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水淹七军凭啥威震华夏?你看除了庞德,多少个曹魏大将投降了

洪逸尘阿 2025-03-29 14:05:52

为何关羽水淹七军能震撼中原?观察其战果便知,除庞德拒不投降外,多位曹军高级将领选择了归顺。

《三国志》中有确切记载,表明关羽声震中原。仅凭水淹七军这一战役的胜利,关羽是如何做到声震中原的呢?要知道,周瑜在赤壁之战中取得胜利,也只是威名远播于曹军之中;陆逊在夷陵之战获胜,也仅是令蜀军闻风丧胆。而关羽通过水淹七军,其威名响彻了整个中原,这里的“中原”指的是整个三国时期的中国。由此可见,关羽此战的影响力在当时乃至现在,都是极其重大的。

问题随之而来,关羽仅凭水淹七军一战,何以能震撼整个中原地区?答案颇为直接。观察一下战况,除了庞德拒不投降而被斩首外,众多曹军将领选择向关羽投降,这一事实或许能揭示答案。

1、首领麾下五位杰出将领,包含于禁。

据《华阳国志》确切记述,魏王曹操派遣左将军于禁率领七军,共计三万兵力前往樊城支援。然而,汉水水位暴涨,导致于禁的军队被关羽全部俘获。当时,于禁身为左将军,而关羽则是前将军,两者军衔相当。在兵力方面,于禁统领三万左右人马,关羽同样指挥着大约三万兵马,因此在实权上两者也处于同一层次。于禁的投降事件,在当时已经对中原局势产生了重大影响。

2、东里衮担任南阳地区的太守

据《魏略》所载,起初,东里衮在于禁麾下担任军司马之职,他先前与浩周一同被俘,后又一同返回。朝廷下令召见二人。东里衮作为左将军于禁的部属军司马,可谓是一员重要的将领,他曾担任过南阳太守。在于禁选择投降之后,东里衮也随之向关羽投降。

3、军队护卫官浩周

据《魏略》所载,浩周,字孔异,籍贯上党。于建安年间出仕,曾任萧县县令,后升至徐州刺史一职。其后,他负责统领于禁的军队,不幸的是,该军在战役中覆灭,浩周被关羽俘虏。既然浩周是左将军于禁麾下的护军,那他必定在军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于禁选择投降后,浩周同样做出了投降的决定。

4、庞德麾下的将领董超

据《三国志》所述,庞德处置了意图投降的将领董衡及其麾下部将董超等人。在水淹七军之际,庞德所率军队陷入了极为不利的境地,此时,其副将董衡萌生了投降的念头。

5、庞德麾下的将领名为董桓

董衡与董超或许为亲兄弟,均担任庞德麾下的直接副手。这两位将领均有意向归顺关羽,这一举动从另一角度映射出庞德的刚毅不屈。

6、荆州地区的行政长官为胡修

据《资治通鉴》所载,关羽再度派遣部将包围襄阳,针对将军吕常发起攻势。与此同时,荆州刺史胡修与南乡太守傅方均向关羽投降。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胡修身居文职,但作为荆州刺史,其地位显赫,绝非平庸之辈,且掌握有一定的军事力量。

南郡长官傅某

南乡地区属于荆州管辖范围,而傅方则由胡修领导。作为一郡之长,傅方在军事上同样担任着重要将领的角色。

8、陆浑地区农民反抗运动的领导者为孙狼

关羽在运用策略水淹七军后,对弘农郡陆浑县的农户产生了巨大影响。这些农户不愿再承受曹魏强加的劳役,于是纷纷站出来反抗,他们跟随关羽的引领。这正是曹操深感忧虑的局面。不仅陆浑县如此,许昌以南的多处地区,原本散落的山贼与盗匪群体,也都纷纷投靠关羽,被他整合入麾下,形势直逼许昌,构成了不小的威胁。

观察可知,除了庞德未选择归顺外,至少有八位曹军高级将领都选择了投降。特别是关羽的行动,他激发了农民起义,这一连串的事件让曹操深感恐惧,其影响之大,以至于震撼了整个中原地区。

0 阅读: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