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蒋介石重回上海,黄金荣大笑道:我果然没有看错人!

洪逸尘阿 2025-03-26 10:07:38

1927年,时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的蒋介石以全新姿态重返上海。此次归来,他心怀壮志,不仅因为故地重游而情绪高涨,更关键的是,他计划在沪实施一项重大举措。为实现这一目标,蒋介石需借助上海帮会之力,因此决定造访上海滩的知名人物黄金荣。黄金荣在得知蒋介石即将来访的消息后,内心满是喜悦,他笑道:“我果然没看错人,当初给他二百元钱的决定没有白费。”

蒋介石早年时期曾在上海地区闯荡,跟随他的结拜兄长陈其美。陈其美在上海是位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他坚决拥护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事业,并站在反对袁世凯的国民革命最前线。当陈其美组建军队,高举反对袁世凯的旗帜时,作为他结拜兄弟的蒋介石,也在他的指挥下担任了团长一职。然而世事难料,袁世凯因陈其美在上海与他作对而心生不满,于是指使张宗昌派人暗杀了陈其美。

陈其美逝世后,陈家并未立即崩溃,但蒋介石在上海的重要支柱已然消失,导致他难以继续担任团长一职。

在蒋介石失去工作之际,他意外发现了一项令他热血沸腾的新事业。他与张静江及虞洽卿等人携手,在上海开展了股票买卖活动。张静江等人因已拥有坚实的产业基础,涉足证券领域对他们而言不过是主业之外的额外尝试。相比之下,蒋介石的经济条件并不充裕,因此他在这一领域的每一步都需谨慎至极,任何一次错误都可能是致命的,无法弥补。

起初,蒋介石与他的伙伴们确实通过股市投机获取了可观的收益,并用这些资金改善了生活。然而,股市风云变幻,好景不长,他们很快就被更强大的资本力量击败,再次陷入贫困。蒋介石在上海享受安稳生活的日子并不长久,股市的波动让他倍感困扰。不过,正所谓祸兮福之所倚,蒋介石在华东经济领域的挫败,反而使他在南方革命政府中的地位逐渐上升。

陈其美逝世后,蒋介石不愿就此默默无闻。他给广东的孙中山先生提交了一份关于北伐军的提案,这一举动使孙中山,这位中国近代史上的杰出革命家,对他这位义兄的挚友有了全新的看法。起初,孙中山邀请蒋介石到广州军中担任要职,然而,蒋介石对提供的职位显然不够满意,因此选择留在上海从事投机活动,并未前往赴任。

经历多次革命战斗未能成功后,孙中山先生深刻体会到,若要在中国实现其革命抱负,没有一支可靠的军队是难以达成的。因此,他提出了创建黄埔军校的构想,并着手准备。关于军校校长的人选,孙中山先生考虑到了蒋介石,此人曾给他写过信,但一直未前来就任。

此次,蒋介石难以找到合理的借口来回绝这份邀约,毕竟他在上海的资产已悉数散尽,转往南方或许还能谋得一席之地。然而,蒋介石目前境遇颇为棘手,不仅个人破产,还背负了巨额债务,四处皆有人向他催讨欠款。

面对困境,蒋介石不得不求助于昔日炒股时结识的知己虞洽卿。然而,此时的虞洽卿同样投资失利,财力与心境皆不允许他伸出援手帮蒋介石清偿债务。尽管如此,虞洽卿仍向身处困境的蒋介石提供了一个建议,让他尝试去拜见上海滩的风云人物黄金荣,希望借助这位大佬的势力,让债权人不敢再对蒋介石纠缠不休。

虞洽卿提出了一个建议,并决定亲自与黄金荣商讨。作为上海滩颇具影响力的人物,虞洽卿的提议让黄金荣欣然接受。对黄金荣这位上海大佬而言,多一个追随者并无不妥,还能借此卖个人情。因此,在蒋介石南下之时,黄金荣慷慨解囊,赠予他二百元作为路费。虽礼物不重,但心意深厚。

1927年之际,身为北伐军总指挥的蒋介石再度踏足上海,此时的他已非昔比,备受众人拥戴。抵达上海后,蒋介石指派王柏龄去联络黄金荣,意图借助黄金荣在上海的势力推进清党行动。

王柏龄在军事上虽无建树,但在世事人情上颇为精通。他找到黄金荣,向其透露了一个信息:现今北伐军的总司令蒋介石,实际上就是当年经由他引荐入门的蒋志清。

黄金荣听闻后,笑声朗朗,道:“虞洽卿果然言而有信,我当初赠他二百元路费,也算值得。”王柏龄则对黄金荣言道,现今蒋介石已身居北伐军总司令之位,在全国亦是举足轻重的角色,此时的他或许不愿再提及往昔困顿之时。黄金荣不妨顺水推舟,将昔日的拜师帖归还,也算是为自己寻得一强援。

黄金荣听后颇为赞同,意识到自己不过是在上海滩闯荡的一名普通角色。若能有蒋介石这样的强大后盾,自己的地位无疑会大幅提升。于是,黄金荣果断决定,退回了蒋介石早先送来的拜师信物,并在随后的清党行动中表现出极大的配合。蒋介石见黄金荣如此给面子,也予以回馈,常以尊敬的“黄先生”来称呼他。紧接着,上海即将展开一场针对革命者的全面清理行动。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