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内汽车圈的一则重磅信息引发了大家的关注,上汽集团向工信部申请了尚界,上汽尚界等商标,同时上汽与华为的合作又传出新进展,真正迹象都表明,上汽与华为完成了一次双向奔赴。这不禁引人遐想,在新能源赛道发展并不顺畅的上汽集团能否凭借所谓的尚界在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中脱颖而出,走出一条辉煌之路呢?
2024年2月11日,相关媒体爆料上汽与华为的合作模式已确定将采用智选车模式,而从上汽所注册的商标来看,这一新品牌将初步命名为尚界。
众所周知,华为与车企的合作模式主要有两种,其一是智选车模式,其二则是HI模式。毫无疑问,前者是双方合作更为紧密的一种模式。目前华为已分别与赛力斯,奇瑞,北汽蓝谷和江淮汽车进行了该模式的合作,这分别对应问界,智界,享界和尊界共四个品牌。加上刚刚诞生的尚界,鸿蒙智行家族又得到了进一步壮大。
目前来看,鸿蒙智行现有的四界主打的是中高端市场,其中定位稍接地气一些的直接和问界入门级车款的起售价格也都要在20万元以上,比如说问界M5起售价格为24.98万元,智界S7起售价格为22.98万元,更不要提50万级的问界M9,享界S9和百万级的尊界S800了。
从知情人士透露的信息来看,华为第五界尚界在价格定位上与现有的四界会有所区别。该品牌的前期产品预计售价会从17~18万元开始,并逐步做到25万元价位,也就是说该品牌主攻的是20万元售价区间,并且新产品要更加侧重年轻化,这无疑相当令人惊喜。当然尚界虽然聚焦的是年轻化市场,但是产品定位上也不会太过亲民,而是继续维持在中高端,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20万元左右的产品依旧是高高在上。
事实上,从上汽集团此前的动向来看,其集团内部似乎早就为与华为展开合作做足了前期准备。根据我们所了解到的信息来看,上汽集团正在组建大乘用车板块,计划将荣威,飞凡,MG,上汽国际,零束科技,海外出行等几个板块进行合并,未来将对自主板块的重大事项进行集体决策。
同时另有消息指出,上汽集团自主板块在进行调整之后将采用更利于导入华为的IPD体系。该体系的主要特点体现在集成,其核心是由来自于市场,制造,服务和采购等方面的人员组成跨部门团队,共同管理整个策划及开发过程。该模式具有市场响应快,产品开发周期短,报废项目少,开发成本低等特点,并且已在华为内部得到广泛运用,被看作是华为成功的关键方法论之一。
目前华为的智选车模式已经得到了市场的充分验证,24年,鸿蒙智行全年销量44.5万台,其中问界M7全年销量超19万台,成功拿下国内中大型SUV销量冠军,是整个家族的销量顶梁柱。此外,问界M9也获得了国内售价50万以上车型的销量冠军。形势一片大好的鸿蒙智行更是在开年提出了100万台的2025年年度销量目标,俨然一副在今年要大干一场的姿态。
在此背景下登场的第五品牌尚界,可以说是补齐了鸿蒙智行价格矩阵中的最后一环。之前四界覆盖了23~100万元市场,而尚界进一步下探至17万元,帮助鸿蒙智行完成了从中高端到高端的全覆盖。这一全新布局不仅可以扩大其用户基数,而且也为鸿蒙智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进一步渗透奠定了基础。
目前关于尚界的首款车型,网上也有了一些信息,据悉该车将基于上汽集团旗下子品牌飞凡汽车的现有产品进行开发。这让我们不由得联想到内部代号为ES37的新车项目,也就是飞凡RC7,这款定位为中型纯电SUV的新车原本计划在2024年年内亮相,但是由于去年飞凡与荣威进行品牌整合的原因被搁置了一段时间,双方合作的第一步大概率也会从该款车型开始。据了解这一首款车型在外观设计上不会有太大改动,但是在核心技术层面将与华为的电子电器架构以及智能技术进行深度融合,其实际表现相当让人期待。
车叔总结
2025年开年的这几个月,诸多车企都在大搞特搞全民智驾,智能化技术得到进一步下放。目前来看,鸿蒙智行的20万元以下市场仍然属于空白状态,因此鸿蒙智行选择在这一时间节点推出新品牌主攻20万元以下市场是相当合理的操作。个人看来,上汽集团与华为的本次合作,即是传统车企突破智能化瓶颈的一次尝试,也是科技公司拓展生态边界的关键一步,如果这一新品牌获得成功,那么对于双方以及整个市场来说,都未尝不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