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路:熊廷弼,晚明最重要那个武汉“拐子”

陆逊看历史 2023-07-14 23:50:05

熊廷弼——正经的武汉“拐子”

隆庆三年(1569年)熊廷弼出生在湖广武昌府江夏县,也就是今天武汉武昌区近郊的农村。熊家本是南昌人,自曾祖熊道兴来到江夏,从此定居于此。

熊家世代务农,家庭贫苦,连耕读传家都不算。经过数代的努力,到了熊廷弼这代,家里才有余财供养子弟上学。

熊廷弼的经历又是一个穷人家的孩子通过刻苦攻读,实现阶层跃升的故事。

家庭的穷困,让熊廷弼的学业一波三折,好不容易开学启蒙之后,因为家穷,很快又无力为继,他只能回家当了个牧童,放牛帮补家用。但熊廷弼很喜欢读书,时常将写春秋、秦、汉、三国、唐宋史事的话本演义借来捧读。熊父看到了,非常高兴,觉得儿子是读书的料,这才咬咬牙继续送他去私塾读书。

从熊廷弼的晋升之路,可以看出他是个绝顶聪明的人,在私塾的的时候,已经冠绝同侪,每次考试都是名列前茅。

只是好景不长,万历十六年(1588年)至十八年(1590年),湖广连续几年旱灾歉收,熊家也陷入了困顿之中。连年受灾,熊家卖房卖地,驱散奴仆,直至家财耗尽,仍然度不过荒年,全家断炊,只能待在家里奄奄一息。

此时已到弱冠之年的熊廷弼,白天边牧牛边读书;晚上还要挑粪翻车。

《天工开物》插图,古时农活

本指望亲朋好友周济,特别是平时一谈起熊廷弼,就以他文章向他人标榜的同乡士绅,到了大饥荒之时,也是各家自扫门前雪,哪里还有余粮接济别人?唯一能给予他家一点帮助的,只有他姨母和邻居卖油的老皮夫妇。

在此危难之时,熊廷弼的学霸本色救了自家一命,每每到了揭不开锅,快饿死的时候,熊廷弼就通过府里的岁考,以优等成绩获得学府奖励的米粮,让家人熬过了难关。所有人的性格都不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日后熊廷弼强硬又尖酸刻薄的性格,就是在这种艰苦环境中养成的。灾荒年这段险些全家饿死的惨痛经历,对熊廷弼的刺激非常之大,让他感慨人情冷暖,特别是平日里对他吹捧有加的士绅,到了关键时候都不见踪影。

熊廷弼有过一段流连酒肆的日子,喝醉了撒酒疯骂人,然后卧睡酒肆之中。这段岁月对熊廷弼的性格塑造非常重要,从此以后他就成了桀骜不驯,性情激傲之人。

借酒浇愁的他,丧失了斗志,接连几次在乡试中落榜,父亲忧心如焚,终于积郁成疾,临终前对熊廷弼说:“我和你祖父都对你期望很大,很想看到你出人头地,只是我等不到那天了。”说完便撒手人寰。

父亲的去世让熊廷弼悲痛万分,他洗心革面,在为父亲服孝期满后,参加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丁酉科乡试。

屡次失利的熊廷弼这一年已经29岁,在科考路上,既不算老也不算少,正处在踏入仕途最好的时光,只是这次他差点再度折戟沉沙……

本来熊廷弼的卷子在房师(各房分考官)那里已经落选了,但这一年他家祖坟冒青烟,碰上了湖广乡试考官是二冯——翰林院编修冯有经和兵部主事冯上知。

有“桃李春官”之称的冯上知巡视各房,看看有没有被房师看走眼的卷子,这叫“搜落卷”。

结果真让他碰上了熊廷弼的卷子,仔细一读,冯上知拍案叫绝,不但把卷子搜了出来,还直接超拔为全省第一。

可以说,冯上知对熊廷弼有天大的知遇之恩,不仅是他的座师,还是他的恩主。

有人提到熊廷弼还参加过武举,善骑善射,后来才转为习文,但习武之说要打个大问号。

所谓穷文富武,习武不是穷人家玩得起的,学武艺要拜师,要买兵器,平时锻炼体魄得吃得好,想要弓马娴熟,还得养匹马。以熊廷弼家的穷困,如何能供养他习武?

