚焦于重点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剩余的15分钟,学生可以通过练习、默写等方式,巩固所学知识,实现知识的内化。

缩短讲课时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在有限的时间内,学生更容易集中精力,避免走神。同时,留下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练习,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在理解上的问题,使教学效果更加扎实。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