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泛兮其可左右:道没有左右上下阴阳之分,因此与中庸之道无关

问道化鸣 2024-10-02 17:44:33

泛,广泛,普遍,弥漫之意。道无处不在,不限于左右。举左右而概其无所不在,即弥漫于四周。

事实上,道无左右、前后、上下、古今之别,它就是一混沌,大到茫茫无际的大混沌,人在其中,上下左右前后无处不是道,它贯穿古今,充塞宇宙,如同空气。

“道”可以理解为“气”吗?

以气喻道当然可以,但是,喻体不能等同于本体。

道,混沌、恍惚、玄冥,没法讲得清楚,因此老子处处比喻,比如,形容它的生养与来处,就以母喻道;形容它的柔弱不争,就以水喻道;形容它的虚空清静,就以谷喻道;形容它的居下能容,就以江海喻道,等等。

于是,我们借助于比喻,通过显而易见的已知的道理,来知晓未知的大道属性。

但是,我们同时知道,作为比喻的母、水、谷、江海,它们只是喻体,它们并不是“道”。所以“气”只是一个比喻,它不能取代“道”。

“元气”不是“空气”的“气”,而是中国特有的哲学术语

修炼家所谓的“气”并不是空气和气候的“气”,而是一种哲学术语,是指形成宇宙万物的最基本的物质实体,又称“元气”,或称阴阳二气,为了表达它的先天性质,道教还造了一个专用字“炁”,赋予它先天性、原始性和神秘性。

中国的气论学说产生于战国时期的黄老道家,代表人物是宋钘、尹文等人,此二人为诸子所尊,庄子称其为“先生”。同是黄老道学“稷下先生”的孟子、荀子皆深受其思想影响,孟子的“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即是,张载说“凡象,皆气也”。

这一气论学说,影响到两宋以来的宇宙生成观,当下很多人解释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是以“气论”学说解读的。

当然这种解读太偏狭,他们将老子用来表示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生发演化过程的“一二三万”,直接实体化成了“元气,阴阳二气,阴阳二气+和气”。

其实,老子五千言没有一个关于哲学概念的“气”,所以,不能将老子的“道”实体化,就像不能把老子之道视为实体的“道路”一样,虽然,老子之“道”是从“道路”之“道”而来。

为何老子要“字之曰道”,而不“字之曰风(气、云、电)”?

“道”,当然是老子思想的核心概念,它被老子“指定”为宇宙万物之母。那么,为何用“道”而不用“路”,不用“风雨雷电”来指代万物总根源呢?

王弼在《老子指略》里说得很好:“夫道也者,取乎万物之所由也”,就是说万物总得有个共同的来处,老子就给这个共同的“母亲”取了个字号为“道”,“道”即是路径、来处,老子借此来表达万物的由来之处。

当然,万物总根源的代称还有“大”、“玄”、“微”、“一”等,但为何宇宙万物的总根源不是一个代称,而是那么多的代称?

因为“道”这个事物,一旦确定为某一种具体的概念,就会受限于那个具体的概念,正如王弼《老子指略》所言:汉字名称,“各有其义,未尽其极者也”,一旦确立为“这一个”,就不再是“另一个”,这跟它的无所不是,无所不能的根本属性相冲突。

所以,老子在不同的章节,论述“道”的功能属性的时候,会采用不同的代称。比如“道”只能指代万物的来处;而“大”只能表达他的弥沦不可穷极;“玄”只能表达它的幽冥不可窥其真貌。

所以,当你把宇宙万物总根源理解为单纯的“道”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到,“道”仅仅是那个混成之物的代称之一,它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称呼”,当然你也可以始终叫它“道”,但别忘了,那只是个代称,就如同“范进”考上了举人,再考上了进士,后来当了太傅,但他同时也是丈夫、儿子、孙子等等。

但所有与“范进”相关的那些“名号”只是指代,并非“范进”本人。

“中庸之道”可以解释老子之道吗?

当我们看到“大道泛兮其可左右”的时候,一定会想到,作为宇宙万物总源头的“道”如同空气那样弥漫在我们的四周,在我们身边的任何方向,任何一个点上,放射到无穷极的地方,他依然还有无穷极。

在这样的一个“无穷极”的面上或线上,我们可以说,任何一个方位的任何一个点,都是他的中心,因为他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换句话说,它没有中点,没有中心。

因为他太大了,根本就没有我们所谓的两端或两极,没有两端的,也就没有“中”,所以这个大道,是没法“执其两端”的,也就没法“用中”。

也就是说“叩其两端而用其中”的中庸思想,不适合解释老子之道。

但是,老子不是说“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吗?这个“中”不是“中道”吗?

“中道思想”提倡的是事物“度”适中与适度,强调中庸、适度、公平、中正、不偏不倚等内涵‌,除了中国的道家儒家之外,中国化的佛教,伊斯兰教都有“中道”之说。但各家“之道”不同,“中道”内涵也就不同。

因历来的解老者多为士大夫,因此,以中庸之道套解老子之道者太多,比如司马光解释说:能守中诚,不言而信。

但老子之道无始无终,也没有上下、高下、前后、阴阳之分,没有两端,没有中点,也就不存在传统文化中的“中道”之说。

因为天地之间就像个风囊或竹乐管,“虚而不屈,动而愈出”,越是贪欲大,越是躁动难安,动乱就越大。所以,老子所言之“中”就如橐籥一样内心的虚空,内心没有名利私欲,就不会因躁动而引发天下大乱。

1 阅读:29
评论列表
  • 2024-10-04 14:53

    我用想象证道[得瑟][得瑟]

  • 2024-10-06 09:19

    中庸之道的“中”,喜怒衰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孔子赞叹: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可见中庸本身并不是道,而是对于道的遵循。三字经对中庸的解释最简洁明快“中不偏,庸不易”,道虽无处不在,但道是有界限的,就像道路有正道、道边和外道,有大道有小道,有平道有险道,有恒道有非恒道……鲁迅先生说“世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电影《流浪地球》有句经典台词“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老子说的道特指最安全的那一条。孔子赞叹的中庸,就是遵循这一条,不偏不倚持之以恒,他说“吾道一以贯之”。孔子是老子最优秀的学生,他是悟道者,这一点就连喜欢杜撰故事嘲讽他的庄子都不否定。孔子认为道虽然是自然的,但人有主观能动性,认为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所以他一辈子致力于实践,因此孔子对中国政治的影响力超过老子。不是孔子更厉害,而是孔子更努力。老子是最厉害的理论家,孔子是最执着的社会活动家、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在对道认知层面,两个人都是最顶级的存在。他二人在后世都受到最高等级持久的尊敬,没有谁能比得上,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问道化鸣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