在他的自传中也从未提及过练武的经历,所以习武之说经不起推敲,多半是附会之词。

乡试中试第二年(1598年),熊廷弼以解元身份参加会试,与温体仁、阎鸣泰、薛国用、梅守和等人同科中试,不过这一次成绩一般,落选三甲,只被赐三甲同进士出身。

但解元光环之下,熊廷弼的试卷仍一时为世人传读,而且他也在这时认识了对他一生宦途都有影响的同乡前辈——礼部尚书郭正域。

超级能吏——天下第一推官

熊廷弼的公务员生涯是从公检法系统开始的,他的第一个官职是保定府推官,推官掌理刑名,处理民刑讼事,同时也是一郡中的总理,什么刑名、关饷、夏秋两税都得是分内之事。

三十而立方才参加工作的熊廷弼,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所有繁重的工作,即来即处理,从不拖延。

在司法实践方面,熊廷弼的理念是疑罪从无,在任上有三百多人的官司得到无罪或从轻发落,一时间被颂为青天。

对于征税的业务,熊廷弼首先把府内本应停止,却仍在征收的各种加派、耗羡进行了统一整理,终止了不合理的加派征收,又对整个征收过程订立了细则,减少官吏贪污的漏洞,并请巡抚汪应蛟立牌通行北直各府。

汪应蛟对手下这位新科进士的能力非常惊讶:“我知道你文章了得(解元嘛,肯定了得),还以为你是词臣(以文章闻名的官员,一般都是科举派前列的士人),没想到你对政事如此精通,我不如你。”

熊廷弼

熊廷弼苦笑着回话,年少时家中贫困,各种乡间不平之事都遇到过,所以知道里面的弯弯绕。

这里要提一句,汪应蛟也是东林同路人,在天启年间,他作为户部尚书,曾力阻天启乳母客氏求墓地,并为此而罢官。

熊廷弼通过对耗羡加派的整理,让保定府见底的常平仓开始有了积蓄,到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当地发生水灾,整个北直只有保定府有能力拿出了2万石存粮开粥厂赈济灾民。

熊廷弼是典型的实用型官员,因为年幼吃过荒年的苦,也深知下层民众之苦,所以积极备荒,熊推官真正做到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任六年,无论刑名关税都办得明明白白,当各地推荐能吏之时,熊廷弼拔得头筹,被评为天下推官第一。

此时,正巧同为湖北老乡的朝中重臣郭正域得罪了首辅沈一贯,因坐妖书一案被调查,引为知己的熊廷弼多方串联搭救,并且在最困难的时候与郭正域家指腹为婚,为双方未出生的孩子约定兄弟、姐妹、夫妻之约,之后郭正域生下儿子,熊廷弼生下女儿,两家遂结成了秦晋之好。

熊廷弼这人的性格就是不事权贵,由此便得罪了沈一贯一党,本来以他的考评,可以得到更好的差事,但因为站队错误,被相党挖坑,只判了工部主事。

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熊廷弼进京就职工部。工部的差事好不好?看怎么说,主要工作跟军国大事沾不上边,在六部中地位最低;但对某些官员,它又是美差,手里经过的都是各种工程和建造的工作,油水很多。

紫禁城

熊廷弼上任的时候,正好遇到了紫禁城内工程连连,皇极、中级、太极三大殿和乾清宫、坤宁宫皆毁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的一场天火。因此重建紫禁城主要宫殿便是万历在位中后期重要的政事。

关于三大殿工程的款项,一直是朝臣与皇帝争执的重点,为这个工程花钱太多,朝臣与万历始终争论不休。所以重建三大殿终万历一朝都没有开工,但皇帝和皇后的寝宫还是要修的,熊廷弼任期正好赶上了皇后寝宫坤宁宫的修建。

史籍虽无明确指出,但可以合理推测,熊廷弼参与了宫中的工程,他再度施展锱铢必较、铁面无私的风格,天天混迹于土木灰屑之中,在大工现场监督,让那些想通过工程贪污的太监们无从下口,使工程贪污减少了十之七八。

万历皇帝是举世公认的老抠,熊廷弼在工部主事任上做事秉公、细致,涉及紫禁城重建工程的锱铢必较,在工程上能给皇上省钱,自然简在帝心。

万历皇帝

获得皇帝信任的熊廷弼,终于迎来了人生一次重要的差事。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十月,他被放到了边陲重地的辽东,以浙江道御史巡按辽东。

这是熊廷弼三度赴辽的开始,他将在这片纠结着他一生荣辱得失的土地上,奉献自己所有的胆略才智,乃至生命。

欲知熊廷弼这位武汉“拐子”,如何成为大明辽东战争的中流砥柱;又如何搅动晚明朝局,引发震动天下的党争?

所有答案,都在这本新书《熊廷弼之死:晚明政局的囚徒困境》之中。

0 阅读:34

陆逊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